请选择 目标期刊

斜视手术中不同切口对患者泪膜功能与预后疗效的影响 下载:54 浏览:389

代书英 王亚楠 徐红佳 孙卫锋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斜视手术中不同切口对患者泪膜功能与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手术治疗的109例斜视患者(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8例,对照组术中作角膜缘梯形结膜瓣切口,观察组术中作改良Parks切口,比较两组的干眼症状评分、临床疗效、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染色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满意度。结果 (1)组间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的角膜荧光染色评分、干眼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两组治疗后的泪液分泌量均较治疗前增多(P<0.05),两组治疗后的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延长(P<0.05),而在治疗后,观察组的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染色评分都低于对照组(P<0.05),其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多于对照组(均P<0.05)。(3)组间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4)组间手术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斜视矫正手术中作改良Parks切口,可有效缓解患者的干眼症状,改善泪膜功能,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手术满意度。

巩膜咬切器治疗泪小点息肉疗效观察 下载:54 浏览:365

杨俭伟 史俊虎 张宏彬 白萍 宋丽华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巩膜咬切器治疗泪小点息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就诊于我院的单纯泪小点息肉患者53例(103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有溢泪症状,在爱尔卡因滴眼液表面麻醉下,利用巩膜咬切器切除泪小点息肉,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1年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所有53例(103只眼)患者流泪症状均治愈,随访1个月至1年均无复发。结论巩膜咬切器治疗泪小点息肉具有操作简单,效果确切用。

视网膜静脉阻塞合并黄斑水肿抗VEGF治疗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的变化 下载:62 浏览:406

李瑾1 张胜娟2 赵伟3 闫配4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评价视网膜静脉阻塞(RVO)合并黄斑水肿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AZ)面积的变化。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2018年4~6月临床确诊为RVO合并黄斑水肿的44例患者纳入研究,分为治疗组(n=23例,玻璃体腔注射0. 5 mg/0. 05 ml康柏西普)和对照组(不采用任何干预)。对比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以及行相干光断层扫描血管成像(OCTA)检查,软件自动识别及测量治疗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CMT)和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FAZ面积的变化。结果随访时间为1个月,治疗组BC-VA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治疗组患者BCVA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CMT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CMT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前后浅层视网膜毛细血管网FAZ面积变化无显著差异(P> 0. 05)。结论单次抗VEGF治疗RVO合并黄斑水肿在短期内平均BCVA和CMT明显好转,并且未加重黄斑缺血。

UBM和前节OCT在外伤性睫状体脱离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下载:54 浏览:364

许建锋 国媛媛 张晓娜 高蓓蓓 赵云 路璐 王运昌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外伤性睫状体脱离的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声像特点及眼前相干光断层扫描(OCT)的图像特点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二者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5例(45只眼)因眼外伤所致睫状体脱离的无检查禁忌患者分别行UBM及眼前节OCT检查并对其图像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UBM及眼前节OCT均能明确显示睫状体脱离范围、大小及伴随的其它病变。结论 UBM及眼前节OCT均可准确诊断外伤性睫状体脱离,但其二者均有其优劣势,根据患者临床情况对比选择可为外伤性睫状体脱离做出明确诊断。

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特发性黄斑前膜疗效观察 下载:55 浏览:373

李善雨 韩冬 李丽 杜哲 王献辉 李杰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行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收治住院的IMEM患者34例(34只眼),采用玻璃体切除联合黄斑前膜剥除术。观察术前、术后1、3个月术眼的矫正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对比敏感度及视物变形程度手术前后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1、3个月矫正视力较术前显著提高(P<0.05)。术后1、3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3个月黄斑中心凹厚度较术后1个月显著减少(P<0.05)。术后1、3个月对比敏感度各频率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P<0.05)。术后1、3个月视物变形程度较术前显著减轻(P<0.05)。结论 IMEM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前膜剥除术治疗可提高患者视力及对比敏感度,减轻黄斑水肿及改善视物变形,手术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比敏感度检测可用于评价IMEM手术治疗效果。

间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口腔鳞癌的应用效果评估分析 下载:99 浏览:918

卢琳琳1 袁渭2 孔虽英1 刘宝娟1 《肿瘤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对口腔鳞癌患者采取间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口腔鳞癌治疗的患者共100例,时间范围在2020年1月—2021年12月;采取双盲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给予对照组的是常规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的是间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结果: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则为56.00%。经数据检验,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在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肝功能损伤、肾功能损伤、恶心呕吐、脱发等方面差异并不显著。经数据检验,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相关数据,观察组的复发率为8.00%,对照组的复发率为30.00%;经数据检验,两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口腔鳞癌患者应用间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效果十分显著,患者的复发率减少了,且治疗总有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大力推广

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护理的可行性分析 下载:382 浏览:3998

吴霞 文博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1年10期

摘要:
目的:对于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应用中西医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择本院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收容诊治的八十二名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八十二名患有冠心病心绞痛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有三十九名患者,观察组中有四十三名患者,对照组采用普通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医联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将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百分之九十五点三,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百分之七十四点四,两组数据经比较,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小于零点零五。结论:在护理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时,应用中西医联合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提升患者治疗的效果,促进患者痊愈,值得在医学领域进行推广和应用。

糖皮质激素对真菌性角膜炎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 下载:280 浏览:2779

韩瑜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真菌性角膜炎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方法:以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为例进行分组比较,即分成观察组(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对照组(未使用糖皮质激素)。将两组的治疗效果和预后进行比较。结果:在治愈、好转、无效临床疗效指标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42.00%比对照组70.00%低,差异显著,(P<0.05)。在角膜溃疡愈合时间、畏光流泪消失时间、前方积脓吸收时间、疼痛消失时间、病灶直径指标中,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病灶直径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总手术率28.00%比对照组70.00%低,差异显著(P<0.05)。在眼睑打开第1天,2组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眼睑打开第10天,观察组患者眼睑菌落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真菌性角膜炎患者如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不恰当将会对临床疗效和患者预后产生不良影响。为此,临床在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真菌性角膜炎患者时应慎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