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输油气管道站控系统程序标准化关键问题探讨 下载:55 浏览:408

魏国富 黄忠胜 丁建辉 《中国仪器》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当前输油气管道站控系统程序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站控系统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探讨程序结构设计标准化、通用控制功能模块标准化、变量定义标准化、程序注释标准化和其他编程要求标准化等内容,为实现站控系统程序标准化提出技术方法及管理建议。

低功耗阴极保护智能电位采集在油气管道中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378

陈慧萍1 马启强2 张昆3 任利萍1 《中国仪器》 2019年11期

摘要:
结合新疆油田油气储运公司的管线阴极保护现状,所处地理地貌环境,展开了专项技术研究。针对目前通行的电位采集方式是人工携带便携式仪器现场测量,受各种因素影响,准确采集数据并不容易,研究一种智能采集管道电位的系统迫在眉睫。介绍了一种低功耗阴极保护智能电位采集系统,从方案设计、软硬件产品研发,到现场安装试验全部过程。目前该系统在本公司试点管线应用半年多以来,系统性能稳定,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个冬季后,该系统的电池仍然在80%以上,这与产品设计过程中低功耗设计思路相吻合。

西气东输三线站场ESD与PLC系统通信现状研究与改进措施 下载:67 浏览:395

赵晓旭 《中国仪器》 2019年4期

摘要:
ESD与PLC系统是输气站场最重要的两个子系统,在实际应用中,ESD保护逻辑的执行需要ESD与PLC两个系统互相配合工作,这就需要两个系统间要形成一套稳定可靠的通信体系。本文对西气东输三线站场ESD与PLC系统的通信配置现状进行研究发现,现役ESD与PLC系统通信设计存在缺陷,某些情况下将会导致ESD与PLC通信中断,且现有的系统逻辑中并没有对ESD与PLC间的通信状态进行诊断,运行人员难以及时发现通信故障,使得系统容易带病运行。通过采用相应的技术改造等防范措施来增强西三线站场ESD与PLC通信的稳定性,明显提高了ESD系统应用可靠性。

ControlLogix系统SRM冗余模块故障诊断及处理 下载:57 浏览:371

付华正 罗伟 《中国仪器》 2018年8期

摘要:
ControlLogix系统广泛应用于油气长输管道的各类控制系统中,如SCADA系统、压缩机UCS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搭建时主机架一般为冗余系统,冗余模块1757-SRM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导致系统停止运行,从而对生产运行带来影响。本文从冗余模块的运行机理和故障诊断两方面阐述处理故障的方法。

液化石油气球罐综合评定专家系统的研制 下载:65 浏览:382

秦小燕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结合数据库和专家辅助系统,借助Visual Basic6.0软件开发了液化石油气球罐综合评定专家系统。该系统界面友好、操作简单,提高了评定效率,为工厂设备的管理、维修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液化石油气钢瓶热处理技术分析 下载:63 浏览:399

张勤芳1 王烈高2 徐维普1 袁奕雯1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液化石油气钢瓶是应用广泛的特种设备,其制造过程中的关键过程是热处理。热处理过程对产品的质量具有较大影响。通过对行业的调研,对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综合的论述和分析,为GB 5842—2006《液化石油气钢瓶》标准的修订提供技术参考。

油气管道项目简化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应用 下载:28 浏览:402

崔琳1 孙毓2 牛亚坤1 杨爱兴2 王鹤3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2期

摘要:
在油气管道投资项目简化后评价中纳入量化考评,可实现简化后评价项目横向对比,进行同类项目间的差异分析,达到树立标杆、查找短板、提高工程项目建设质量的目的。从目标实现程度、投资控制、项目全过程管理3个方面构建了简化后评价量化考评指标体系,制定了量化考评标准,并选取24个重点投资项目进行了量化考评应用,评价结果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不同项目的投资管理质量,有效地辅助了投资项目管理决策。

油气田企业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下载:24 浏览:369

程秋华 白赟 卫丽霞 徐丽芳 谭梦琦 张予杰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0期

摘要:
标准体系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有机整体。通过对企业技术标准体系建立流程及应用前景的研究,阐述了油气田企业的各级标准,建立技术标准体系后提出的标准化发展规划和建议,为相关企业提升和规范技术管理提供参考。

可燃气体检测仪在终端燃气公司的应用探讨 下载:45 浏览:401

卓勇 刘宏 陈琳 王超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9期

摘要:
可燃气体检测仪是在天然气的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仪器。在燃气泄漏检测行业存在各种类型、各种型号、各种量程的可燃气体检测仪,科学合理地选择检测仪的类型、型号和量程,对于高效检测天然气的泄漏情况具有重要的意义。调研发现,终端燃气公司操作人员在燃气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经常存在微小泄漏的误检、漏检的情况。因此,梳理了可燃气体检测仪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可燃气体发生泄漏的常见原因,分析了各个环节中易发生泄漏的检测环境,提出经典泄漏情况的可燃气体检测仪选型使用建议,探讨可燃气体检测仪在终端燃气公司的应用情况。

天然气孔板流量计流量核查方式研究 下载:26 浏览:466

黄忠华 蒋佩 忱羊映 徐永洪 张勇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4期

摘要:
通过对天然气孔板流量计流量核查常见的核查方式及其技术特点的探究,采用现场实例说明,分析、对比了各种核查方式的优缺点、适用范围。根据不同现场情况,提出了天然气孔板流量计核查方式的选择建议,对天然气孔板流量计流量核查设计和核查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抽样方案变化对聚能射孔器穿孔深度评价体系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296

荆立英1 郭金荣2 董喜庆3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3期

摘要:
抽样方案的变化影响聚能射孔器穿孔深度检验的严格程度。在起草SY/T 6163—2018《油气井聚能射孔器通用技术条件及性能试验方法》时,检索到拟引用标准更新导致抽样方案中的样本量、接收常数发生了变化,为了保持抽样方案的连续性,沿用了GB/T 20489—2006旧标准中的抽样方案。以外径89 mm聚能射孔器为例,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评价标准中穿孔深度抽样方案及对应合格率,发现SY/T 6163—2018中给出的接收质量限(AQL)值有偏差且合格率偏高。建议使用新的穿孔深度抽样方案:检验水平为Ⅰ、接收质量限为2.5、样本量为18孔/m和接收常数(k)为1.429,更加科学地评价穿孔深度质量水平。

强制性国家标准《天然气》的修订分析及企业应对措施探讨 下载:54 浏览:445

丁思家 周盛 杨建明 刘鸿 徐冲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2期

摘要:
针对新修订实施的天然气强制性国家标准GB 17820—2018《天然气》的内容变化,分析了该版本与2012版的主要技术差异,尤其是对总硫指标要求做出了大幅提升的情况下,结合天然气生产、输送企业的现状,探讨了企业应对措施。着重指出天然气在线监测的重要意义,尤其是针对总硫含量、水露点等指标的监测,对企业监控天然气品质和制定应对措施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的输差定位研究 下载:19 浏览:358

王嘉彬1 谢英2 王兴智2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2期

摘要:
在天然气管道运输过程中无法完全避免输差的产生,为了解决目前管道输差异常时不能及时进行输差定位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问题,建立输气管道模型,分析天然气管道输差成因,采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计算参考数列(输差率)与比较数列(支线流量、管存量、自用气量以及放空气量)之间的关联度,并按关联度大小顺序依次检查管道,达到了缩短输差定位时间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将灰色关联分析法应用于输差定位,能极大缩短输差定位时间,减少经济损失。

成品油管道批次跟踪软件的开发与应用 下载:50 浏览:354

于阳1 沈亮1 李君2 郝元放1 翟培君1 马帅1 刘超1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期

摘要:
为确保成品油管道沿线注入/分输时不出现油品质量问题、精确把握末站混油切割时间、合理选择停输界面位置,需对成品油管道的批次运移情况进行密切跟踪。根据油品界面位置推移方法,基于.NET开发平台和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语言,开发了成品油管道批次跟踪软件,软件由数据载入、显示、计算和数据输出4个基本模块组成,具备指定时间批次界面位置计算、实时界面位置预测、指定时间界面位置预测、停输界面位置校核、历史界面查看等功能。应用软件跟踪某成品油管道2018年9月至12月的批次界面,将软件计算结果与界面实际到站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得出批次到站时间的平均偏差为0.44 h、批次到站时里程的平均偏差为1.17 km、批次到站时的相对偏差为1.3%,所开发的成品油管道批次跟踪软件可以满足管道生产的精度要求,提升了批次界面计算的工作效率,有助于降低油品质量风险隐患。

X70海洋管35MPa外压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 下载:65 浏览:421

淮超1,2,3 刘宏亮2,3 左其川2,3 雷广进2,3 王海峰2,3 谭敏3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海洋管在工作时的抗外压强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对现场应用有重要影响,设计制造完成后必须对其抗外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以深海高压模拟试验舱为基础设计了X70海洋管3 500 m水深的内压及外压试验方案,用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试验试件在高压下的应力应变及堵头的强度。海洋管外压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参数用应变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记录。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密封性和焊缝强度满足试验要求,管体变形均属于弹性变形,其强度满足3 500 m水深的工作要求,验证了设计计算的正确性。

高空长航时无人机发动机空中停车故障分析 下载:51 浏览:335

郭政波 杨雄 姚尚宏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无人机用发动机空中停车故障,基于试飞故障数据,深入分析了停车前发动机油气比和余气系数的变化,研究了发动机燃烧稳定性,探寻了故障机理,确定了其故障原因。研究表明,空中停车的原因为发动机在较低转速状态下,快推油门至高位加大了供油量,副油路压力急增,油气比过大,燃烧室油气不匹配,导致发动机富油熄火停车。结合实际试飞提出解决措施,有效的解决了该发动机空中停车的故障,也为系统优化提供了参考。

输油管道投产过程管输流量值的计算方法 下载:20 浏览:376

杨振江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2期

摘要:
流速计算与控制是输油管道投产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但空管启泵后往往处于管输流量不可知的状态。为了准确计算管道中的瞬时流量,利用离心泵与调节阀工作特性,提出了使用管输系统中的常见设备进行流量计算的方法,即根据离心泵工作特性曲线中的H-Q曲线与调节阀工作特性曲线获知管输流量。结合管道投产实例对2种流量计算方法进行分析和验证,实践表明2种技术方法简单可靠,不仅可以在管道投产时进行流量计算,而且也可在流量计发生故障时对管道的瞬时流量进行计算。

聚合物微球调驱注入参数优化室内实验研究 下载:60 浏览:383

张金元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1期

摘要:
聚合物微球在储层中通过运移、膨胀、堵塞、变形、再运移、再堵塞的特性对油藏进行深部调驱。为了确定低渗透油田在高含水期聚合物微球合理注入参数,利用双填砂管并联物理调驱模拟实验装置,评价了聚合物微球注入浓度、聚合物微球注入量和注入时机对采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微球最佳注入浓度为2 000 mg/L;最佳注入量为0.3 PV;最佳注入聚合物微球乳液的时机是动态含水率为80%。

矿场油气计量系统的计量核查 下载:46 浏览:295

晁宏洲 黄明基 张胡生 陈昱含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0期

摘要:
通过分析集气站凝析油、天然气计量工艺,阐明了油气计量系统的计量核查过程。对照液态烃和天然气的流量测量方法标准评价了油气计量状况,运用专业的标准孔板设计及计算软件对天然气流量测量数据进行了验证,讨论了油气计量系统在计量方式设计、计量器具管理、流量计算软件应用、计量参数管理和技术标准采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计量系统性能和提升计量管理的建议。

油气管道企业承包商安全管理探索 下载:20 浏览:354

张建彬1 蔡宏亮1 马应奎2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9期

摘要:
为解决油气管道企业承包商点多、线长,非常规作业多、危险作业多,管理难度大的困境,分析了管道企业自身和承包商在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应用坎贝尔研究所的研究理论,针对承包商的资格预审、作业前风险评估、承包商培训、作业监督、作业后评估5个主要生命周期,提出了管理对策。油气管道企业重点抓好承包商的5个主要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可以有效地控制承包商安全事故高发的态势。同时根据自身特点,加强新理论、新方法在承包商安全管理方面的应用。
[1/3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