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国企混改优化了多元化经营行为吗? 下载:70 浏览:492

杨兴全1 任小毅2 杨征1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国有企业的过度多元化扩张和低效率多元化经营问题成为阻碍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困扰,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以下简称"国企混改")既可能因降低国企的政策性负担,又可能因抑制国企高管代理问题而优化多元化经营。本文以2007-2017年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的双重视角考察了国企混改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对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国企混改股权结构的深入度、制衡度和控制权转移以及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参与公司治理均有助于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但股权种类的多样性却未产生显著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在国企混改优化多元化经营行为的路径中,股权结构发挥了减负效应与治理效应,而非国有股东委派高管主要发挥了治理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与中央企业相比,地方国企混改优化企业多元化经营程度的作用更明显;市场化进程和政府质量强化了国企混改股权结构对多元化经营程度的影响,而对国企混改高层治理降低多元化经营程度的效应无明显促进作用。最后,本文发现国企混改的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均提高了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价值。

考虑市场治理体系的银行债权治理及其效应研究——来自A股工业企业的经验证据 下载:77 浏览:481

王满四1 徐朝辉2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将银行债权、产品市场、经理人市场和公司控制权市场等机制作为市场治理机制,构成市场治理机制体系,采用深沪A股工业企业2006-2016年的数据,从检验中国市场化改革成效角度,以市场化体系中最为活跃的力量——银行债权为核心,考察其在市场化体系情境下对公司治理的作用机制及效应。研究发现:无论是否考虑市场治理体系,银行债权均发挥积极治理效应,且考虑体系时银行债权治理效应更强,动态优化幅度更大,优化趋势更明显;考虑体系时,除公司控制权市场外,银行债权与其他机制形成良性互动进而发挥积极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且直接效应占优。研究证明我国市场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市场化改革进程日益深化,但仍需进一步加大改革的力度。研究对肯定市场化改革成效,坚定市场化改革取向,进一步发挥银行债权治理效应,形成协同高效的市场治理体系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管理者自信会影响投资效率吗—兼论融资融券制度的公司外部治理效应 下载:68 浏览:482

刘艳霞 祁怀锦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基于我国2008-2017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研究发现管理者自信通过促进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而降低投资效率;进一步检验发现自信不足管理者通过降低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而提升投资效率,但过度自信管理者通过促进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而降低投资效率。然后采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相比控制组样本,在引入融资融券制度后,处理组中的融资融券标的企业通过降低过度投资与投资不足而提升了投资效率;融资融券通过降低管理者自信对过度投资的促进作用削弱管理者自信对投资效率的负向影响,上述结果表明实施融资融券制度具有显著的公司外部治理效应。本文的研究发现对于证券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及其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高管地缘关系的治理效应研究:基于内部控制质量的考察 下载:75 浏览:484

俞俊利1 金鑫2 梁上坤3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关系治理内涵的重新界定,尝试从社会关系中的同乡地缘关系视角出发研究内部控制,结合我国上市公司2007-2013年数据探讨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地缘关系对企业内部控制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董事长与总经理之间地缘关系越强,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越低,且国有企业中这种效应显著弱于非国有企业;进一步发现,连锁商业网络的构建(外部关系治理)有助于改善地缘关系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质量的反向作用。本研究丰富了新兴市场企业地缘关系对公司治理与实践的研究领域文献,也为企业管理团队选拔策略和内部控制规范制定提供借鉴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