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海南稻菜轮作休闲期适宜填闲作物初筛 下载:57 浏览:481

耿建梅 蒋红香 刘艳艳 《中国土壤》 2019年6期

摘要:
国内外研究表明休闲期种植填闲作物可减少土壤氮淋洗损失,提高氮素循环利用,而填闲作物应具备生物量大、深根、吸氮量大等特点。在海南稻菜轮作休闲期(4~6月)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10种作物的株高、干物质累积量、吸氮量以及根长密度等。结果表明:高丹草在播后5周时的株高达66.4 cm,显著高于其它作物(9.5~47 cm,多数甚至低于20 cm),因此如果休闲期在5周以内,高丹草适合作为填闲作物。休闲期延长至63 d,田箐、王草、墨西哥玉米草的生物量、吸氮量和20~40 cm根长密度都显著高于其余作物,可作为填闲作物。其中王草一般采用种茎移栽,耗时、耗工,因此田箐和墨西哥玉米草作为填闲作物容易被农民接受。另外田箐吸氮量极显著高于王草和墨西哥玉米草,而且抗旱性和抗涝性都较强,因此在海南稻菜轮作休闲期干湿季交替的气候条件下,田箐更适合作为填闲作物。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菠萝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下载:84 浏览:488

郭继阳 张汉卿 杨越 杨劲明 唐浩真 邓燕 阮云泽 赵艳 《中国土壤》 2019年5期

摘要:
为了解海南万宁市和琼海市菠萝主产区土壤养分现状,调查测定了240个土壤样品养分含量,分别进行单项养分指标等级评价和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综合评价。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调研区域土壤酸化现象严重,pH <4.5的强酸性土壤占比达78.33%;土壤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有55.83%的调研地块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状态<2%;82%以上地块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缺乏;土壤速效磷含量较高,处于中等及以上等级地块比例占82.92%;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含量普遍缺乏;微量元素有效锌、有效铜和有效硼在部分地块含量较低,分别有17.05%、46.25%、34.17%处于较缺乏及以下等级水平。因子分析表明,测定的10项养分指标可提取出4个公因子,其中因子1和因子2表征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pH、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是影响菠萝园土壤养分综合状况最主要的因素。进一步对土壤养分综合评价值IFI值进行聚类分析可知,万宁市菠萝园土壤IFI值范围为-0.669~1.605,均值为0.104,其中仅有29.16%的土壤处于中等及以上肥力水平;琼海市菠萝园土壤IFI值范围为-0.767~1.113,均值为-0.104,仅有17.50%的土壤处于中等及以上肥力水平;整体来说,万宁市菠萝园土壤养分综合评价状况优于琼海市菠萝园土壤。

甘蔗渣炭对湿润铁铝土酶活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81 浏览:474

郑慧杰1,2,3 徐豪东1 王学良1 邓万刚1 《中国土壤》 2018年9期

摘要:
为探究生物炭对湿润铁铝土酶活性的影响,以甘蔗渣分别在300、500和700℃下慢速炭化1 h制得的甘蔗渣炭为研究材料,分别以炭土比0%、0.5%、1%、2%、5%、10%和15%的用量加入土壤中,在土柱中培养360 d后,分析甘蔗渣炭对土壤脲酶、蔗糖酶、过氧化氢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700℃甘蔗渣炭抑制土壤脲酶活性;甘蔗渣炭显著促进土壤蔗糖酶活性,且酶活性随制炭温度和炭添加量的升高而增加;制炭温度和甘蔗渣炭添加量中,炭添加量为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主要影响因素;甘蔗渣炭显著抑制土壤硝酸还原酶活性。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乡村公园规划设计策略探索——以仙鹤公园规划为例 下载:70 浏览:358

唐银莹1 许先升2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世界经济发展促使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明显提高,乡村规划日益成为当代村镇发展关注的焦点,乡村公园规划是实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调研分析海南省乡村公园建设现状,结合仙鹤村乡村公园规划进行研究,总结乡村公园规划策略,以期对其他地区乡村公园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闽南文化对潮汕和琼文地区传统聚落形态的影响研究 下载:84 浏览:498

李婧1 杨定海2 肖大威1 《中国建筑》 2020年4期

摘要:
该文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结合文化地理学的理论,探讨闽南文化作为强势文化对潮汕地区和琼文地区传统聚落形态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在文化扩散和传播的机制下,两地传统聚落文化产生地域分异的成因。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