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一种基于MVI56E-MCM的冗余Modbus通信设计与实现 下载:45 浏览:389

李志刚 王伟 杨灵飞 李婷婷 董伟光 《中国仪器》 2020年10期

摘要:
Modbus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它已经成为一种公用通信语言,基于这一协议,不同厂商生产的控制系统可以集成到同一个控制网络中,进行集中监控。本文以某大型海上油气平台项目为例,在RockWell控制系统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MVI56E-MCM的冗余Modbus通信设计与实现,给出了硬件的选择及配置,并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软件编程来实现此冗余Modbus通信。

海底管道应急抢修技术决策流程探讨 下载:36 浏览:397

王志强 成二辉 高聪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为了高效完成海底管道的抢修工作,对海底管道应急抢修技术决策流程进行梳理十分有必要。一般海底管道抢修可分为5个阶段:应急准备阶段,应急处置阶段,应急抢修准备阶段,抢修海上实施阶段以及应急恢复阶段。并对海底管道应急抢修的五个阶段进行了探讨。

一种水下YOKE的回收方法及工程应用 下载:66 浏览:345

胡振国 徐龙达 秦吉诗 杨春江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介绍了一种水下YOKE回收方法,在原有吊点不可用的情况下,在YOKE底部穿4道过底钢缆"兜抬"YOKE,并采用环形通扣的吊索具布置形式,避免出现吊索具不能同时受力的情况,减少结构物重心不明带来的影响,降低施工作业风险。

两种切割设备在废弃海底管道切割工程中的应用 下载:86 浏览:501

王鑫 杨春江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由于油田开采结束、海底管道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油田和海底管道因故停产弃置等多种原因,废弃的海底管道数量大幅增加。海底管道弃置处理方案较多,一般管道清洗完成后,可采用原地弃置、整体回收、部分回收3种形式进行处理。对于距离较长且管道规格较少的海底管道,一般采用作业线整体回收的方法;对于距离较短、管道规格较多的海底管道,可采用中小型起重船配水下管道切割设备的方式进行切割处理。通过分析沙特某项目废弃管道回收工作,对比了绳锯机和液压剪2种海底管道切割设备在使用中的优缺点。

一种退役柔性软管的经济性回收方法 下载:22 浏览:309

黄峰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海洋复合柔性软管具有良好的对海底地形的适应性、防腐性、保温性及易铺设等优点,在海洋石油开采特别是深海石油开采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海洋石油能源开采进程推进,部分油田已经到达经济开采寿命期,不再具有继续开采的价值,需要对海上开采设施进行拆除和回收。介绍了一种针对退役柔性软管不使用辊筒等大型设备进行回收的方法,使用该方法进行回收可以减少辊筒、辊筒驱动等大型设备的投入,节省项目成本,同时也降低了对船舶甲板的要求。

平台附近海底电缆修复方法及工艺研究 下载:19 浏览:266

宏常军 杨巍 魏修辰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近年来,平台附近活动的船舶数量不断增加,船舶抛锚、走锚等造成海缆刮伤、刮断事故已经成为了海缆故障的主要原因。当海缆发生故障时,最有效的办法是切除故障处海缆,并在切除的故障处敷设一段新海缆,铺设的新海缆两侧分别以海缆接头的形式与旧海缆连接,但海缆修复后整段海缆存在2个海缆接头,会给之后的海缆运营带来一定的风险,目前已有海缆接头漏水的案例。如果直接废弃并回收故障点至最近平台的海缆,重新从平台处铺设新海缆至故障点,再以海缆接头的形式连接新旧海缆,则修复的整段海缆上只有一个海缆接头,减小了海缆出现故障的风险。

海洋柔性复合软管的结构设计和试验分析 下载:77 浏览:480

廖立斌 于银海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结合渤海某油田海底输气软管项目,介绍了海洋复合柔性软管的结构设计,进行了柔性软管的强度分析,以验证设计的软管性能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通过爆破、外压压溃、径向挤压、轴向压缩、拉伸、扭转、弯曲刚度、拉弯组合等试验,进一步验证了该海洋柔性软管的强度。

海底输气管网不停产改线技术应用 下载:26 浏览:326

杜应军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介绍了渤海某油田群为了释放产能,在不停产情况下对油田群至陆地终端的一条管线进行改建,并新增一条支路。支路管线将油田剩余天然气汇入主管线,最终将其输送到陆地终端。

机械管卡在海底管道维抢修中的应用 下载:47 浏览:469

任跃龙 杜应军 张宏强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海底管道是海上油气田开发、生产与油气外输的主要设施。管道损坏事故多种多样,其中因施工缺陷、介质腐蚀、机械损伤等原因造成的管道变形、穿孔、裂缝、断裂腐蚀等损伤较为常见,在应急保护及修复该类损伤管道时较常采用机械管卡水下修复法。总结了国产机械管卡应用于水深小于60 m以下的海底管道损伤修复的通用做法,水深大于60 m的海底管道损伤修复工作也可以参考该方法。

海洋工程三种吸排泥方法应用分析 下载:53 浏览:323

刘帅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吸排泥作业是海洋桩基式平台拆除、海管修复、沉船打捞等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介绍了海洋工程三种常用的排泥方法,对三种排泥方法的原理、适用范围、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可为海洋吸排泥作业方式的选择提供借鉴。

新型装备对海底管道维抢修技术的推动作用 下载:38 浏览:497

任跃龙 李泽军 张红强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某海上油田注水管线运行一段时间后因腐蚀产生了两处穿孔泄漏,需对两处泄漏点进行应急封堵。新型装备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海底管道维抢修作业的效率,推动了海底管道维抢修技术的发展。MS1000声呐扫描系统提高了海底管道泄漏点探摸查找技术的工作效率,动力定位船的应用提高了海底管道修复技术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高压水涂层清理设备提高了海底管道涂层清理技术的工作效率。

浅析海洋平台拆除作业风险与预防 下载:44 浏览:249

胡振国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安全是各项生产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海洋石油这个高风险的行业中尤其重要。分析了海洋平台拆除施工中组块拆除和导管架拆除这两项最主要作业的常见风险,并提出了建议性的预防措施。

海管膨胀弯卡具维修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下载:31 浏览:364

黄峰 张宇 崔占明 姜学录 宏常军 杜喜军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海底管道安全运行是海上油气田正常生产的根本保证。膨胀弯作为海底管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避免管道由于热胀冷缩作用而产生应力损坏的作用。随着膨胀弯服役年限的增加,膨胀弯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腐蚀,部分甚至已经影响管道正常运行。膨胀弯的海上维修工作占总海管维修量的比重正在逐年增加。通过工程实践,介绍了一种简单高效的膨胀弯卡具维修技术。

海底电缆移位施工方法在渤海海域的应用 下载:62 浏览:358

王绍则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以渤海海域某平台海底电缆移位项目为例,简要介绍了海缆移位的施工方法,指出了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和海缆安全保障措施,有助于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风险,缩短平台停产时间,减少安全隐患,可为同类型的海缆施工项目提供借鉴。

三维多波束实时声呐系统在海床平整处理中的应用 下载:33 浏览:391

王艳涛 袁朝纲 虞汝平 吕伟俊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由于长期受波浪、潮流等水动力冲刷作用,海床常出现凹凸不平、地质条件不稳定等现象。三维多波束实时声呐系统具有"面状测量",三维高密集点云数据,实时监测等特点,可精确、快速、直观、实时地显示海底三维特征。结合该技术在某导管架海床平整处理中的应用,展示了其高精度、高效率、低成本的作业优势,为后期海床平整和挖沟作业提供了全新的技术参考。

海洋退役平台拆除前的水下结构检测简述 下载:62 浏览:451

薛方 邓平 张伟 张宇 赵晓东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退役平台水下检测的侧重点相对于在役平台的周期性检测的关注点有很大不同。通过借鉴国内平台拆除前的水下检测经验和在役平台周期性检测方式,详细论述了拆除前期水下结构调研检测的内容、方法及注意事项,为后续平台拆除的水下结构检测提供借鉴和参考。

国内首艘挖沟船建造项目百万安全工时安全管理浅析 下载:54 浏览:352

付阳洋 倪继志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结合国内船舶建造的安全管理特点,以国内首艘挖沟船"海洋石油295"的建造项目为例,对安全管理工作的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针对关键点提出了一些有利于安全工作开展的方法和对策,以期为今后类似船舶建造项目提供参考。

海底管道不停产带压开孔技术的应用与分析 下载:65 浏览:323

杜应军 潘东民 张宇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介绍了水下不停产带压开孔技术在渤海某海底输气管道修复作业中的应用,并对水下带压开孔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带压开孔作业过程中的各种施工风险及相关控制措施。

立体膨胀弯在不稳定海床海底管道维修中的应用 下载:26 浏览:304

成二辉 潘东民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基于立体膨胀弯的海底管道湿式维修技术的应用包括了立体膨胀弯的设计和安装。该技术综合应用了海底管道挖沟、混凝土涂层清理、管线冷切割、机械连接器安装、水下法兰测量等技术,为海底管道湿式维修提供了较为完整的解决方案。

动力定位工况下吊装限位装置的优化设计 下载:50 浏览:467

孙云波 孙超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某石油平台将军柱吊机因达到使用寿命需要更换,利用一艘DP2浮吊进行了旧吊机拆除和新吊机安装工序。为克服海水潮汐、涌浪和风力影响,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对接导向限位和定位装置,确保了吊装作业平稳完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