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休斯与牛津大学汉学科——近代中英人文交流史钩沉 下载:30 浏览:232

刘超 王贺欣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休斯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英人文交流的核心人物之一。他曾主持牛津汉学科十余年,成为该校对华交流中的首席学者。为推动中英交流、提升英国汉学水准、传播中国文化,休斯做了大量工作。此间,牛津大学为推进汉学科的变革和升级,聘定中国学者陈寅恪出任教授,对此休斯助力良多,并曾来华积极接洽。但此事因故终未成功,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学界失去了在西方顶尖大学传播东方文化的一次良机,英国汉学界失去了直接吸收东方学术养分的机会,错失了转型机遇,造成了历史的遗憾。对国际汉学及中外交流史而言,这一案例蕴含重要意义。

海南省成年人吸烟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前瞻性研究 下载:67 浏览:413

王小焕1 胡锡敏1 郭彧2 卞铮2 李立明3 陈铮鸣4 李惠梅5 李贻磊5 符智芳5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海南省成年人吸烟与各类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利用中英合作项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项目海南省人群数据,剔除基线调查时自报患有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的个体后,纳入基线年龄为30~79岁的研究对象共28 940人,利用Cox回归分析计算非吸烟者、戒烟者和当前吸烟者的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HR值和95%CI。结果研究人群平均随访6.2年,累积随访177 279人年。随访期间男性1 310人,女性2 200人发病。男性吸烟率(47.0%)远高于女性吸烟率(0.3%)。多因素调整后,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人群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有所增加,HR值(95%CI)分别为急性冠心病1.63(1.12~2.38)和缺血性心脏病1.53(1.22~1.91)。在当前吸烟者中,每天吸烟量多于30支的人群急性冠心病、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风险最高。结论吸烟能够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应基于不同心血管疾病风险制定吸烟者戒烟目标和全人群控烟措施。

中世纪“牛桥”住宿学院院长制度探析 下载:93 浏览:510

刘香菊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11期

摘要:
牛津和剑桥的住宿学院是由主教、王室或贵族成员创建的独立自治的法人实体,具有较为完备的组织机构和稳定充足的经济来源。住宿学院院长职务是根据创建者的意愿或学院章程而设立的;院长是由学院成员民主选举产生的社群领导者;院长称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宗教性特征突出,任期较长且在学院中享有较高的地位和待遇。

高校教师视角下的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及其激励制度 下载:82 浏览:506

许心1 蒋凯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2期

摘要:
在学术国际化和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对教师发表SSCI和A&HCI论文进行激励。激励制度主要体现在物质奖励和学术评价两个层面。从对国内某研究型大学文科教师深度访谈的情况来看,高校教师对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及其激励制度持不同意见,虽一般不反对对国际发表进行物质奖励,但他们对国际发表在学术评价中的地位的认识存在较大分歧。高校在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发表激励制度的过程中应理解和尊重差异性的存在,关注国际化与本土化的平衡。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