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在线状态监测系统的设备预测性维修 下载:49 浏览:418

李政 《中国仪器》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从基于在线状态监测系统数据的角度(抛开人员因素、管理因素等影响),对设备预测性维修进行探讨和研究;提出了用于预测性维修的要素和重点,这些要素和重点已经在海洋石油生产平台设备预测维修中部署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

基于DGA的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研究 下载:93 浏览:500

杨志越1 牛华宁2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首先介绍变压器的故障种类和监测方法,提出基于DGA的变压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方法,阐述该方法原理及主要的监测和诊断方法,系统组成,分析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变压器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技术提供参考。

基于SOA架构的远程监测诊断系统的应用 下载:54 浏览:464

李犇 李成 解英南 《中国设备》 2020年1期

摘要:
阐述SOA架构的关键机组远程监测诊断系统的应用情况,通过炼化企业某一旋转机械的故障诊断实例说明SOA架构的关键机组远程监测诊断系统应用在石油炼化企业中的实际成果。

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在不同知觉负荷下的疲劳状态监测 下载:46 浏览:323

张英 陈晨 刘振华 胡思源 《心理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精神疲劳是由于长时间的认知活动引起的一种疲劳形式,不同任务水平可能造成不同的疲劳状态。本研究采用双任务范式,利用精神运动警觉性任务(Psychomotor Vigilance Task,PVT)的不同指标,考察了不同任务水平下的视觉搜索任务引起的不同精神疲劳状态。结果发现:PVT任务的最快10%反应时指标与自评疲劳程度结果一致,随着任务持续时间的增加而增加,最快10%反应时能够反映不同任务水平条件下的疲劳状态变化。注意忽视频次指标能够反映简单任务条件下的疲劳状态变化。平均反应时指标的时间主效应和任务主效应都显著,可能是反映精神疲劳状态和任务负荷情况的综合指标。PVT任务的最慢10%反应时指标,仅仅存在显著的任务效应,可能主要体现了任务负荷状态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PVT任务各指标能够反映不同任务水平引起的疲劳状态的不同变化,是研究和监测不同状态下精神疲劳程度较好的任务选择。

脱硫废水烟气喷射蒸发流动特性实验研究 下载:24 浏览:261

吴文庆 杜小泽 杨立军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确保喷雾液滴在接触烟道壁面前完全蒸发,是保障电站脱硫废水在锅炉尾部烟道内蒸发处理安全运行的关键。喷雾液滴的破碎、聚并等动力学行为,以及液滴群的粒径分布和速度等因素的影响机制,是喷雾蒸发的主要特性。设计搭建了热态风洞实验台,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粒子图像测速仪(particleimagevelocimeter,PIV),在不同的引射空气压力、喷嘴水流量,以及风速、加热空气温度等条件下,对喷雾液滴群的粒径变化和速度变化进行了测量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以大液滴形态离开喷嘴的射流在引射气流的携带作用下,因破碎而形成小液滴,而后液滴间聚并效果会显现出来。液滴初始粒径仅与引射气体压力和水流量有关;风速的提高一定程度上会促进液滴间的聚并。提高高压气体压力、温度、风速以及减小水流量均有助于提高液滴群速度,其中提高风速对液滴群的增速效果最为明显。研究结果为喷雾的数值模拟及工程应用改进方向提供了参考。

地热能及与其他新能源联合发电综述 下载:24 浏览:256

李克勋1 宗明珠1 魏高升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我国地热资源丰富,且分布范围广。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出现,地热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将其用于发电领域,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缓煤炭等化石燃料引发的温室效应,实现能源结构的优化。介绍了地热蒸汽发电技术、地热水发电技术、干热岩发电技术、岩浆发电技术等地热发电技术的工作原理,并在适用范围、发电效率、发电成本、优缺点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同时,阐述了地热与太阳能、生物质联合发电技术;分析了地热发电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地热能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实际应用提供参考。

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非电量状态监测与诊断研究 下载:41 浏览:419

袁国刚1 饶柱石2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振动分析法可在不停机、不解体的情况下实现变压器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对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变压器表面的振动与变压器绕组及铁心的压紧状态、位移、形变等密切相关,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对振动分析中的数值计算分析方法、振动测试技术进行了叙述,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小波、希尔伯特黄变换、盲源分离技术介绍了信号处理方法在变压器振动分析中的应用,阐述了声学分析方法在变压器异常情况下的作用。对在线监测系统和离线振动频响的基本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述。结合振动分析方法在变压器诊断应用中的趋势和难点,给出了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深基坑在线状态监测装置 下载:14 浏览:124

徐斌 崔鹏程 方靖宇 陶耀东 《电路系统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深基坑在线状态监测的效果,探究物联网技术在深基坑状态监测中的实际应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从而保障施工安全和提高其施工质量。

基于多孔陶瓷的体吸收太阳能集热器性能分析 下载:23 浏览:248

黄平瑞 周震魏 高升 杜小泽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体吸收型太阳能集热器是3种主要的太阳能集热器之一,具有结构简单,效率高等优点,并且出口空气温度可达800℃以上,应用前景广阔。在体吸收太阳能集热器中,采用多孔材料而不是管路来加热工质,入射辐射可以从外到内逐步进行吸收。该文基于多孔泡沫陶瓷材料构建了一个一维体吸收太阳能集热器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分析了不同参数下的温度分布情况及热辐射吸收效率。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多孔陶瓷孔隙率的降低,出口空气温度及陶瓷内部气体与固体达到稳定的深度均逐渐降低,而接收器前表面温度逐渐提高;随着孔径的下降接收器尾部气体出口温度逐渐下降,内部气体和固体达到稳定的深度逐渐减小,但由于孔径的减小使得对流换热系数显著上升,因此其前表面的温度变化并不明显。太阳能吸收效率随着空气流速的降低和入口空气温度的增大而明显提高,但随着入射辐射强度的提高而降低。

火电厂螺杆式空压机余热利用方案及经济性分析 下载:24 浏览:253

孙飞1 刘烨2 魏高升2 由文江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火电厂中的空气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空气得到强烈压缩,这时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同时空气温度也骤然上升,通常压缩后的空气通过冷却系统冷却后送入储气罐备用。如果将这部分热量加以回收利用,企业能耗会明显下降,起到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应。针对清河电厂6台250k W空压机组压缩空气系统,开展了余热回收方案设计,回收的热量用于提供生活所需热水,同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该余热回收系统节能效果显著,项目投资回收期仅8个月左右,每年能够节约标准煤718t。

基于孔尺度的泡沫金属强化相变储热材料传热性能数值模拟 下载:42 浏览:436

魏高升 王遥 杨彦平 徐超 杜小泽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导热系数低是影响相变储热材料应用的主要难题之一,而泡沫金属具有高热导率、高孔隙率以及高比表面积等特性,在相变材料中添加泡沫金属可实现强化传热。该文基于泡沫金属基3D微观结构W-P模型,重点分析了泡沫金属基复合相变材料有效导热系数与泡沫金属孔隙率以及孔径的关系,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利用该模型预测并验证了泡沫铝6101添加空气与水的有效导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精确预测泡沫金属材料有效导热系数,在此基础上预测了石蜡中添加泡沫铜的有效导热系数,结果表明,泡沫金属可以显著提高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当泡沫铜的孔隙率为97.57%时,复合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与纯石蜡相比提高了13倍。研究结果对于相变储热材料的热物性强化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空气压缩系统深度节能技术 下载:22 浏览:234

刘烨1 魏高升1 由文江2 杜小泽1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空气压缩系统一直以来都是传统工业必不可少的重要系统之一,作为企业的能耗大户,其从生产、输送到应用三大环节进行节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以空气压缩系统的实际工作流程为切入点,分析了压缩空气从生产、运输到使用的各个环节的主要能耗所在,并针对这3个环节的能源损失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同时对节能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分析表明,对空气压缩系统进行深度节能改造是需要各个环节相配合的复杂工作,在传统的节能措施的基础上辅以新型的变频技术、空压站智能监控系统及余热回收技术等会从整体上更大程度地降低系统能耗。可为工厂企业的空气压缩系统节能改造提供参考。

电力线路状态监测结构化数据交换方法研究 下载:32 浏览:337

黄晓胤1 刘童童2 朱永利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电力线路状态检测系统是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电力线路状态监测系统中结构化数据的高效传输,该文采用Google公司的Protocol Buffers方法,尝试替代目前电力线路监测系统采用的基于Web Service的监测数据传输方法。设计了基于ProtocolBuffers的电力线路状态数据的传输方案,并从时间和空间2方面对所提数据传输方式同现行的Web Service传输方式进行了比较,对比实验表明,文中所提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占用更少的存储空间。

基于IPSO神经网络的风电机组主轴状态监测 下载:82 浏览:426

罗勇 《能源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风电机组主轴是叶轮和齿轮箱的连接部分,在机组传动链中具有传递转矩和能量的作用,因此对主轴进行状态监测关系到风电机组的稳定性。将改进粒子群算法(IPSO)与BP神经网络相结合构造主轴温度模型并进行预测。当主轴发生故障时,模型输入的观测向量发生异常变化,导致模型预测残差发生改变。为提高主轴异常预警的灵敏度和可靠性,文中采用基于莱依特准则的双滑动窗口对预测残差序列进行实时的统计分析,如果残差均值或标准差超出设定的故障报警阈值时,发出报警信息。

高炉上料主胶带传动系统故障的振动诊断 下载:86 浏览:425

何凤英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0年8期

摘要:
通过利用振动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及时准确地把握高炉上料主胶带传动系统齿轮箱的状态,预知其故障,进而给设备维修提供可靠依据,有效地预防事故的发生。

基于PCA的核电站传感器状态监测方法研究 下载:80 浏览:386

李伟 彭敏俊 刘永阔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目前核电站中以物理冗余为主的传感器状态监测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主元分析(PCA)的传感器状态监测方法,这种基于解析冗余的方法是对物理冗余方法的验证,解决了物理冗余方法不能实现传感器小漂移的监测,改善了冗余传感器组中多数传感器出现共模故障时,物理冗余监测方法可能给出错误融合结果的问题。使用核电站的真实传感器数据建立PCA监测模型,人为引入故障到测试数据中进行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提出的传感器状态监测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PCA的核电站传感器状态监测方法研究 下载:70 浏览:425

李伟 彭敏俊 刘永阔 《航空航天学报》 2018年1期

摘要:
针对目前核电站中以物理冗余为主的传感器状态监测方法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基于主元分析(PCA)的传感器状态监测方法,这种基于解析冗余的方法是对物理冗余方法的验证,解决了物理冗余方法不能实现传感器小漂移的监测,改善了冗余传感器组中多数传感器出现共模故障时,物理冗余监测方法可能给出错误融合结果的问题。使用核电站的真实传感器数据建立PCA监测模型,人为引入故障到测试数据中进行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文中提出的传感器状态监测模型的有效性。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二次再热机组参数优化分析 下载:63 浏览:444

付文锋1 陈海文1 王蓝婧2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11期

摘要:
针对二次再热超超临界机组,建立了热力系统参数优化模型。以某660MW机组为例,应用粒子群算法,计算分析了给水焓升分配、给水温度、再热压力、回热级数和主蒸汽参数对提高机组热经济性的贡献。结果表明:通过热力系统接口参数优化,机组热效率仍有较大的提升潜力;二次再热压力比一次再热压力对机组热效率的影响更大;选择增加低压加热器对机组热效率的提升效果更显著;最佳给水温度主要随初压的升高而升高,主蒸汽温度和再热蒸汽温度对最佳给水温度的作用趋势相反。

舰船电子装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分析 下载:44 浏览:1437

程荣涛 《海洋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如何提高舰船电子装备的稳定性和可修复性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内容。本文以此为研究内容,对舰船电子装备的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技术进行分析,并指出未来舰船电子装备发展的方向。

高速采集及存储设备设计与测试 下载:79 浏览:484

乔凤普 兰治军 李怡麒 潘洪运 《动力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设计了一种高速采集和存储设备.该设备使用Vx Works操作系统,采用CPU+FPGA的框架模式和256G的存储硬盘.测试结果表明:该设备在"在线"工作模式,具备5MSPS的采样率,能够更加精准、实时地对车辆总线信息进行记录,并对车辆关键部位、部件进行实时状态监测;在"离线"工作模式,能够对存储的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深入分析.解决了信号采集速率低、记录数据慢和存储空间受限等问题。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