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两权分离下的异地独立董事聘任 下载:89 浏览:465

林雁1 曹春方2 《当代管理》 2019年9期

摘要:
本文以2001-2013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公司聘任异地独立董事的影响。研究发现:(1)两权分离度越高的公司,越倾向于聘任异地独立董事,该结论在控制了内生性问题后仍然成立;(2)聘任异地独立董事的后果在于:两权分离度越高,公司聘任的异地独立董事越多,其对公司价值的损害也越大;(3)异地独立董事是大股东直接控制董事会的替代选择,在大股东委派董事会重要职位的公司中,两权分离对异地独立董事的影响相对更弱;进一步分析表明,机构投资者对两权分离增加而增加聘任异地独董的效应具有显著抑制作用。本文的结论表明聘请异地独董是大股东实现掏空的重要机制,以此拓展和丰富了两权分离如何影响董事会治理的研究,也为优化独立董事履职机制提供了参考。

事与愿违:并购业绩承诺为何加剧股价暴跌风险? 下载:86 浏览:491

李晶晶1 郭颖文2 魏明海3 《会计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分析了并购业绩承诺对于并购方上市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一方面,依据不完全契约理论和信号理论,业绩补偿承诺可能起到降低契约摩擦和信号传递的积极作用,进而降低并购方未来股价暴跌风险;另一方面,基于并购业绩承诺制度的理论缺陷以及我国资本市场中代理冲突的特点,业绩补偿承诺也可能引致代理冲突变异并激发相关利益方的机会主义行为,反而加重股价暴跌风险。本文研究发现,并购业绩承诺使得上市公司未来股价暴跌风险加重,并且关联并购中的业绩承诺对于股价暴跌风险的影响更大,从而支持"代理观"假说。我们进一步检验了标的资产质量不确定性对于业绩承诺是否发挥信号机制的影响,发现无论标的质量不确定性或高或低业绩承诺均无法降低并购方未来股价暴跌风险。我们的研究表明,在我国现行制度背景下的并购业绩承诺制度存在显著的理论设计缺陷,因而未实现保护中小投资者并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初衷。

重典能治乱吗:行政处罚保荐代表人违规行为的经济后果分析 下载:86 浏览:484

易阳1 田涵艺1 宋顺林2 谭劲松3 《会计研究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完善对证券中介的监管,避免欺诈发行证券,是金融监管工作和理论的核心。本文利用2004-2015年保荐信用监管数据,首次从保荐代表人个人层面研究行政处罚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相比其他保荐代表人,违规保荐代表人被处罚后承接IPO项目的数量显著减少、规模显著减小、保荐业务费率显著降低。此外,违规保荐代表人被处罚后承接IPO项目质量显著改善,体现为盈余管理程度更低、项目盈利能力更高。上述结果说明,行政处罚有效惩戒了违规保代,并促使其显著改善执业能力。本文为行政处罚有效性提供了直接证据,也为完善监管执法和配套制度提供了经验证据和政策建议。

崩盘风险预期与公司银行债务结构 下载:82 浏览:502

顾小龙1,2 徐莉萍3 施燕平4 夏雪3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本文以"代理理论"为基础,从债权人保护的视角,考察了崩盘风险预期对银行债务结构的影响,以及市场化程度的调节效应。本文研究表明:具有较大崩盘风险预期的公司,其银行借款中短期借款和担保借款的比例更高;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银行对存在崩盘风险预期公司的贷款限制有所缓解,主要体现为公司可以获取更多的短期信用借款。总的来说,本文发现在预期风险增加时,银行会利用缩短债务期限和要求提供债务担保的方式进行风险控制,从而表明经过多年的金融体制改革,银行的信贷决策渐趋理性;而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可以部分地降低高风险企业的融资约束。因此,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化改革有利于社会资金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提高金融安全。

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 下载:77 浏览:494

徐悦 刘运国 蔡贵龙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创新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当前及未来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向。本文基于高管薪酬粘性的角度探讨企业如何提高高管研发创新的积极性,研究发现:(1)高管薪酬粘性与企业创新投资水平显著正相关,且在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更加显著;(2)高管薪酬粘性并非越高越好,只有当业绩下降时对高管轻罚或适当奖励,薪酬粘性才能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投资水平;(3)在创新投入后,业绩下降时适当地奖励高管有助于提升创新投资转化为专利产出的效率。本文研究表明,高管薪酬粘性一定程度上是薪酬制定者容忍管理层失败的制度安排,适当地包容或奖励管理层从事冒险活动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投资水平和效率。

中国情境下供应链中客户盈余信息传递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73 浏览:498

魏明海 衣昭颖 李晶晶 《会计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信息外部性理论,本文选取2008-2014年间沪深A股中供应商和客户均为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检验中国情境下供应链中客户盈余信息的传递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企业供应链中存在显著的客户盈余信息传递效应,供应商经济上越依赖于客户,供应链中客户盈余信息的传递效应越强。此外,本文还提供了社会资本影响我国企业供应链中客户盈余信息传递效应的独特证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