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的变色储能器件 下载:27 浏览:309

吴战 李笑涵 钱奥炜 杨家喻 张文魁 张俊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电致变色和电化学储能的原理均是基于电荷在电极中的嵌入或脱出而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具有相同的电化学本质。将电致变色和电化学储能功能集成在一起的电化学器件即电致变色储能器件。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电化学储能器件已广泛商业化,单一功能的电致变色器件也已被广泛报道并有商业化应用,但有关电致变色储能器件的研究仍然停留在实验阶段。该类器件在电化学储能的同时,可以改变其在可见光甚至红外波段的透射率,并可用颜色指示器件的荷电状态,为电化学器件提供新的应用前景。电致变色储能器件主要包括电致变色超级电容器、电致变色电池和光驱动电致变色智能窗等。电致变色超级电容器和电致变色电池以同时具有电致变色效应和电荷存储性质的材料为正负电极,光驱动电致变色智能窗则还包括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光电转换部分。这些器件可用于建筑节能智能窗、静态显示、智能传感等。此外,在柔性基底上制备的可穿戴电致变色储能器件在智能服装、植入显示器和电子皮肤等方面具有应用潜力。本文从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对无机电致变色储能材料与器件进行综述,并提出未来的研究展望。

柔性储能器件的电极设计研究进展 下载:83 浏览:429

李一帆1 刘宇航1 孙晋蒙1 吴乾鑫1 龚昕1 杜洪方1 艾伟1 黄维1,2,3 《新材料》 2020年1期

摘要:
随着制造技术的飞速发展,便携式电子设备正朝着柔性化、轻质化、微型化及智能化方向发展,能够弯曲、折叠、扭曲、拉伸等协调变形的柔性电子设备应运而生。作为柔性电子设备的关键部件,储能器件的设计成为柔性电子实际应用必须攻克的难题。传统储能器件是刚性的,难以与柔性电子设备相适配,在变形时易造成电极材料与集流体分离,严重影响了电化学性能,甚至造成短路,产生重大的安全隐患。基于此,开发新型柔性储能器件,如柔性锂离子电池、柔性锂硫电池、柔性锂金属电池、柔性超级电容器等,已成为当今学术界和产业界研究的热点。近年来,基于本征柔性材料组装以及刚性材料柔性化设计两种方式获得的柔性储能器件取得了很大进展。金属纤维(如铝、铜)、聚合物纤维(如聚吡咯、聚苯胺)和碳基材料(如碳纳米纤维、碳纳米管、石墨烯及其复合材料)等因具有本征柔性的特征,在柔性储能器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他诸如钴酸锂、钛酸锂等无机刚性材料的脆性较大,需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实现柔性。此外,柔性储能系统还需具备高容量、高效率、轻薄、安全等综合性能来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本综述围绕本征和非本征柔性储能器件,探讨材料微观结构与器件宏观性能的构效关系,重点阐述各类柔性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力学性能和电化学性能,并对未来柔性储能器件发展、电极材料设计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一些见解。

大容量电力储能调峰调频性能综述 下载:23 浏览:248

文贤馗1 张世海1 邓彤天1 李盼2,3 陈雯2,3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新能源大规模并网后带来电网频率调节问题,大容量电力储能技术是有效解决途径之一。通过对电力储能的类型和应用场景进行分析,指出在电网调峰调频发挥作用的大容量储能有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飞轮储能以及压缩空气储能4种类型,介绍了这4种大容量电力储能的性能特点,对其参与电网调峰、一次调频、二次调频性能进行综述,比较各种大容量电力储能调峰调频的特性,指出下一步研究发展趋势。

LDHs的制备方法及在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24 浏览:251

王童段 慧宇 陈昌云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7期

摘要: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由于其组成和形态之间的可调性使其在电化学能量储存和转化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LDHs的合成方法,性质和一些常见的掺杂/复合的LDHs,以及其在电化学储能设备中(尤其在电化学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此外,还对LDHs在电化学储能设备中应用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对作为电化学储能设备电极材料的LDHs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国内外电化学储能产业消防安全标准对比分析 下载:82 浏览:474

李建林1 谭宇良1 周喜超2 王力1 《电力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电化学储能产业日益成熟,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全球范围内装机呈倍数增长态势,尤以我国为最。但随着规模效应的显现,各类安全事故频发。仅韩国就发生了27起储能系统火灾事故,在美国、我国等均有类似的储能设施着火事件,储能的安全问题必须引起重视。所以,有必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电化学储能标准来防范此类事故的频发。通过对比国内外已发布的储能标准,分析了储能标准中针对消防安全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法,对现有国内外标准给出相应的建议和展望,可为今后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新形势下电化学储能的商业运用与发展方向的研究 下载:157 浏览:1713

熊竹青 《电力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作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要素和显著特征,储能的接入给电网的安全和调度运行都带来挑战。“因此,储能的规划、调度与控制技术也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重大难题。本文首先梳理了电化学储能商业模式,然后对其商业化应用进行了分析。

电化学储能舱智能巡检系统研究与应用 下载:135 浏览:1571

段志震 苏显贺 李继强 曲占坤 刘金标 李东 《能源学报》 2023年11期

摘要:
针对电化学储能舱的安全问题以及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效率偏低,及时性、安全性不高,可靠性、稳定性偏弱等问题,本文设计研发一套电化学储能舱智能巡检系统,阐述了智能巡检系统的构成、主要功能、关键技术以及应用效果。实施效果表明,电化学储能舱智能巡检系统可以提高巡检工作效率,降低巡检成本,有效地检测电池舱内温度、运行状态、可燃气体等,防止电池舱异常爆炸造成人身和设备伤害,增强巡检作业的安全性,实现电化学储能舱的智能管控,提高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可靠性。

无机离子液体在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 下载:152 浏览:1566

黎萍 《应用化学学报》 2024年7期

摘要:
无机离子液体在电化学储能中展现出独特优势,作为电解液可显著提升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及液流电池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循环寿命。其低挥发性、高热稳定性及宽电化学窗口特性,为电化学储能系统带来性能飞跃。持续研究与创新将推动无机离子液体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广泛应用。

石墨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电化学储能中的应用探索 下载:178 浏览:1685

李家诚1 林博昊2 《应用化学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纳米科技的发展,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开始在电化学领域受到广泛关注。石墨烯是一种单层片状结构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和超高的比表面积,同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热学性能。通过改变石墨烯基碳纳米材料中所含缺陷或缺陷位置以及掺杂元素等手段,可以有效提升石墨烯基纳米材料在电化学储能领域中的性能。

电化学储能舱智能巡检系统研究与应用 下载:184 浏览:1904

段志震1 苏显贺1 李继强1 曲占坤1 刘金标2 李东2 《应用化学学报》 2023年10期

摘要:
针对电化学储能舱的安全问题以及传统的人工巡检方式效率偏低,及时性、安全性不高,可靠性、稳定性偏弱等问题,本文设计研发一套电化学储能舱智能巡检系统,阐述了智能巡检系统的构成、主要功能、关键技术以及应用效果。实施效果表明,电化学储能舱智能巡检系统可以提高巡检工作效率,降低巡检成本,有效地检测电池舱内温度、运行状态、可燃气体等,防止电池舱异常爆炸造成人身和设备伤害,增强巡检作业的安全性,实现电化学储能舱的智能管控,提高了电化学储能电站的安全可靠性。

电化学储能在新能源发电侧的应用 下载:158 浏览:1787

赵天佑 《化学研究前沿》 2022年4期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市场上的能源消费也在增加,我国能源短缺现象日益严重。为了减轻能源压力,合理地将存储技术应用于新的能源系统,通过储能控制能源系统的能源消耗,实现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过渡,满足能源系统的能源需求,确保电网的稳定和安全,促进新能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电化学储能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下载:289 浏览:2999

沈平1 俞兴源2 项华兵3 张勇4 《应用化学学报》 2022年6期

摘要:
立足于自身热电联产及烧碱氯乙烯一体化产业结构,探索向3060双碳目标下的清洁能源转型路径,逐步发展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清洁能源结构电力系统,而储能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中具有基础地位。储能电站具有“负荷调节、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此外,浙江省为鼓励储能产业发展拉大了峰谷电价差,用户侧储能经济性有明显改善,值得大力推荐和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