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短时强降水特征的北京暴雨蓝色预警指标研究 下载:68 浏览:264

李林1 张子曰3 范雪波2 张玮3 韦涛2 张治国2 孙雪琪2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选取北京2013~2015年6~9月共362个自动气象站的逐分钟降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北京夏季短时强降水的特征,并进行蓝色暴雨预警指标的选取。结果表明:1)蓝色暴雨预警降雨样本中的5 min、10 min最大降水量约为其它降雨样本的5倍,而蓝色暴雨预警降雨样本中在达到预警标准后有5 min、10 min的最大雨强也有显著降低;2)资料中有63.0%的蓝色暴雨预警降雨样本达到预警的时间不超过60 min,18:00(北京时间,下同)至01:00的蓝色预警降雨样本占全部蓝色预警降雨样本的60%;3)分钟雨强统计在暴雨蓝色预警中可有较好的提前指示作用,如当5 min降水量达到7.7 mm发出预警,则有关提前时效为16.7 min,HSS评分可达0.503。

云南省一次局地短时强降水中尺度特征与诊断分析 下载:79 浏览:469

杨靖新 陈莉 黄曦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利用常规观测、卫星云图、CINRAD-CC多普勒天气雷达观测、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2013年云南中东部"5.23"短时强降水过程进行中尺度特征和成因研究,结果表明,该次过程前期全省晴热高温,早晨近地层"干暖盖"有利于不稳定能量积累,夜间700 hPa切变线和低涡南下致使不稳定能量释放,产生强对流天气,强降水期间具有中等强度垂直风切变环境。强降水发生在对流层低层能量舌尖附近。强降水的水汽源地是700 hPa西南气流从孟加拉湾输送的丰富水汽与850 hPa层上偏东风输送的次强水汽中心。

文山州短时强降水和雷电时空特征分析 下载:78 浏览:474

冯德花1 郑芬1 虎琳春2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利用文山州2008~2017年闪电定位数据和100个观测站点2012~2018年小时降雨量观测资料对文山州短时强降水和雷电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文山州短时强降水和雷电夏季(6月-8月)比较活跃,最强时段分别出现在5月和9月;短时强降水和雷电均在午后至夜间较为活跃,短时强降水高发时段较雷电推迟1~2小时。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短时强降水在中部以南地区较活跃,特别是西南部和东南部,年均出现10次以上;雷电强度和密度空间分布不一致,西部雷电高发但强度不大,东部为雷电低发区,但强度较大。

昆明市主城区城市内涝短临预警指标研究 下载:83 浏览:489

杨芳园 段燕楠 潘娅婷 李晓鹏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结合2000~2016年昆明国家气候基准站的气象资料,综合分析了造成昆明城市内涝的气候因素、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等因素,通过对2016年44例昆明主城区城市内涝过程与相应时段内涝点附近自动气象站逐小时降雨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有,短时强降水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其中1~2 h最大累积降雨量与城市内涝的关系最密切,并给出了城市内涝短临预警指标,根据积水深度将城市内涝分为一般性风险、较高风险、高风险、很高风险4个等级。

强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雷达特征及临近预警 下载:53 浏览:583

​王英 王林凤 《气候变化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围绕强冰雹和短时强降水天气雷达特征及临近预警急用展开讨论,使用多普勒雷达,配合使用常规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分析对象某地区在两年时间内强冰雹和短时强降雨发生的过程,借助雷达掌握上述气象特征,以便在发生强冰雹和短时强降雨时,可以为当地临近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