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拉拉铜矿集中开采区土壤地球化学基线值研究 下载:76 浏览:472

周建伟1 周家云2 代力2 钟金先1 刘兆鑫1 朱占雄1 《中国土壤》 2019年10期

摘要:
确定土壤地球化学基线值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意义重大,选择恰当的基线值计算方法对基于矿集区尺度精细评价尤为关键。本研究以拉拉铜矿集中开采区表层土壤地球化学数据为基础,采用统计学法和标准化法分别计算不同地质单元分区内土壤中As、Co、Cr、Cu、Fe、Hg、Mo、Ni、Pb、Zn的地球化学基线值,并与区内相关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空间分布呈显著的分带性,在Pt区和TJK区分别计算各分区基线值比笼统计算区域性单一基线值更有实际意义;在矿集区内采用标准化法计算的土壤基线值略大于统计学法计算的基线值;在人类活动扰动小的TJK区内两种计算方法均适用,在人类活动扰动相对较大的Pt区内采用统计学法较标准化法更为适用。

基于能量特征的微震信号初至拾取研究 下载:38 浏览:398

王冲鹏1 刘怀山1,2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11期

摘要:
微震信号初至拾取是微震资料处理的基础,针对微震资料信噪比低,传统方法拾取精度差、无法适应噪声强度变化、复杂波形拾取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特征的微震信号初至拾取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微震记录的信噪比进行估计,然后通过滑动时窗提取其提升小波包能量不纯度特征及改进的时窗能量比特征,根据构造的特征函数进行能量特征分析从而得到特征曲线,最后利用特征曲线的极值点拾取微震信号的初至到时。将该方法应用于仿真信号和实际微震资料,结果表明,该方法抗噪性好,不受噪声强度变化的影响,能够准确拾取最大峰值有延时的微震信号初至。

广西及邻区航磁异常与全球岩石圈磁场模型解算数据之间的对比分析 下载:64 浏览:323

石科1 胡正旺2,3 杜劲松2,3,4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4期

摘要:
全球岩石圈磁场模型可以辅助航空与地面磁测数据处理。为了挑选出适用性较高的模型,进一步为广西及邻区航磁异常数据的处理与解释以及磁异常场建模等提供参考资料,选取三个代表性的高阶全球岩石圈磁场模型,将其解算磁异常数据与航空磁异常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包括差异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NGDC720v3p1、WDMAMv2与EMM2017三个最新的全球岩石圈磁场模型在广西地区的适用性均较差,相比而言,EMM2017模型较优。

胶西北金矿集区深部成矿构造三维建模与找矿意义 下载:67 浏览:483

毛先成1,2 王琪1,2 陈进1,2 邓浩1,2 刘占坤1,2 王金利1,2 陈建平3,4 肖克炎5 《地球科学探索》 2020年2期

摘要:
胶西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金矿集区,近年来深部资源勘探在胶西北地区取得重大成果。深部勘探显示,胶西北深部金矿体的产出规律与浅部一致,严格受区域走滑断裂控制,因此深部资源的增储极大程度上依赖于对深部成矿构造形态、分布与结构等的认识程度。本文提出深部成矿构造三维建模方法,综合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等数据,建立浅部建模与深部推断相结合的初始模型,进而,采用多源数据耦合处理的方法,构建胶西北金矿集区三山岛断裂、焦家断裂和招平断裂三条断裂带地下3000 m以浅的深部成矿构造三维模型。基于深部成矿构造三维模型,圈定了研究区深部金矿的12个找矿靶区,对深部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矿业资源安全法律保障研究 下载:92 浏览:504

康露月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1期

摘要:
新疆自古便是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一带一路"政策对新疆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疆多样化的矿产资源处于储量大但开采效率不高的状态。矿产资源的安全开采对新疆的经济发展无疑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但目前新疆矿产资源开采缺乏有效的法律规制和监管,尤其是在法律意识、管理机构建设和监管力度等方面存在不足。因此,新疆需要合理借鉴国外法律法规,以全新的立法理念为引导,强化公众参与意识、优化执法体系、构建多层级的监督体系,将矿产资源的法律保护措施落实到位。矿产资源的法律保障不仅对新疆的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同时也对新疆的法治化建设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富硒土壤硒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 下载:60 浏览:166

柴龙飞1 李杰1 钟晓宇1 郑国东1 欧阳鑫东1 陆康运1 雷天赐2 蔡鹏捷3,4 《土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解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富硒土壤的硒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明确土壤硒与主要土壤性状指标的关系,选择水田和旱田,分别于0~20 cm和150~200 cm深度取样,测定土壤全硒含量及主要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桂中南部地区农田表层土壤(0~20 cm)全硒平均含量(算术平均值)为0.77μg g-1,93.76%的农田表层土壤属于富硒土壤(0.4~3μg g-1),深层土壤(150~200 cm)全硒平均含量为0.62μg g-1,79.04%的深层土壤属于富硒土壤,研究区内的表层和深层土壤全硒都达到足硒标准(0.175~3.000μg g-1)。广西桂中南部研究区内农田土壤硒含量与土壤的Al2O3、Fe2O3、有机碳呈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旱地土壤相对于水田土壤富Al2O3、Fe2O3、有机质,低pH值,导致旱地土壤的硒含量高于水田土壤。据此表明,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农田土壤有利于种植富硒作物。

浅析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 下载:36 浏览:243

李建龙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0年10期

摘要:
构建科学合理的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是矿产资源开采面临的当务之急。目前,从非煤矿山安全标准化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客观阐述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隐患。同时,利用安全标准化的基本原理,对存在的问题隐患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为完善非煤矿山安全生产机制,为增强抗灾能力提供了有效途径。

河道非法采砂中行政罚款数额的确定思路 下载:47 浏览:375

石蕾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目前河道非法采砂中行政罚款偏重经济效益的警示和惩罚,忽视河道砂石的生态价值,没有将生态保护作为补偿因素考虑进行政处罚的标准范围内。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将罚款数额同违法所得挂钩,同时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并处罚款作为河道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建立河道砂石生态补偿制度等措施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推动行政执法工作。

河道非法采砂中行政罚款数额的确定思路 下载:59 浏览:373

石蕾 《环境科学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前河道非法采砂中行政罚款偏重经济效益的警示和惩罚,忽视河道砂石的生态价值,没有将生态保护作为补偿因素考虑进行政处罚的标准范围内。针对以上问题,通过加大行政处罚力度,将罚款数额同违法所得挂钩,同时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的并处罚款作为河道生态补偿专项资金,建立河道砂石生态补偿制度等措施以规范河道采砂行为,推动行政执法工作。

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勘查技术方法探讨 下载:71 浏览:425

王新宇 《地球科学探索》 2019年8期

摘要:
作为工作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有色金属在我国国防工业和经济发展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有色金属资源勘查技术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质量。随着有色金属的大量开采,资源短缺问题越来越严重,对我国工业发展造成了极大地压力。故而,深入探究有色金属资源勘查技术就显得至关重要

大厂铜坑矿低品位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思路 下载:88 浏览:482

魏宏炼 许远清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9期

摘要:
铜坑矿针对不同的矿体地质特征,采用不同的勘探和开采方式。根据锡多金属低品位矿体特点,采用坑探为主,探采结合的方法减少成本,提高回采率;针对锌多金属低品位矿体特点,采用以钻代坑,从一个主中段突破,减少探矿工程,采用集约机械化开采,加强综合回收研究,增加伴生矿产价值,对节约资源、延长矿山年限具有积极的作用。

陕西紫阳某地钒钛磁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下载:69 浏览:416

刘岩1 李青翠2 王洋1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9期

摘要:
陕西紫阳某地钒钛磁铁矿为辉长岩型的星散浸染状钛磁铁矿矿石类型,根据其特点运用多种检测方法对矿石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主要矿物粒度及嵌布特征、矿石的结构等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为该矿的综合利用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陕西某地金矿物质成分及金的赋存状态研究 下载:50 浏览:243

刘杨1 杨艳芳1 高倩倩2 王洋2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8年9期

摘要:
由于潼关—华阴金成矿带在各矿点的矿石物质成分不同,金的赋存状态差异大,而对金的赋存状态研究不足会直接影响选矿中金的回收,所以对陕西潼关潼关—华阴金成矿华阴某地的金矿赋存状态展开研究,以便提高选矿中对金的回收率。

新型气凝胶复合保温隔热涂料的研制 下载:80 浏览:468

吕文东1 栾焕光2 王淦2 陈和锐2 罗智斌2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为提升保温隔热材料的性能,以改性有机硅丙烯酸成膜树脂CPS-1800为成膜材料,50~200μm改性气凝胶为功能填料,辅以适当的填料和助剂,制备了高性能的节能保温隔热涂料,并测试了其保温隔热性能.结果表明,8 mm厚的该涂料涂覆在250℃热源上,0.5 h时涂料的表面温度为85℃,且在3.5 h内,涂料的表面温度不超过90℃.该涂料的导热系数为0.038 W/(m·K),是其隔热保温性能良好的关键因素.

江西某钨钼矿钨生产指标不稳定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探讨 下载:82 浏览:472

刘进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江西某钨钼矿生产指标不稳定、工艺技术指标偏低、能耗高等问题,对选厂给矿进行了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选矿试验研究.研究发现给矿中的风化矿对选厂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风化矿的混入是造成钨精矿回收率大幅波动的主要原因.采用单独处理风化矿的方案,并避免风化矿混入原生矿的生产中,选厂的生产指标稳定,钨总回收率由原来的72%~73%提高至77%~80%,大大地提高了选厂的经济效益.

新型捕收剂在白钨矿浮选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下载:93 浏览:497

李天光1,2 周晓彤1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单矿物试验表明,以化工废料为原料合成的新型捕收剂D16-4对白钨矿的选择性、捕收能力强于传统药剂氧化石蜡皂(731).表面动电位测定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在pH=11.0的强碱性矿浆中,水玻璃和捕收剂D16-4均以化学作用吸附在白钨矿、萤石和方解石表面;在大量水玻璃的作用下,D16-4在白钨矿表面仍有强烈的化学吸附,而在方解石和萤石表面的吸附减弱.与常规药剂731相比,用D16-4可更有效地实现白钨矿与方解石、萤石的浮选分离.

全球主要国家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 下载:54 浏览:463

萧惠中1,2 张振1,2 《海洋研究》 2023年4期

摘要: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高效清洁的新能源,分布广、规模大,势必成为未来的主流能源。在当前能源紧缺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影响下,世界各国都对潜力巨大的天然气水合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文章对全球主要国家的天然气水合物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并提出: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重点目标区加大研究力度;加大海域和陆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资源调查力度,寻找更多可供试采的水合物矿区;与国际接轨,加强国际合作;考虑经济问题,以期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开发模式;把环境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尽可能避免水合物开采带来的环境及地质灾害问题等建议。以期能为未来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勘查试采工作提供有益帮助。

直接还原工艺在稀有金属伴生铁矿综合利用中的应用 下载:93 浏览:488

刘牡丹 刘勇 刘珍珍 周吉奎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以云南某稀土-铌伴生铁矿选矿获得的铁粗精矿为原料,采用直接还原-磁选工艺进行铁与稀有金属分离和富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还原温度1180℃、还原时间150min、添加剂碳酸钙和硫酸钠用量分别为10%和15%、磨矿细度为-0.074mm占85.4%及磁场强度800Oe的最佳条件下,当铁粗精矿中w(TFe)为38.25%,w(REO)为1.43%,w(Nb2O5)为1.62%时,获得磁性物的铁品位为90.48%,铁回收率为90.08%;稀土和铌均富集在非磁性物中,其含量分别为2.59%和2.61%;两者的回收率分别为91.9%和81.75%.

某铜硫选厂铜粗精矿再磨工艺优化研究 下载:94 浏览:496

程建农1 付广钦2 周晓彤2 邓丽红2 关通2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某铜硫矿选矿厂为提高铜矿物单体解离度,在原生产工艺中增加了铜粗精矿再磨工艺,但因再磨工艺的各项参数不佳,铜回收指标未达到预期目标.针对铜粗精矿再磨工艺存在的问题,对旋流器给矿压力、给矿浓度、立磨机装球量等工艺参数进行了优化.与优化前相比,铜粗精矿再磨工艺的磨矿技术效率提高14.47%,旋流器溢流与铜粗精矿中合格粒级铜金属占有率的差值提高1.57%.对铜品位0.70%的原矿,铜精矿Cu品位和回收率分别提高1.40%,2.51%.

新型白钨捕收剂在高钙白钨矿浮选中的试验研究 下载:94 浏览:496

周晓彤 陈远林 邓丽红 关通 付广钦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CHC和THC分别是以地沟油、植物油脚为原料研发的新型白钨矿捕收剂.对原矿品位WO30.24%,CaF217.37%,CaCO323.71%,S 0.29%的高钙型白钨矿,在浮硫选后进行了白钨矿浮选捕收剂的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捕收剂CHC和THC对白钨矿具有选择性捕收效果好的特点,且用量少、成本低于常规捕收剂731,是价廉物美的新型白钨矿捕收剂.捕收剂CHC和THC的研制成功对白钨矿浮选技术指标的提高以及废弃物再生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