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利用和酶活性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78

李其胜 赵贺 汪志鹏 杨凯 李辉信 焦加国 《中国土壤》 2020年7期

摘要:
基于等量养分原则,设置全量化肥(CF)、60%化肥+商品有机肥(CFM)及60%化肥+蚯蚓粪有机肥(CFV)处理,以不施肥为对照(CK),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稻麦周年产量、土壤理化性质、碳氮磷循环相关酶活性以及养分利用的影响。连续两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较全量化肥处理(CF)相比,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处理(CFM和CFV)稻麦周年产量增幅为10.06%~19.39%;有机肥施用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增幅4.17%~25.73%;β-葡糖苷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等相关碳循环的酶活性也显著增加,增幅12.99%~60.90%。相比全量化肥处理(CF),有机肥替代处理(CFM和CFV)的水稻各部位养分含量和累积量显著增加,肥料贡献率,农学效率,以及氮肥和磷肥的偏生产力和利用率增幅为3.82%~66.67%。两种有机肥在改善土壤养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作用基本一致。总之,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能够保证作物产量,又可以提升土壤质量,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

长三角地区稻麦轮作土壤养分对秸秆还田响应-Meta分析 下载:74 浏览:483

张志毅1 范先鹏1,2 夏贤格1,3 杨利1,3 刘冬碧1,3 张富林1,2 熊桂云1,2 吴茂前1,2 冯婷婷4 《中国土壤》 2019年11期

摘要:
研究旨在明确稻麦轮作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基础养分的影响。以稻麦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Meta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土壤基础养分对秸秆还田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短期内(<2年)秸秆还田能够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其中活性有机碳对秸秆还田的响应程度要高于总有机碳。低秸秆还田量(RS <3750 kg hm-2和WS <3000 kg hm-2)对土壤基础养分的提升效果不显著,而全量秸秆还田(RS 3000~6000 kg hm-2和WS 3750~7000 kg hm-2)能够显著提升土壤速效磷、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对于不同耕作措施而言,旋耕或翻耕措施均可以显著提升土壤有机碳的含量;此外,旋耕显著提高全氮和活性有机碳的含量,翻耕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稻麦轮作下秸秆全量还田配合旋耕或者翻耕措施能够增加土壤基础养分含量,达到土壤地力培育的效果。

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对稻麦轮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342

宋广鹏 孙新素 何瑞银 卞新民 陈长青 《土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为探索秸秆还田新模式,研究设计了机器开沟、秸秆集中沟埋还田模式。通过研究秸秆沟埋还田下土壤理化特性和作物生长特征,为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的推广提供理论支持。结果表明,秸秆沟埋还田较常规还田方式降低了小麦季土壤容重,对水稻季土壤容重影响不明显;无论水稻季还是小麦季,土壤有机质含量均表现为增加的趋势。土壤性质的改变,对稻麦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显著提高了小麦茎蘖数和水稻株高,水稻株高随着沟埋还田深度的提升而提高。水稻和小麦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结果表明,秸秆机械沟埋还田能显著提高小麦和水稻产量,以开沟深度20 cm秸秆还田产量增加最为明显,小麦产量较常规秸秆还田方式增加23%,水稻产量增加11%,增产效果较为显著。综合来看,秸秆机械集中沟埋还田较常规秸秆还田更具优势,开沟20 cm深度还田综合效益最高,具有推广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