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研究 下载:105 浏览:1155

王丹丹 蒋静 戚妤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腹部手术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然而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因此,探讨预防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实验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术前宣教、术中操作规范、术后密切观察和早期活动等。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等。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1. 实验组术后肠梗阻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实验组住院时间(10.5±2.3天)较对照组(14.2±3.1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的原因复杂,主要包括术后炎症反应、手术操作不当、术后患者活动减少等。因此,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关键在于术后的护理。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常规护理的效果,发现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术后肠梗阻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这可能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强调了术后的密切观察和早期活动,从而减少了术后粘连的形成有关。

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探究 下载:169 浏览:2557

赵立华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对护理干预在胃肠道术后粘连性肠梗阻中的应用进行具体研究;方法:对2019年~2020年期间入院进行胃肠道手术的112名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成两组分别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患者为56名,其中将林场基础护理方法对常规组患者进行使用,而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上了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实验组患者进行使用,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观察并计算出恢复期间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发生率;结果:经过对常规组患者恢复情况和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对比可以了解到常规组患者肠胃道功能的恢复速度要慢于综合性护理干预,常规组术后并发症更高为14.29%,实验组术后并发症为1.79%,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明显;结论:在胃肠道术后期间对患者进行科学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帮助病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让患者能够尽快的恢复身体健康。

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分析 下载:167 浏览:2037

马香玲 《预防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摘要: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118例,依照数字随机抽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粘粘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3.38%,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7.67±1.21)h;对照组粘粘性肠梗阻的发生率为23.72%,肠胃功能恢复时间为(26.23±1.56)h,P<0.05。结论:对于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能够有效降低粘连性肠根阻的发生。

超声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 下载:416 浏览:3879

闫颖 《诊断医学》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超声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6月期间的26例粘黏性肠梗阻患者为对象,就患者的超声检查与临床诊断资料展开分析,另就超声检查的结果与手术所见实施对比,对超声诊断粘连性肠梗阻的价值做出总结和评估。结果:26例患者的超声检查中,都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扩张肠管与萎缩肠管间存在“移行带”;有6例患者可以看出有腹腔积液表现;10例患者检查出有“悬吊征”表现,并且有明显的肠管成角状;16例患者可以看出肠管与系膜发生团装粘连,而且均表现为“滑动征”无法看见,其中3例患者卡压处肠壁增厚伴血流消失。1例患者为保守治疗以外,11例患者接受开腹肠粘连松解术,5例患者接受开腹肠粘连松解术联合肠切除吻合术。手术患者的术中所见与超声诊断表现基本吻合。结论:粘连性肠梗阻患者接受超声检查,能够对包括肠管“移行带”、“悬吊征”、“滑动征”等征象有很好的探查,具有较强的诊断价值。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下载:203 浏览:1899

马晶 《中国护理学报》 2022年7期

摘要: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中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将94例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和47例,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5.74%>78.72%,χ2=6.11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粘连性肠梗阻解除时间[(2.04±0.36)d<(2.85±0.43)d,t=9.902]、胃肠功能恢复时间[(2.95±0.51)d<(3.79±0.82)d,t=5.964]、住院时间[(5.16±1.33)d<(7.29±1.29)d,t=7.881]比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解除梗阻,改善患者的胃肠功能,促进其术后良好恢复。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206 浏览:12415

赵立华 《中国医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对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护理效果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探索最佳护理技术。方法:从某院最近两年收治的腹部手术患者当中选取部分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类分组,统计分析不同护理方式下患者的临床恢复效果以及患者满意度,重点针对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经过本次实验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由于对照组,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病几率低。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腹部手术患者粘连性肠梗阻发生几率,临床护理效果更加可靠。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