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极限学习机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判别土壤类型的方法研究 下载:86 浏览:486

董伟 李雷 《中国土壤》 2020年6期

摘要:
为了实现土壤类型的快速无损识别,提出了一种利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基于极限学习机的土壤类型鉴别方法。首先,获取4种不同类型土壤的320个样本波长在325~1075 nm范围内的可见-近红外光谱数据;其次,用主成分分析的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降维处理,最终提取了三个主成分来代表原光谱数据;再次,将320个样本的数据随机分为测试集和预测集两个部分,建立极限学习机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土壤类型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将极限学习机应用于土壤类型的识别精度可达100%,其训练速度和泛化性优于BP神经网络和支持向量机,能够快速、准确、无损鉴别土壤类型,使用方便,具有推广价值。

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弃耕地开垦前后土壤有机质结构变化分析 下载:75 浏览:467

常汉达 王晶 张凤华 《中国土壤》 2019年12期

摘要:
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盐渍化弃耕地为案例,人为开垦(5年)后不同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弃耕地土样为对照,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不同土层土壤有机质(SOM)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弃耕地开垦前后土壤有机质红外光谱特征,探明开垦对不同土层有机质结构变化的影响,明确有机质结构稳定性变化情况,分析不同深度土层土壤有机质结构稳定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开垦前后土壤红外光谱的特征峰相似,特征峰所代表的官能团主要来源于脂肪族(2925和2854 cm-1)、芳香族(1623和1432 cm-1)、糖类(1163、1073、1033和1007 cm-1)和游离羟基(3620和3421 cm-1);开垦后农田土壤有机质中脂肪族、芳香族、糖类和游离羟基官能团的峰面积在10~20 cm土层中较弃耕地分别提高1.24、37.64、77.44和27.39;芳香族的相对峰强度增长15.93%,脂肪族的相对峰强度下降9.09%;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弃耕地土壤中来源于糖类和芳香族的峰面积逐渐降低,而开垦后棉田芳香族的官能团峰面积逐渐升高。农田开垦种植后增加了土壤有机质稳定性,尤其在20~40 cm土层表现更为明显。综上所述,弃耕地开垦后土壤有机质结构更为复杂,土壤有机质中芳香族官能团所占比例的提高是土壤有机质结构稳定性提高的重要原因。

燃煤积灰法向光谱发射率的测量 下载:32 浏览:333

柴一占 杨震 段远源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燃煤积灰是超超临界锅炉热量传递链上重要的一环,它的辐射特性对于准确描述热量在锅炉内的传递非常重要。基于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spectroscopy,FTIR)建立了高温法向光谱发射率测量平台。平台测量波长范围3~14mm,温度范围373~873K,采用标准黑漆样片对平台的测量结果进行了校准,对人工积灰样品光谱发射率开展了实验测量。发现人工灰样发射率具有显著的光谱分布特性,在短波段较低而长波段较高;随着温度的上升,人工积灰光谱发射率逐渐上升;随着Fe2O3含量的上升,整体人工灰样的光谱发射率在全光谱范围内上升。

红外光谱技术在防水工程检测鉴定中的应用 下载:83 浏览:485

薛书敏 杨亚萍 徐翰林 《建筑技术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某防水工程中出现的合同纠纷进行分析并鉴定。通过分析争议防水层的红外特征频率,判断是否使用了设计或合同约定的防水材料,可避免因人为观察和目测带来的不确定性,为防水工程检测鉴定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红外光谱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多种塑料袋组份的研究 下载:32 浏览:342

姜红1 鞠晨阳1 张冰钰1 满吉2 任继伟3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2期

摘要:
为建立一种简便快捷、准确可靠的检验塑料袋样品的分析方法,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结合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43个不同品牌、不同规格的塑料袋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依据样品的有机成分和样品中所含元素的种类及含量的不同,可以对样品进行区分,同时,利用SPSS聚类分析Ward法作为类间距离,对塑料袋样品进行分类,效果较好。并且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样品无需特殊的前处理,且属于无损检验,该方法可以用于公安机关实际办案。

路用环氧沥青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下载:75 浏览:14

刘爱华 李豪 丁武洋 刘晨东 《交通技术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利用非等温式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方法(FTIR)对路用环氧沥青的固化机理进行了研究。根据不同升温速率下路用环氧沥青固化反应的DSC曲线,基于热分析动力学的方法,确定固化反应动力学参数,利用非线性回归建立了路用环氧沥青固化反应方程,进一步通过红外光谱分析方法验证固化反应方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根据上述反应方程推算出不同温度条件下路用环氧沥青的固化程度和固化时间,从而为基于环氧沥青的长寿命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及交通开放时间的确定提供参考依据。

不同制作工艺益母草中成药红外光谱无损鉴别研究 下载:84 浏览:490

胡潇1 张秋莲2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建立益母草中成药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方法:以益母草碱对照品红外谱图为依据,采用红外光谱法结合二阶导数光谱分析3种不同制剂(颗粒状、膏状、胶囊)的益母草中成药质量及益母草药材的红外特征谱峰。结果:不同制剂益母草中成药及益母草药材的一维和二阶导数红外谱图都有表征益母草碱的特征峰,但其红外光谱及其特征峰相对强度皆有不同,表明不同制剂益母草中成药的组成及益母草碱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益母草颗粒在1 095、1 024、955 cm-1的益母草碱特征峰较显著,益母草膏在1 575、1 538、1 090、1 047 cm-1有明显的特征吸收峰,而益母草药材与益母草胶囊在1 700、1 668、1 652 cm-1特征吸收峰十分尖锐。结论:通过红外光谱技术,可快速无损鉴别不同制剂的益母草中成药质量。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水泥生料成分建模研究 下载:168 浏览:790

杨佳惠 陈玲桂 廖佳健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4年6期

摘要:
水泥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工业之一,对于国民生产生活是至关重要的,我国水泥工业在能耗、物耗和污染物排放等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加快推进水泥工业智能制造对实现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将基于堆密度和原材料对水泥生料近红外光谱建模影响,修正检测模型提高检测的精准度,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水泥生料成分建模研究。

成品油快速检验检测相关指标及红外光谱分析仪器的运用 下载:69 浏览:739

秦力杰 《中国仪器》 2024年5期

摘要:
成品油的快速检验和检测需要关注多个重要指标,包括密度、粘度、闪点、凝固点、硫含量、芳烃含量等。这些指标对于成品油的质量和适用性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必须进行精确可靠的检测。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在成品油快速检验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高效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为快速监测成品油样品提供了可靠手段。通过红外光谱分析仪器,可以快速获取样品的特征光谱信息,实现对成品油各项指标的快速检测和分析,为产品质量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持。

近红外光谱的原理及应用 下载:547 浏览:3564

陈心怡 《光电子进展》 2021年9期

摘要:
本文主要讲述了近红外光谱的原理及应用,随着近红外技术和理论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又由于红外光谱分析有着快速、操作方便、无污染破坏的特点。红外光谱分析的应用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在农业、食品、化工、医药、烟草和化妆品等领域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红外光谱技术在地理标志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下载:584 浏览:3608

崔超 《光电子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随着光谱技术的发展,作为一种新型的检验技术,红外光谱技术在地理标志食品检验中的地位日益增长。文中简要阐述了地理标志食品及其在我国远大的前景及不断更迭的要求。在此原则上,文中还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在地理标志视频检测上的具体应用,以期对以后的科研工作提供基础性依据。

关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油品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79 浏览:1588

何婧 《中国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在成品油炼制调和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其蕴含的关键物质及其含量进行分析检测,如汽油需要检测研究法辛烷值、烯烃、芳烃含量,柴油则需要测试其标准密度、运动粘度、十六烷值、多环芳烃,十六烷值改进剂定性分析等重要指标,但是传统的检测方式不仅依托与远距离检测实验室送检,检测及时性难以保证,同时需要耗费的人工成本、物料成本也相对较高,检测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的理想。因此,需研发新的检测方法,能够在各类场景现场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效率、降低检测成本。随着近几年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发展,其已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油品分析技术,逐渐应用于石油行业之中。本文主要阐述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油品分析工作之中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展开讨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研究出更加合理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油品分析工作之中的运用形式,为油品分析工作提供保障,促使油品分析工作的准确性以及完整性更上一层楼。

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石油焦中的硫含量 下载:156 浏览:1851

刘海蕊 《中国石油工业》 2023年4期

摘要:
通过红外光谱法对石油焦中的硫含量进行分析,引用GB/T25214使用CS-2800G型硫碳分析仪,建立红外光谱法测定石油焦硫含量,并考察了炉温与取样量对结果的影响找出合适的取样量与合适的炉温,试验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法测定石油焦中的硫含量,分析速度快,单次样品测量用时(2~3)min,从样品称量到分析结果报出,最多使用10min,大大提高分析速度, 分析准确度高,并且对样品前期处理没有特殊要求,提高工作效率,节约生产成本,分析过程中减少人为误差。能够快速准确检测石油焦硫含量,保证产品质量。

公路路用沥青品质数据库的建立与研究 下载:251 浏览:2368

柳斌 《数据与科学》 2022年1期

摘要:
公路建设中,通过搜集各大沥青厂所生产的沥青性能参数,建立样本库,将各大沥青生产厂的合格沥青样本进行搜集存储。在购买沥青的过程中取样化验对比,将合格沥青出厂样本与进场沥青样本进行对比,以此来确保沥青的质量从而保证路面施工时使用的沥青都是合格的高性能沥青。

用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研究与应用进展 下载:84 浏览:981

贾宝珠 张博 《化学研究前沿》 2024年3期

摘要:
本文主要简单介绍了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学的相关内容,探讨了用于近红外光谱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旨在充分发挥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作用,进一步创新化学计量方法,保障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对近红外光谱分析化学计量学方法的研究,有利于提高化学计量水平,需有效应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给化学计量学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1147 浏览:2263

杨丽娜 《生物学报》 2021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微生物检测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检测技术也开始出现,并且获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因此,为了保证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能够更加高效的开展,获得更加准确、科学、客观的检测结果,当前有必要在了解近红外光谱技术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对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实际食品微生物检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此保证能够更好的发挥出该项技术优势,为更加高效、高质量的开展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提供一定支持。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在食品检测中的运用 下载:365 浏览:3295

肖雪 赵佳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1年3期

摘要:
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普遍应用于食品检测中的关键技术,该技术的主要特点是检测速度快,准确率高,符合新时期海关对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需求。不过,实际上该技术的原理比较复杂,需要检测人员能够掌握该技术的具体操作技巧,并应当根据不同食品种类在成分上的不同组成情况,确定检测工作的侧重点。在此基础上,科学优化近红外光谱检测流程,以便于有效解决食品检测工作的难题,为人们的饮食健康提供基本的保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