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静脉溶栓治疗轻型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下载:79 浏览:494

​陈艳 李仕文 赵珊珊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系统评价静脉溶栓治疗轻型卒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限是从收录开始至2019年7月。应用RevMan V 5.3软件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8篇文献被纳入最终研究,其中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组1 202例,非溶栓组1 4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良好功能结局与rt-PA静脉溶栓显著相关(OR=1.44, 95%CI:1.21~1.71,P<0.001),但存在中度异质性[Chi2=13.49,df=7(P=0.060),I2=48%]。亚组分析后发现,异质性的主要来源是地区。与非溶栓组相比,rt-PA溶栓组出现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的比例明显增高(OR=14.40, 95%CI:2.62~79.26,P=0.002,I2=0%),但两组的病死率并无显著性差异(OR=0.97, 95%CI:0.54~1.76,P=0.920,I2=0%)。结论轻型卒中患者能从静脉溶栓中获益。虽然rt-PA静脉溶栓增加了sICH的风险,但不影响患者的病死率。

血浆纤溶标志物在原发性膜性肾病疾病进展中的变化 下载:82 浏览:498

李臻 李贞 陈伟琴 殷红梅 胡晓波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原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不同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血浆纤溶标志物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0例IMN患者(IMN组,其中CKD1期103例、CKD2期53例、CKD3期30例、CKD4~5期14例)和97名体检健康者(健康对照组),检测血浆纤溶酶-α2抗纤溶酶复合物(PIC)、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C)、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水平。结果 IMN组Fib、FDP、DD与PIC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tPAIC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IMN组不同CKD分期之间Fib和tPAIC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CKD分期的进展,Fib水平逐渐升高,tPAIC水平逐渐下降。Fib和tPAIC水平CKD1期与CKD3期、CKD4~5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DP、DD和PIC水平各CKD分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N患者存在纤溶系统功能低下的情况,易发生血栓栓塞。Fib和tPAIC与疾病分期有关,可作为IMN疾病进展及血栓栓塞预防的监测指标。

血清肾脏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及凝血-纤溶指标与脑小血管病的关系 下载:84 浏览:528

​付胜奇1 李浩然1 任雅芳1 张津2 张洪涛1 张淑玲1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探讨血清肾脏功能指标、炎症指标及凝血-纤溶指标与脑小血管病(CSVD)的关系。方法收集68例CSVD患者及30例头颅MRI和神经系统查体均正常者的临床资料,并检测相关血液指标。入院后行头颅MRI检查,根据MRI结果将CSVD患者分为急性亚组和慢性亚组。结果对照组与CSVD组年龄、高血压病比率、胱抑素C、尿酸、肾小球滤过率、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CSVD组急性亚组及慢性亚组血肌酐水平、白细胞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调整混杂因素后,年龄、高血压病、胱抑素C、尿酸、hs-CRP及D-二聚体为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 <0. 05);慢性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与CSVD相同(均P <0. 05),而急性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血压病、胱抑素C、尿酸和D-二聚体(均P <0. 05)。结论年龄、高血压病、胱抑素C、尿酸、CRP及D-二聚体是CSVD及慢性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病、胱抑素C、尿酸和D-二聚体是急性CSVD的独立危险因素。

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及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 下载:84 浏览:503

​祝善尧1 葛伟1 张欢1 葛义俊2 陈贵海2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及血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将9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0. 1 g/d)口服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血栓通(450 mg/d)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凝血纤溶功能、血清神经递质水平。结果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降低(均P <0. 01)。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治疗前NI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间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用药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显著升高,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及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水平显著降低(均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前t-PA、PAI-1、GMP-140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t-PA水平显著降低,PAI-1及GMP-140水平显著升高(均P <0. 05)。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用药组及对照组治疗后5-羟色胺(5-HT)及多巴胺(DA)水平显著升高,血清谷氨酸(Glu)及天冬氨酸(Asp)水平显著降低(均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前5-HT、DA、Glu、As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后5-HT及DA水平显著升高,Glu及Asp水平显著降低(均P <0. 05)。结论血栓通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有助于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临床疗效,可能与调节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和血清神经递质等因素有关。

低剂量坎地沙坦对小鼠脑梗死使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溶栓的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及机制 下载:80 浏览:491

​冯晓燕1 李蓉2 马涛1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低剂量坎地沙坦(Cand)对小鼠脑梗死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溶栓出血并发症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160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6只)、rt-PA组(52只)、rt-PA+Cand组(52只)。用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rt-PA组和rt-PA+Cand组在MCAO开始后2 h股静脉注射rt-PA(10 mg/kg),rt-PA+Cand组MCAO术前口服Cand 2周[0. 5 mg/(kg·d)]。术后24 h评价各组神经功能、脑出血转化情况、出血转化体积及伊文思蓝渗出浓度,定量反转录聚合酶连锁反应法检测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laudin-5基因表达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MMP-9、Claudin-5蛋白表达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脑组织血浆激肽释放酶(Pkal)、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受体(AT1R)及缓激肽受体(B2R)蛋白表达变化。结果对照组及rt-PA+Cand组一般功能损伤评分、局灶功能损伤评分、出血转化评分、血红蛋白水平及伊文思蓝渗出浓度显著低于rt-PA组(均P <0.01)。与rt-PA组比较,对照组及rt-PA+Cand组MMP-9 mRNA相对表达量及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Claudin-5 mRNA相对表达量及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P <0. 05~0. 01)。对照组及rt-PA+Cand组Pkal、AT1R、B2R表达显著低于rt-PA组(P <0. 05~0. 01)。结论低剂量Cand可以一定程度上预防并减轻小鼠脑缺血再灌注后使用rt-PA的出血并发症,这可能是通过减少AngⅡ-AT1R/Pkal表达实现的。

白藜芦醇联合瑞替普酶在基层医院治疗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下载:65 浏览:390

许恒军 刘玉珊 蔡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观察白藜芦醇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后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90例STEMI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5例。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药物治疗及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口服白藜芦醇20mg每日3次,连用4周,观察两组心肌梗死后心绞痛发生情况、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生率为23.16%,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为55.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白藜芦醇联合瑞替普酶治疗STEMI患者,可以显著降低心肌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不良反应少。

丁苯酞联合依诺肝素钠对急性脑梗死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下载:79 浏览:516

杨君君1 陈颖1 李伟1 朱新岭2 陈卓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纤溶系统活性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240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丁苯酞组、依诺肝素钠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60例。常规治疗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丁苯酞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依诺肝素钠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联合用药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和依诺肝素钠注射液治疗。四组均连续治疗14d。比较四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黏度(PSV)、红细胞变形指数(ED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及治疗后总有效率。记录药物不良反应和近期预后情况。结果⑴与治疗前比较,四组患者药物治疗14d后TNF-α、CRP、D-D、PAI-1水平下降(F=9.364-16.208,P <0.05),t-PA水平增高(F=8.707,P <0.05),但联合用药组变化较常规治疗组、丁苯酞组、依诺肝素钠组更明显(P <0.05)。⑵与治疗前及常规治疗组、丁苯酞组、依诺肝素钠组比较,联合用药组治疗14 d后HSV、LSV、PSV下降(P <0.05),EDI增高(P <0.05)。而常规治疗组、丁苯酞组、依诺肝素钠组治疗前后以上指标无明显变化(P> 0.05)。⑶联合用药组治疗14 d后总有效率为55例(91.67%),高于常规治疗组的40例(66.67%)、丁苯酞组的44例(73.33%)和依诺肝素钠组的43例(71.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联合用药组预后良好率为29例(48.33%),优于常规治疗组的16例(26.67%)、丁苯酞组的18例(30.00%)和依诺肝素钠组的16例(2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炎性反应状态、纤溶系统活性、血液流变学以及神经缺损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丁苯酞或依诺肝素钠治疗。

不同时间窗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和预后观察 下载:85 浏览:523

李亮杰 刘志飞 贾啓龙 程艳玲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窗应用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ACI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将发病后<3 h、3~4.5 h、4.5~6 h进行静脉溶栓治疗者纳入A组48例、B组46例与C组40例,另将6h时间窗内未予静脉溶栓的25例ACI患者纳入对照组。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24 h,凝血指标[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抗凝血酶Ⅲ(AT-Ⅲ)]、血液流变指标[全血低切黏度(LWBV)、血浆黏度(PV)]、脑血流灌注指标[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氧化应激指标[血浆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变化,分析治疗后7 d时治疗效果[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变化率]、7 d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治疗后3个月时康复效果[改良Rankin量表(m RS)]。结果治疗后24h,A、B、C三组血浆FiB及LWBV、PV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A组与B组明显高于C组(均P <0.05)。A、B、C三组血浆AT-Ⅲ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A组与B组明显低于C组(均P <0.05)。A、B、C三组CBF及血浆GSH-px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MTT及血浆ox-LDL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5),但A、B、C三组组间同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7d时,A、B、C三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7d内,A、B、C三组症状性脑出血、脑疝、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发生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3个月时,A、B、C三组mRS评分结果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ACI患者在起病后6h内不同时间窗给予rt-PA均可获得较好疗效及预后,治疗方案安全可行。

凝血-纤溶及相关生化检测对2型糖尿病并发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下载:81 浏览:825

柳娜 《诊断医学》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 围绕2型糖尿病(DM)并发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采用凝血-纤溶及相关生化检测进行诊断,评定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在特定时间内(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2型DM患者(64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依据有无肾病将其分为A组(2型DM无肾病患者,22例)、B组(2型DM肾病患者,42例);另在同期选取健康体检者28例,将其当作C组。就三组血脂水平、血清蛋白质脂蛋白(a)[Lp(a)]及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imer)等凝血纤溶指标进行对比。多因素分析2型DM患者发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对2型DM肾病患者与凝血纤溶、Lp(a)之间关系开展相关性分析。结果 A、B组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都较C组高(P<0.05);A组的载脂蛋白B(ApoB)及B组的载脂蛋白A(ApoA)都较C组高(P<0.05)。B组的D-Dimer、Lp(a)、Fg水平都较A组、C组高(P<0.05)。Fg、Lp(a)都是2型DM肾病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2型DM肾病患者的凝血纤溶指标与Lp(a)之间呈现正相关(P<0.05)。结论 通过检测凝血纤溶指标及Lp(a)对2型DM肾病实施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可当作首选临床检测指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