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嘉盛大厦项目结构抗震设计 下载:84 浏览:480

谢杰文1 张小良2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7期

摘要:
嘉盛大厦结构高度175.2 m,属超B级高度高层建筑,采用框支剪力墙结构,转换层设置于2层楼面。项目存在扭转不规则、楼板不连续、竖向构件不连续三项不规则,且高宽比为8.65。采用YJK及MIDAS BUILDING软件进行了小震弹性计算,并采用YJK、SAUSAGEH和ABAQUS软件进行了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由于剪力墙需严格控制厚度,故风荷载下的位移角较大,通过加厚关键处楼板、合理调整梁墙截面等措施,各项计算指标均显示结构是安全可靠的。此外,针对本项目超限情况,底部加强区采用了新型带螺栓连接的分离式双片钢板剪力墙,对钢板、钢筋、混凝土之间使用耳板加强连接,在保证结构刚度的前提下,有效减小结构自重,并具有施工快、抗震性能好的特点。

隧道衬砌裂缝对结构抗震性能影响研究 下载:8 浏览:132

高文山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依据《铁路隧道设计规范》,利用一种改进的自由场变形方法(MCSRD),对新建杭州经绍兴至台州铁路东茗隧道带裂缝衬砌结构进行安全性评价。考虑了裂缝产生部位和裂缝深度2种影响因素,利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衬砌裂缝对隧道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衬砌拱腰部位对地震响应最敏感,是隧道衬砌抗震最薄弱环节;衬砌开裂处截面厚度减小,轴力变化较小,弯矩大幅度增加,地震作用条件下,裂缝尖端处衬砌出现显著的应力集中现象,安全系数降低;衬砌拱顶和拱腰部位开裂对隧道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较大;裂缝越深,对隧道结构抗震性能影响越大。

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下载:182 浏览:1822

王斌 《中国建筑》 2022年12期

摘要: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不断繁荣,我国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要求也逐步增强。消费群体对建筑的安全性能与抗震强度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建筑物抗震成效的优劣决定了出现紧急情况时能否起到保护公民不受伤害的作用,应当确保建筑物的抗震设计符合标准规定。此篇文章主要介绍建筑物基于性能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相关专业理论,表达我国目前抗震设计理论留存的一些问题。

浅谈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下载:193 浏览:1905

薛志强 《中国建筑》 2022年10期

摘要:
在建筑结构的实际设计中,抗震设计是非常重要部分,在现阶段的建筑设计中抗震设计受到广泛关注,很多地区的抗震设计并未及时进行更新,无法跟上时代的趋势。基于此,以下对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抗震结构设计理念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建筑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441 浏览:3903

李玉磊 《动力技术研究》 2021年9期

摘要:
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中,可以发现建筑物的规模不断增大,楼层数目不断增多,使得建筑物的安全性被人们广泛关注。尤其是近年来的地震灾害问题频。发生使人们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非常重视,要想使建筑物的抗震动能力得以提升,我们就需要在施工过程中加强结构的振动控制技术水平。基于此,本文将重点针对建筑工程结构的振动控制技术展开讨论,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帮助更好的提升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给人们提供更加安全适宜的居住空间。

建筑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399 浏览:4256

王丹丹 《动力技术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为提升当前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配套技术应用水平,进一步探索提升建筑抗震性能的具体途径,本文将针对建筑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展开系统性分析与探讨。首先,从建筑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应用价值概述作为切入点,接着对当前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发展状况进行深入阐述,最后从使用抗震性能良好的地基材料、科学设置基础隔震结构和重视对耗能减震装置的引入等角度,针对建筑工程中常见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的应用提出具体策略与建议。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及结构选型探讨 下载:286 浏览:2869

徐兵 《中国建筑》 2021年8期

摘要:
如今,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城市化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的增大。外来人口数量不断增多,使得城市中的土地资源变得非常紧缺。为了有效地缓解这一问题,建筑领域中的主流建筑模式已经变成了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但是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结构设计有着一定的难度,这给建筑设计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传统的一般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物显然对于结构设计来说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其结构设计和选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对建筑物的具体外形特征进行展现,可以有效地展现出建筑物中的多样化功能性。因此本篇文章将主要对建筑结构特点进行分析介绍,建筑结构选型的相关要素,并对建筑物的抗震设计,提出相应的优化建议,仅供参考。

建筑钢结构抗震设计及优化策略 下载:157 浏览:1773

赵江波 《中国设计》 2023年8期

摘要:
相同荷载情况下,钢结构构件与钢筋混凝土构件相比,前者具有厚度薄、截面尺寸小等优势。但是,钢结构在具体应用期间,受不同因素影响,经常出现稳定性不足现象,会导致结构出现失稳现象。因此,为了处理好钢结构在应用期间失稳现象的发生,要从实际情况入手,做好相应分析工作,提高设计合理性,保证建筑工程中钢结构稳定性能够达到预期。

高层建筑钢结构抗震设计原则及优化研究 下载:86 浏览:861

苏徐 《设计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地震是一种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的突发性灾害,其特点是在内力、外力等作用下,在瞬时释放,产生一种以震源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的弹性波动,引发地面震动,引发建筑物坍塌,给社会带来重大损失。所以,对城市房屋的抗震设计和隔震设计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研究。

现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技术要点研究 下载:97 浏览:869

周子博 《设计研究》 2024年9期

摘要:
抗震设计是建筑结构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从结构的整体特点出发,在刚度、强度、延度、轴压比等方面加强结构的专项设计,以满足地震作用下的建筑结构安全性与经济性要求。因此在本文中主要对现代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技术要点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探讨。

建筑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213 浏览:2629

韩明林 《建筑技术学报》 2022年4期

摘要:
近年来,地震灾害频发,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发展,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发生地震之后受到影响最严重的就是建筑工程项目,如果建筑物本身的抗震性能较差,将会存在坍塌的风险,从而威胁居住者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因此,在现代建筑中施工企业越来越重视建筑物的抗震效果,这就需要在施工时充分利用振动控制技术,避免建筑结构被地震破坏,增强建筑物主体结构稳定性。鉴于此,本篇文章将主要针对建筑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展开研究,仅供参考。

建筑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276 浏览:2341

张博琨 《建筑技术学报》 2021年5期

摘要:
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建筑领域也在不断的发展进步,我们主要的建筑模式已经从以往的多层建筑变成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在这一过程中,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增大,对于施工要求也不断增多。为了保证高层建筑与超高层建筑的稳定性,需要对其振动控制技术进行提升,这样可以在地震等灾害面前有着良好的抵抗能力,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性,为人们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作出保障。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结构振动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目的提高建筑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希望可以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借鉴。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