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变于观念:美国肺结核疗养院的兴衰 下载:24 浏览:196

刘黛军 《历史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受传统疗养观念的影响,19世纪美国流行自然疗养观念,此时美国的肺结核疗养院采用自然疗法治疗患者。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疗养院逐渐发展壮大。这时,尽管有人对疗养院存有质疑,但直到20世纪中叶,绝大多数美国人依旧信任肺结核疗养院。后来,疗养院的监禁性质、有限的病床数量、社会各类防治肺结核组织的出现、疗养院与普通人生活产生冲突等都使得美国人的自然疗养观念发生转变。现代医学的兴起更是人们疗养观念转变的本质原因。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肺结核疗养院时代以疗养院的相继关闭为终结,肺结核疗养院最终退出了美国历史的舞台。

感染性葡萄膜炎的诊治观察 下载:57 浏览:354

成拾明1 张勇1 李欣2 齐佳1 袁均1 何国磊1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感染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8月至2016年9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诊断为感染性葡萄膜炎并接受住院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 18例(19只眼)感染性葡萄膜炎患者,其中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8例、弓形虫性葡萄膜炎3例、弓蛔虫性葡萄膜炎1例、弓蛔虫合并弓形虫性葡萄膜炎1例及结核性葡萄膜炎5例。8例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分别经过药物治疗或药物联合手术治疗,仅2例患者视力有轻度提高,余病情稳定,但视力无改善。1例弓形虫性葡萄膜炎因延误治疗导致视力降为光感/眼前,另外2例弓形虫性葡萄膜炎患者经过治疗后视力均得到了提高。1例弓蛔虫性葡萄膜炎经过药物治疗后行玻璃体手术,视力由0.5提高到0.6;1例弓蛔虫合并弓形虫性葡萄膜炎经过对症治疗后视力由0.1提高到0.15。结核性葡萄膜炎患者经过抗结核等对症治疗后病情稳定,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结论弓形虫、弓蛔虫及结核性葡萄膜炎通常经过正确及时的治疗后,病情稳定,视力有改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患者通常病情较重,预后相对较差。

dCas9-gRNA在卡介苗侵染小鼠巨噬细胞过程中对rab7的调控作用 下载:71 浏览:483

郭越 杨文淇 关松磊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分析rab7及其下游相关分子rilp和rep1在卡介苗侵袭巨噬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利用CRISPRERA在线设计鼠源rab7-gRNA序列,构建dCas9调控质粒,比较调控前后rab7、rilp和rep1的mRNA表达量。[结果]成功设计3条rab7-gRNA,构建重组调控质粒p X330S-2-d Cas9-gRNA-T2A-EGFP; BCG感染后,巨噬细胞内rab7及其下游的rilp和rep1的mRNA水平明显上升(P <0. 01); gRNA1调控后,rab7及下游rilp的mRNA水平明显下降(P <0. 05; P <0. 01); gRNA3调控后,rab7及rilp mRNA水平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 0. 05)。gRNA1和gRNA3调控对rep1 mRNA水平无明显影响(P> 0. 05)。[结论]在BCG侵染巨噬细胞过程中,rab7作为晚期吞噬体的标志受到dCas9调控后变化明显,rilp作为rab7的下游效应分子,表达水平与rab7的变化一致,而rep1未见明显变化。三者在MTB寄生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深入研究。

miR-17-5p靶向信号调节基因SIRPα调控巨噬细胞抗结核分枝杆菌的炎症反应 下载:82 浏览:490

张帆1 何萌1 李元1 王淑娥1 洪丹彤1 王雅蓉1 刘宏鹏1 姜中佳1 安维军2 郭乐3,1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验证miR-17-5p对TLRs负向调控因子SIRPα的靶向性,探讨其对抗结核分枝杆菌(MTB)炎症反应的调控作用。[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预测miR-17-5p对SIRPα的靶向性,构建SIRPα野生型和突变型报告载体,利用双荧光素酶报告法、Western Blot、激光共聚焦等技术验证miR-17-5p对SIRPα的靶向性;通过H37Ra感染THP-1巨噬细胞,用miR-17-5p mimics及其inhibitor处理细胞。利用Q-PCR检测H37Ra感染后miR-17-5p的表达;通过免疫荧光、Western Blot和ELISA等技术检测SIRPα和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H37Ra感染可下调miR-17-5p表达,且随感染复数的增加,下调表达愈加显著;荧光素酶报告法、Western Blot等结果证实miR-17-5p可靶向结合SIRPα3’-UTR,下调SIRPα的表达,进而上调细胞因子TNF-α的表达。[结论]MTB可下调miR-17-5p表达,而miR-17-5p可靶向抑制SIRPα的表达,从而调控巨噬细胞抗MTB的炎症反应。

儿童结核病流行病学及诊治现状 下载:13 浏览:156

刘二勇1 李惠民2 赵顺英2 周林1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2014年,全球共报告35.9万例儿童(0~14岁)结核病,占登记报告结核病病例的6.5%。2013年我国研究数据显示,不同结核病疫情地区5~15岁儿童的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率为8.09%21.26%(≥10 mm)。2015年,全国共报告儿童肺结核患者6861例,发病率为3.03/10万。2014年,全国0~14岁儿童结核病死亡率为0.12/10万。儿童结核病诊断要基于对接触史、临床检查和相关检查等证据的全面评估。儿童结核病治疗原则与成人相同。目前国务院下发了《"十三五"全国结核病防治规划》,提出要完善儿童结核病的防治措施,对儿科医生开展结核病防治技术培训,规范儿童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服务。

儿童耐药结核病5例临床分析 下载:31 浏览:328

刘辉 刘金荣 杨海明 唐晓蕾 申月琳 赵顺英 李惠民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总结儿童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提高其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收治的5例有实验室证据的耐药结核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结核接触史、临床影像表现、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治疗方案及转归等。5例患儿中男4例,女1例,均患有肺结核,2例合并结核性脑膜炎,4例合并支气管结核。结果 5例中2例经分子技术Xpert MTB/RIF检测诊断为利福平耐药结核病(RR-TB);1例经颈淋巴结穿刺脓液培养药敏诊断为耐多药结核病(MDR-TB);1例经痰培养诊断为泛耐药结核病前期(Pre-XDR);另1例是其父痰培养为MDR-TB。5例患儿诊断耐药结核病后,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包括二线抗结核药物在内的治疗方案。5例中2例治愈,2例好转,1例治疗失败。5例患儿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儿童耐药结核病可通过分子技术Xpert MTB/RIF检测和结核杆菌培养表型耐药检测确诊,分子技术具有较高的早期快速诊断价值。儿童耐药结核病经及时有效治疗后多数预后良好。儿童使用二线抗结核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纤维支气管镜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病临床分析 下载:14 浏览:166

翟嘉 邹映雪 郭永盛 刘杰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对于活动性肺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在天津市儿童医院呼吸感染科收治的5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的肺结核病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结果 5例患儿中男3例,女2例,年龄1~13岁,病程12~35 d。5例免疫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起病均急骤,3例伴发热,2例伴反复咳喘。3例曾于外院误诊为肺炎、婴幼儿喘息;1例误诊为肺化脓症、先天性肺囊性病变继发感染(?);1例误诊为肺炎、胸膜炎。5例均否认结核接触史,按时接种卡介苗,1例卡介苗瘢痕阴性。病变侵及肺及胸膜,其中肺结核病3例(其中1例继发左主支气管狭窄),支气管内膜结核2例。患儿均予抗痨治疗后出院(平均住院11 d),预后良好。结论儿童肺结核病具有症状、体征、影像学不典型,以及纤维支气管镜下病变不典型等特点,提示对咳喘迁延反复、常规抗感染治疗无效的患儿,应积极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协助临床诊断。

肺结核潜伏期和活动期外周血miR-29a和IFN-γ水平变化 下载:65 浏览:301

朱小红 胡颖君 《诊断医学》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析肺结核潜伏期、活动期外周血miR-29a、血清IFN-γ水平及γ干扰素(IFN-γ)m RNA的变化情况。方法随机选择就诊的活动期肺结核患者30例(A组)、潜伏期肺结核患者30例(B组)及同期非肺结核患者40例(C组)作为观察对象,对各组血浆miR-29a水平、IFN-γmRNA及IFN-γ水平分别采用逆转录荧光定量检测法、ELISA检测法进行检测,比较组间各指标水平差异。结果 A组miR-29a水平明显高于B组及C组(P<0.05);和C组比较,A组、B组IFN-γmRNA、IFN-γ水平皆显著降低(P<0.05),且A组比B组更低(P<0.05)。结论当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后,会造成机体miR29a表达的上调,继而作用于其靶分子IFN-γ抗结核免疫的下降,加速肺结核的发生发展。

结核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蛋白的筛选与鉴定 下载:81 浏览:496

易小妹1,2 王丽1 罗丹1 王忠刚3 李玲玲1 廖雅婷1 曾焱华1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从T7噬菌体展示的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DNA文库中筛选结核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蛋白。[方法]以饱和硫酸铵法初步纯化的结核病阳性血清为靶分子,对结核分枝杆菌基因组DNA文库进行3轮生物淘选; PCR扩增阳性噬菌体的外源DNA片段,测序后进行BLAST分析;间接ELISA和斑点免疫印迹试验检测阳性噬菌体与结核病阳性血清能否特异结合。[结果]经过3轮生物淘选,与结核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的噬菌体得到明显富集; BLAST结果表明随机挑取的19个阳性噬菌体包括4种不同的序列,其中编码核糖激酶的序列出现次数最多;这些代表性噬菌体均能与结核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结论]成功筛选到能与结核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的4种蛋白,其中核糖激酶可能为与结核病阳性血清特异结合的优势抗原。

基于主线式情境的“特异性反应”复习教学 下载:81 浏览:506

王红梅 《生物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以"特异性反应"的复习教学为例,教师通过创设"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的免疫过程及预防治疗"这一主线式情境,提升学生将所学的学科知识和技能迁移至真实生活情境的能力和品格,也摆脱传统课堂复习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地铁盾构穿越钙质结核富集地层施工技术 下载:65 浏览:376

姚智慧 《工程与技术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郑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盾构施工通过无水粉砂钙质结核富集地层,地质突变导致工作参数不稳定、满负荷掘进,致使地面沉降难以控制、地面沉陷、设备故障频发。对此除进行地质补勘外,对盾构设备进行局部改造、控制掘进参数,采用聚合物(或膨润土)+泡沫的组合式渣土改良方式,顺利通过钙质结核富集地层。可为今后类似地层中盾构施工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11例结核性脑膜炎并发脑梗死患者的护理 下载:56 浏览:508

王翠娴 《护理研究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总结11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观察和护理,做好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指导以及出院指导,严防并发症,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减轻后遗症。

2013-2017年合肥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 下载:68 浏览:403

钱冰 王莉丽 曹红 张洁莹 张欢 《预防医学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合肥市肺结核疫情特征,为继续降低疫情,进一步落实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7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合肥市肺结核疫情报告统计报表数据,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合肥市活动性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为51.4/10万~64.9/10万,菌阳肺结核报告发病率范围为15.5/10万~23.1/10万,均呈下降趋势。各县(市)区肺结核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县级发病率较市区高。全年均可发病,以第一季度病例最多,占26.6%。报告肺结核患者男女性别比为2.6∶1;男性报告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分别为82.3/10万和33.5/10万;报告发病率随年龄段呈增长趋势,其中以75岁以上报告发病率最高,为209.2/10万。发病人群中农民最多,占59.8%。5年共发生33起学校聚集性疫情,其中3起达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学23起,占69.7%。结论合肥市肺结核疫情整体呈下降趋势,但防控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和重点关注方面,需要继续加强工作力度和开展创新模式。

清骨散加减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69 浏览:442

郑庆丰 吴志君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清骨散加减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腰椎结核(阴虚内热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取清骨散加减+标准一线抗结核药物化疗、标准一线抗结核药物化疗,比较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变化,治疗9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结核患者服用清骨散加减与抗结核西药综合治疗,与单纯抗结核西药治疗相比,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清骨散加减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67 浏览:420

郑庆丰 吴志君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清骨散加减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60例腰椎结核(阴虚内热型)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分别采取清骨散加减+标准一线抗结核药物化疗、标准一线抗结核药物化疗,比较两组VAS评分、ODI评分、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变化,治疗9个月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ODI评分、红细胞沉降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结核患者服用清骨散加减与抗结核西药综合治疗,与单纯抗结核西药治疗相比,可明显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

结核病患者的自我歧视和社会歧视概述 下载:48 浏览:388

彭颖1 陈彬1 王飞1 王伟1 刘魁1 何铁牛1 陈晟2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12期

摘要:
结核病是我国重点防控的重大传染病之一,自我歧视和社会歧视会降低患者诊疗依从性,影响结核病的防控。本文以"结核病"、"病耻感"以及"歧视"等关键词从Pubmed和万方、CNKI文献数据库中收集了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结核病的自我歧视和社会歧视的研究文献,对结核歧视的定义、表现形式、影响因素及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发现结核自我歧视和社会歧视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同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该文对下一步研究需求进行了展望,为今后结核病自我歧视和社会歧视的研究提供思路和参考。

分位数回归模型在新疆涂阳肺结核报告率生态学影响因素的应用分析 下载:63 浏览:433

张伟文1 贺湘焱2 李奇凤2 木哈达斯·吐尔逊依明2 曹明芹1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位数回归模型在新疆地区涂阳肺结核报告率与生态学相关因素关联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基于2011-2015年新疆103个区县涂阳肺结核报告率的面板数据,描述与分析其地区分布现况,分析人口密度、人均GDP、年平均温度、年总降水量及年平均相对湿度与涂阳肺结核报告率的关联性,应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因素随涂阳肺结核报告率变化其效应变化趋势。结果新疆不同地区涂阳肺结核报告率存在地区差异,南疆地区高于北疆、东疆及中部地区,2011-2015年报告率呈小幅波动但整体下降趋势。经典线性模型显示人均GDP越高、年总降水量越高,涂阳肺结核报告率越低,关联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分位数回归模型进一步提示:随着涂阳肺结核报告率的增加,人均GDP的效应大小呈倒"U"型趋势,年总降水量的影响效应呈递增趋势。结论相比经典线性回归模型,分位数回归模型可提供更加丰富细致的信息,在传染病时空面板数据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2012-2017年淮安市学生肺结核流行病学分析 下载:68 浏览:436

冯地忠1 何伏华1 丁守华2 万青灵2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了解淮安市学生肺结核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从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导出2012-2017年全市学生肺结核资料,对患者的发病情况、分布特征、发现方式和延误情况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12-2017年学生活动肺结核的年均发病率为7. 92/10万,6年间活动性肺结核发病率从12. 09/10万下降到5. 76/10万,下降了52. 36%;学生菌阳肺结核的年均发病率为2. 04/10万,菌阳肺结核发病率从3. 80/10万下降到1. 65/10万,下降了56. 58%。男女性别比为1. 74∶1,16~19岁年龄段病例占44. 64%。3-5月为发病高峰期,学生患者以转诊(35. 94%)发现为主,就诊延误率为60. 87%,诊断延误率为11. 89%。结论淮安市学生肺结核发病数处于较低水平,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且学生肺结核就诊延误较为严重,应采取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

2014-2017年三亚市涂阳肺结核患者耐药监测结果分析 下载:66 浏览:469

林永通 黎永华 黄隆 李朝勇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通过耐药监测了解三亚市涂阳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状况,为三亚市结核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三亚市2014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新登记活动肺结核患者中获得的602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分离株,进行菌型鉴定,并采用WHO《结核病药物耐药性监测指南》推荐的比例法对分离菌株进行6种抗结核药物[利福平(RFP)、异烟肼(INH)、链霉素(Sm)、乙胺丁醇(EMB)、氧氟沙星(Ofx)、卡那霉素(Km)]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对各种药物的初始耐药率、获得性耐药率、耐多药率、耐药顺位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分离的602株菌株经菌型鉴定,共有结核分枝杆菌592株,总体耐药率为22. 97%(136/592),总耐多药率为5. 57%(33/592)。获得性耐药率41. 67%(40/96)高于初始耐药率19. 35%(96/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 27,P <0. 01)。6种药物耐药率顺位由高到低依次为Sm12. 67%(75/592)、INH 9. 46%(56/592)、RFP 8. 95%(53/592)、Ofx 5. 57%(33/592)、EMB 2. 20%(13/592)、Km2. 03%(12/592)。6种药物共出现22种不同耐药谱。不同性别、年龄组的耐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亚市结核病患者总体耐药水平相对较低,仍需继续加强对本市结核病患者的耐药性监测。

乌鲁木齐市老年人营养状况对结核发病的影响研究 下载:88 浏览:504

王玥1 常玉雪1 陈阳贵2 祖丽娅·沙塔尔1 周玉兰1 陈之源1 向阳1 《预防医学杂志》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了解老年结核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并探讨营养相关因素对结核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采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收集乌鲁木齐市204名结核病患者和408名非结核病对照,对其进行面对面的MNA-SF问卷调查。结果TB组和对照组的营养状况平均得分分别为9. 9±2. 3,11. 1±1. 8; TB组营养不良率、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率和营养良好率分别为15. 7%、57. 4%、27. 0%,对照组3个率依次为5. 1%、42. 2%、52. 7%,对上述结果进行检验,两组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显示:BMI <21的发病风险是BMI≥21的7. 93倍(95%CI=4. 41-14. 26; P <0. 001);近3个月存在心理创伤或患有急性疾病使发病风险增加(OR=4. 40; 95%CI=2. 44-7. 92; P <0. 001);严重痴呆或抑郁是发病的危险因素(OR=6. 79; 95%CI=1. 83-25. 21; P=0. 004);近3个月食物摄入量(严重)减少的人群发病风险是没减少的0. 29倍(95%CI=0. 18-0. 46; ...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