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 下载:55 浏览:376

刘敏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住院行翼状胬肉切除术的30例(40只眼)患者,按照干预方式的不同,平均分为实验组(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球结膜瓣移植+绷带镜)和对照组(翼状胬肉切除+自体球结膜瓣移植)各20只眼。比较两组术后的角膜刺激症状程度、角膜上皮的愈合的时间、泪膜破裂时间(BUT)及复发率。结果术后1、7 d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角膜刺激症状程度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和对照组角膜上皮愈合的时间分别为(2. 9±0. 9) d、(3. 9±0. 8)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实验组和对照组BU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球结膜瓣移植术后佩戴绷带镜明显减低患者的角膜刺激症状,促进角膜上皮的修复。

烧灼法联合角膜绷带镜应用于翼状胬肉切除合并自体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研究 下载:217 浏览:2196

童耿民 胡益山 王大伟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摘要】目的: 观察烧灼法联合角膜绷带镜在翼状胬肉切除术后对患者眼表刺激症状影响。
方法: 选取原发性翼状胬肉32例(32眼)随机分配成两组,每组16例。两组均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瓣移植,实验组移植瓣和胬肉切除后巩膜暴露部位结膜边缘使用眼科止血灼烧器灼烧固定,固定后使用角膜绷带镜覆盖;对照组移植瓣和巩膜暴露部位以可吸收缝线固定。随访评估术后1天、1周、1月、3月两组患者间舒适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术后1天、7天眼表刺激症程度观察组轻于对照组(p<0.01);术后1月及3月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烧灼法联合角膜绷带镜应用于翼状胬肉手术后能有效缓解短期内眼表刺激症状。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角膜绷带镜对眼表修 下载:279 浏览:2811

任广岫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应用角膜绷带镜对眼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100例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患者进行研究,根据不同术后处理方式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与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角膜绷带镜治疗,对比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BUT与VAS评分。结果:实验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5d实验组BUT(t=7.8521,P=0.0000)高于对照组、VAS(t=14.5241,P=0.0000)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后患者应用角膜绷带镜治疗可提高眼表修复效果,促进患者的快速愈合,值得推广与应用。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绷带镜用于翼状胬肉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下载:107 浏览:1122

桑童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0期

摘要:
目的 研究精细化护理模式对绷带镜(bandage contact lens,BCL)用于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的康复及护理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 取2023年2月~2024年2月我院60例翼状胬肉切除术放置绷带镜的患者,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精细化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至患者出院。对比两组绷带镜在位及按预期时间取下的例数,术前、术后7 d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试验、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上皮恢复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绷带镜在位及按预期取下例数要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 d观察组CFS评分更低(P<0.05),BUT时间更长(P<0.05);结论 精细化护理模式对佩戴BCL辅助治疗翼状胬肉术后的患者能进一步促进角膜上皮恢复,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复发,增强泪膜稳定性,降低对眼表环境的影响,缩短术后伤口恢复的时间,更能保证绷带镜的正常在位及按预期取下。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