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鳡和翘嘴鲌精子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的异精效应研究 下载:71 浏览:487

操文杰 张静蓉 张庆飞 赵玉华 王卫民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1期

摘要:
为探究鳡和翘嘴鲌精子在诱导彭泽鲫雌核发育子代中的异精效应,实验分别以鳡和翘嘴鲌精子激活彭泽鲫卵的胚胎发育获得子二代(F2)群体:P×G (彭泽鲫♀×鳡♂)和P×Q(彭泽鲫♀×翘嘴鲌♂),以P×P (彭泽鲫♀×彭泽鲫♂)F2为对照,比较各群体的染色体核型、DNA含量、形态学特征以及生长等。结果显示,P×G、P×Q和P×P的核型分别为3n=150=45m+66sm+27st+12t、3n=150=54m+51sm+39st+6t和3n=150=51m+48sm+45st+6t,与父本鳡的核型(2n=48=10m+24sm+12st+2t)和翘嘴鲌的核型(2n=48=16m+26sm+6st)明显不同;P×G和P×Q的DNA含量与P×P比值在95%的置信区间内(均为0.97);上述结果表明,P×G和P×Q的F2群体均为雌核发育子代。基于形态学参数的主成分分析显示,P×G和P×Q与P×P散点分布区域基本无重叠;P×G和P×Q与P×P间能通过判别函数进行初步判别(准确率达97.8%),即存在显著的形态学差异;这表明P×Q和P×G子代存在异精效应。与P×P相比,P×G和P×Q的F2群体各日龄的平均体重、平均体长、增重率和增长率均表现出优势,且P×G优势显著。综上所述,鳡和翘嘴鲌精子均能诱导彭泽鲫卵的雌核发育,且不同的精子源诱导对雌核发育子代的影响不同,存在典型的“异精效应”。

锦江翘嘴鲌性腺发育的组织学研究 下载:79 浏览:500

李忠利1 巴家文1 魏文燕2 蒋天勇1 蔡红艳1 《中国水产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为研究锦江翘嘴鲌Culter alburnus性腺发育特征,通过生物学解剖和常规石蜡组织切片观察,对沅江支流锦江翘嘴鲌性腺及生殖细胞发育的周年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精巢属于小叶型结构,其发育分为6个时期,精母细胞发育分为5个阶段,即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及精子;雌鱼性腺发育分为6个时期,卵母细胞发育分为6个时相,第Ⅰ时相核仁出现,数量在第Ⅱ和第Ⅲ时相逐渐增多,第Ⅱ时相出现单层滤泡膜和卵黄核,第Ⅲ时相卵黄核消失,滤泡膜分化出两层,液泡和放射带出现,晚期卵黄颗粒可见,第Ⅳ时相卵黄大量积累,液泡被挤压到细胞质外缘,晚期核偏位,第Ⅴ时相细胞质中充满卵黄颗粒,并融合成块状,细胞核消失,卵膜内缘有皮质泡明显可见,第Ⅵ时相未排出的成熟卵以颗粒细胞形式被分解吸收,在第Ⅱ至Ⅵ时相的卵母细胞中都存在退化细胞。研究表明,卵母细胞和精母细胞的发育均表现出不同步特征,本研究结果可为锦江翘嘴鲌的资源保护和人工繁育提供数据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