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下载:58 浏览:417

林云志 赵伟 姚勇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前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方法选取70例(70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患眼分为两组,A组35只眼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联合前房角分离,B组35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 d、7 d、3个月、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房角形态、并发症等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各时间点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提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视力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与术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眼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间各时间点术后前房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前房深度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前房角开放程度与术前相比均增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 <0. 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前房角度比较,A组较B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 365,P=0. 000)。各时间点B组手术并发症与A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障眼明片治疗初发期老年性白内障的疗效研究 下载:70 浏览:730

方海群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老年初发期白内障患者以障眼明片做疾病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初发期老年性白内障患者,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共收治100例,患者经组别分配,以奇偶数法分入常规组(氨碘肽滴眼液),研究组(氨碘肽滴眼液+障眼明片),治疗后做疗效分析。结果:眼部相关指标统计数据,研究组相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患者初发期白内障治疗期间,相比对照组,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其并无差异(P>0.05),患者初发期白内障治疗有效性评定,经由比较,显示研究组更具治疗有效性(P<0.05)。结论:老年患者白内障初发期,予以其障眼明片,该药发挥药性,可对患者眼部视物功能恢复做到促进,提高患者初发期白内障治疗有效性。

护理配合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63 浏览:652

李炎坤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3期

摘要:
目的: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配合,保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配合,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此外,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护理配合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66 浏览:684

李炎坤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针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配合,保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性护理配合,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此外,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推广。

日间手术护理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管理中的应用 下载:138 浏览:1412

李华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管理中实施日间手术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0,常规护理)与研究组(n=40,日间手术护理),对比视力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负性情绪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裸眼视力、矫正视力、泪膜破裂时间、基础泪液分泌试验结果恢复均较好且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SAS、SDS评分较低,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手术管理中采取日间手术护理模式能够缓解其负面情绪,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安全性较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价较高。

细节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下载:139 浏览:1404

于燕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室护理中采取细节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80例我院眼科于2022年3月~2023年3月收治的患有老年性白内障,并采取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示法随机分为各具有40例的2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手术室护理基础上,采取细节护理,对比患者生活质量及负面情绪状态、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后,经比较,观察组相较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SAS、SDS评分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取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手术室护理中,使用细节护理可提升护理质量,在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的同时,显著提升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缓解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

iTrace视功能分析仪测量晶状体功能失调指数运用于不同类型老年性白内障诊断及手术中意义分析 下载:211 浏览:2153

路露 贾洪强 刘玉青 刘雅雯 赵骏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不同类型老年性白内障诊断应用iTrace视功能分析仪测量晶状体功能失调指数(DLI)对病情评估及手术指导中的价值意义。方法:对8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予以选取,均于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诊疗,均实施眼科常规检查。随后根据晶状体混浊程度分级系统(LOCSⅢ)分级系统进行确诊检查并评分,将患者分为核型组、皮质型组、后囊下型组,依次对照为22例、31例、27例。对各组指标与DLI值相关性展开探讨。3个月后,观察分析各组视觉恢复情况及视觉质量满意度。结果:核型组患者DLI与最佳矫正视力 (BCVA)、LOCSⅢ评分核混浊程度(NO)值、核颜色(NC)值、CDE均呈负相关(P<0.05);皮质型组DLI与BCVA、LOCSⅢ评分皮质性白内障(CC)值均呈负相关 (P<0.05);后囊下型组DLI与BCVA、LOCSⅢ评分后囊膜下白内障 (PSC)均呈负相关(P<0.05);各组患者裸眼视力、BCVA均较术前均取得明显改善(P<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iTrace视功能分析仪测量晶状体功能失调指数有助于临床病情评估及手术顺利实施。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223 浏览:2258

韩瑾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与研究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9年5月-2020年4月接收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90例,选取随机数表法对两组患者进行分组,即参照组与干预组,各45例,参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而干预组则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护理完毕后,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要高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概率低于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具有理想的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概率大大降低,从而能够在临床上更好的应用和推广。

探析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吸除术前OCT检查的临床价值 下载:203 浏览:2052

周圆 张晓帆(通讯作者) 盛智超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术前评估的应用和优势。方法:使用OCT对拟行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进行黄斑区扫描,判断有无黄斑病变。结果:在15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中,110例(73.3%)患者可成功通过OCT来检查黄斑区视网膜结构。其中发现的黄斑区异常有22例(14.7%),主要包括各期黄斑裂孔、视网膜前膜、玻璃膜疣、硬性渗出、黄斑水肿和视网膜劈裂等。结论:通过OCT检查,可对大多数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术前进行详细准确的眼底特别是黄斑区检查,可及早发现并诊断黄斑病变,有利于对老年性白内障术前视力预后的判断。

健康教育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 下载:200 浏览:2063

普贤芳 沈艳梅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实施效果。方法:以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目标群体,在其中随机抽取100例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将他们随机分组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人,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模式,分别护理观察一段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健康知识掌握评分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作为衡量评估试验结果的评价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2%(1/50)明显低于对照组22%(11/50),数据相比差异明显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后,对疾病的掌握更加全面,且其术后并发症情况也得到了控制,护理满意度高,健康教育护理的应用,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的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下载:219 浏览:2219

马淑媛 张雁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观察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接收的118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对他们进行随机分组,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分别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护理,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护理组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再给予患者手术护理配合,分别护理观察一段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视力及眼压情况,以及身体机能和心理状态各项生存质量指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就视力和眼压情况而言,护理组改善程度远比对照组显著(P<0.05);且两组患者的症状疗效、精神状态、身体机能、社会活动等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后,患者的视力及眼压情况明显得到了较大改善,且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进一步推广。

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下载:227 浏览:2296

李燕 赵韩丽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运用于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为日后的研究提供资料支撑。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8月接收的210例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本实验的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分为105例教育组患者和105例对照组患者,两组分别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方案,教育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模式,分别护理观察一段时间,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研究中对护理过程的护理满意度情况,作为观察指标。结果:教育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6%(3/105)明显低于对照组16.19%(17/105),且护理满意度96.19%明显高于对照组75.24%,两组数据相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形式化健康教育模式可以减少患者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分析 下载:193 浏览:1960

邱绪燕 张晶晶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开展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满意度分析。方法:样本区间2018年6月-2019年6月,以我院老年性白内障患者78例为主体开展项目研究,设置分组,对照组、研究组样本容量均为39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率较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于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能增强临床疗效,减低并发症风险。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护理配合对治疗效果与生存质量的影响 下载:195 浏览:1982

孙蒙蒙 王丹荣 王天赏 冉柳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加强手术护理配合对提高治疗效果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计82例为对象,均加强手术护理配合,评估干预前后患者的视力、眼压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患者视力高于治疗前,眼压低于治疗前,P<0.05,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对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加强护理配合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以及生存质量。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效果 下载:286 浏览:2878

胡立钰 张云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效果。方法:2015年3月~2019年3月,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180例,随机均匀分为两组,每组90例,护理时,对照组选择常规方法,观察组选择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住院时间、术后视力、并发症、疾病认知评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学存在意义。结论:给予白内障老年患者优质护理,取得了较为确切的效果,存在推广价值。

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285 浏览:2872

尹小明 王黎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方法,分析和研究最终的使用效果。方法:在2021年4月-2022年4月,我院共收治了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经商议,决定将这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工作的对象,并依据数字法,将这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平均分为两个组别,一组是对照组,另一组是观察组,每组中各有老年性白内障患者60例。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方法,给予观察组患者优质护理方法,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方面,包括:眼部保护、白内障疾病、围术期护理、手术治疗,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数值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和区别性,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在两组视力恢复状况方面,观察组的良好率(96.66%)高于对照组的良好率(81.66%),数值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和区别性,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包括:晶状体位移、葡萄膜炎、青光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值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异性和区别性,P<0.05,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临床中值得大力推广和实践。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下载:295 浏览:2960

唐延欢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对我院眼科2022年1月-2022年9月接收的58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资料作为实验样本,按照围手术期所用方法差异,分为病患数相同的对照组和干预组。给予对照组围手术期护理常规,给予干预组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后对患者的影响。结果: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3.10%(27/29),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2.41%(21/29),有统计学意义(X2=4.350,P=0.037,P<0.05)。干预组和对照组在症状评分、并发症评分、视力积分上,结果对比分别为(16.1±3.5)和(43.4±4.6)、(1.3±0.5)和(5.1±0.9)、(26.5±7.0)和(14.1±9.2),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老年性白内障围手术期优质护理的应用价值突出,该护理方法在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症状、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视力评分上的效果突出,可在该类患者的治疗实践中大力推广实施。

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多形式健康教育护理的应用价值 下载:276 浏览:2889

周晓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多形式健康教育护理对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21年4月~2022年4月到我院就诊的6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3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多形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水平、负性情绪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疾病知识掌握水平中致病因素(92.33±4.56 vs 85.37±5.16)分、发病机制(91.45±5.02 vs 86.47±4.98)分、手术过程(91.35±4.87 vs 86.02±3.97)分及日常护理(90.48±3.88 vs 85.66±4.20)分评分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实验组负性情绪中SAS(49.51±2.06 vs 53.63±2.11)分、SDS(50.38±2.51 vs 54.52±2.60)分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实验组并发症率(3.33 vs 20.00)%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结论:多形式健康教育护理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提高,负性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情况减少,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建议进一步推广及应用。

超声乳化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研究 下载:294 浏览:2988

史雪琴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 研究超声乳化及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在2020年至2022年收治的80例病房治疗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A组(传统超声乳化手术)和B组(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每组40例。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的恢复治疗效果。结果 角膜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A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细胞平均面积、角膜厚度,其改善效果没有B组对应数据好,如经过治疗后,A组角膜厚度从(513.28±50.47)μm改善为(589.64±74.59)μm,B组角膜厚度从(512.46±50.23)μm改善为(556.38±63.27)μm;泪膜改善情况:B组改善效果高于A组,并且两组治疗后组间存在明细差异,治疗前后同组数据差异明显;不良反应:A组总发生率为30.00%,B组总发生率为7.5%,存在明显的组间差异。结论 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改善患者的泪膜稳定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