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脊柱手术后早期相邻节段性疾病发生的分级评估 下载:59 浏览:395

姚福东 罗鹏明 刘夏君 《肿瘤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评估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接受脊柱固定术后早期发生相邻节段疾病(adjacent segmental disease,ASD)的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241例脊柱肿瘤患者,208例(86.3%)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67例患者完成术后12个月的MRI和临床检查随访。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7组,并通过基于MRI结果的Oner分型标准和Pfirrmann分级标准诊断手术患者术后12个月内ASD发生率,并比较2种诊断标准对脊柱转移瘤术后ASD的诊断差异。[结果]根据Oner分型标准诊断ASD的发生率为11.4%,Pfirrmann分级标准诊断ASD的发生率为24.0%,两者对ASD的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不同手术方式患者间两种诊断标准对ASD的诊断无明显差异(P均>0.05)。基于临床症状诊断ASD的发生率为3.6%,显著低于Oner和Pfirrmann诊断标准(P=0.007、0.002)。脊柱稳定性7~9级的患者术后ASD发生率高于脊柱稳定性4~6级的患者(29.9%vs 15.7%,P=0.034)。[结论]基于影像学检查结果对脊柱转移性肿瘤患者术后早期发生ASD的诊断价值优于临床症状诊断标准,其中Pfirrmann分级标准的诊断敏感性高于Oner分型标准。

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脊柱重建术治疗39例胸腰段脊柱肿瘤分析 下载:50 浏览:276

姚仕奋1 王昊1 陈锦标1 黄霖2 《肿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分析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脊柱重建术治疗胸腰段肿瘤的优势和不足。[方法]39例胸腰段脊柱肿瘤患者,均采用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脊柱重建术。记录所有患者住院期间的手术时间、出血量、疼痛情况、脊柱稳定、神经功能情况和不良反应等情况,随访并记录患者的生存质量、生存情况、肿瘤转移和复发等。[结果]手机时间为284.6±73.9min,出血量为700~1600ml,切口愈合良好,术后并发症发生较少。经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脊柱重建术治疗,与术前比,患者的脊柱稳定性、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感觉和运动功能均明显改善。随访期间无死亡病例,3例转移,无1例原位复发。[结论]后路一期全椎体切除脊柱重建术治疗胸腰段脊柱肿瘤具有疗效确切、减少患者痛苦、改善感觉和运动功能和控制复发等优点,推荐临床广泛应用。

直视下微创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80 浏览:308

周健和 罗德民 张丁城 沈晓涛 徐响阳 《诊断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直视下微创腰椎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62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行开放式腰椎融合术,观察组行直视下微创腰椎融合术。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术后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腰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直视下微创腰椎融合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相较于传统开放式腰椎融合术,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患者的腰椎JOA评分更高,对患者病情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脊柱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下载:82 浏览:406

葛文博 魏振侠 《诊断医学》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脊柱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内固定治疗,观察组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比较两组神经功能、影像学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神经功能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及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治疗前,后凸Cobb角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相对高度、椎间隙高度及后凸Cobb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脊柱骨折患者,予以经皮椎弓根钉微创手术治疗效果确切,可优化影像学指标,明显促进神经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多节同时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的可行性研究 下载:66 浏览:286

孙志刚 易小波 张正廉 陈晓东 胡新 梁鹏展 《诊断医学》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比对分析多节同时穿刺和逐节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接收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患者中抽选28例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给予逐节穿刺治疗,观察组给予多节同时穿刺治疗,比较两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临床指标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观察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单个伤椎手术耗时、单个伤椎透视次数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单个伤椎骨水泥注射剂量和骨水泥渗漏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节同时穿刺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骨折可缓解机体疼痛程度,可将手术耗时与透视耗时减少,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椎滑脱及患者VAS与ODI的影响 下载:82 浏览:445

罗新乐1 张昊1 周建华1 胡亚威1 顾洪生2 周文钰2 《诊断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实施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脊柱滑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手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和ODI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1.32±1.02分,ODI评分27.01±7.68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的5.10±1.09分和分17.25±5.2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FIM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FIM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脊柱滑脱疗效明确,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CT引导下经皮脊柱内镜术后功能锻炼标准化研究 下载:52 浏览:503

刘远飞 张新红 冉兵 魏俊 杨俊 刘芬芬 郑菲 刘称秀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探讨CT引导下经皮脊柱内镜术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标准化功能锻炼方案。方法:选取100例行CT引导经皮脊柱内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观察组术后2 h即行踝关节交替背屈和背伸、术后第2天行俯卧位双腿后伸,平卧位直腿抬高,术后1个月行五点式支撑、三点式支撑练习,对照组术后1个月开始行直腿抬高、五点式支撑、三点式支撑练习,观察两组患者功能恢复的情况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在实施不同的功能锻炼干预方法后,两组的VAS分值、JOA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引导下经皮脊柱内镜术后患者尽早实施标准化功能锻炼,能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改善腰部及下肢功能障碍,促进患者脊柱功能恢复,巩固手术效果。

冷循环微波灭活术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癌的护理 下载:52 浏览:488

李文君 王娜 纪经涛 苗军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总结28例采用冷循环微波灭活术联合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脊柱转移癌患者的护理。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周密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神经症状变化,观察术后引流,预防感染,合理用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促进患者康复。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下载:81 浏览:458

纪阴心 林丽芬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化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对压疮发生率、压疮恢复指标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于本院实施脊柱后路手术患者14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研究组(给予系统化护理干预)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每组72例。对两组术中压疮发生情况、压疮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压疮恢复评分和护理满意度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研究组压疮发生率为2.78%,低于对照组的12.50%;研究组压疮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压疮恢复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脊柱后路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行微创手术脊柱骨折患者手术结局的影响观察 下载:151 浏览:1566

王洪超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于行微创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病人通过运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干预效果。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结果:术后并发症率组间平行对比中,观察组2.86%,对照组13.16%,P<0.05;与对照组进行组间平行对比术后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为观察组较短P<0.05。结论:于行微创手术施治的脊柱骨折病例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有利于加快术后康复,并可更好的减少术后并发症。

风险优化管理结合连续性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 下载:117 浏览:1510

莫秋梅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风险优化管理和连续性护理联合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科接诊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n=40)。试验组采取风险优化管理与连续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Barthel指数等指标。结果:关于Barthel指数: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达到了(81.35±2.59)分,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73.64±3.18)分,相比较下,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更好(P<0.05)。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低至0.0%,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20.0%,相比较下,试验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联用风险优化管理与连续性护理,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更加明显。

脊柱手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下载:68 浏览:448

赵文娣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探讨脊柱手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行脊柱手术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收集患者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脊柱手术后患者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防范对策。结果 210例脊柱手术后患者中谵妄发生38例(18. 10%)。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BMI)、冠心病、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是否气管插管、是否发热、是否出现低氧血症、氯离子、白蛋白及红细胞压积为脊柱手术后患者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合并慢性疾病、发热及低氧血症均为脊柱手术后患者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因素较多,应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及时纠正和发现相关影响因素,降低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概率。

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377

孙娟娟 孙力 孙美霖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3期

摘要:
探讨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路径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能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脊柱手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下载:70 浏览:334

赵文娣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脊柱手术后患者谵妄发生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行脊柱手术患者2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调查方式收集患者相关资料,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脊柱手术后患者谵妄的独立影响因素,提出针对性护理防范对策。结果 210例脊柱手术后患者中谵妄发生38例(18. 10%)。单因素结果分析显示,年龄、体质量(BMI)、冠心病、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是否气管插管、是否发热、是否出现低氧血症、氯离子、白蛋白及红细胞压积为脊柱手术后患者谵妄的相关影响因素(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合并慢性疾病、发热及低氧血症均为脊柱手术后患者谵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影响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的因素较多,应加强围术期护理干预,及时纠正和发现相关影响因素,降低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概率。

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96 浏览:446

罗学平 《中国护理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探讨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84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阶段性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阶段性康复锻炼在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全面提升其生活质量。

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导致中轴型脊柱关节炎1例报道 下载:85 浏览:502

苏敏 刘洪江 宋书林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4期

摘要:
<正>肠道感染后的骶髂关节炎为脊柱关节炎重要原因之一。1993年和1998年,西班牙[1]和英国[2]各有1例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引起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的病例报告,但在中国既往无该病的相关报道,本例可能是我国首例蓝氏贾第鞭毛虫感染引起的中轴型脊柱关节炎病例。

流式细胞术检测HLA-B27阴阳性判读标准的建立及灰区样本的基因型分析 下载:105 浏览:515

吴蓓颖 顾燕英 范臻佳 蔡刚 《国际检验医学》 2020年4期

摘要:
目的建立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的阴阳性判读标准,同时探讨灰区样本的特性及应对措施。方法采用FCM检测132例腰背关节痛患者外周血HLA-B27的表达,以流式反向序列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Flow-rSSO)法检测患者HLA-B位点的分型。结果 FCM和Flow-rSSO法检测HLA-B27的阳性率分别为18.18%和73.48%。根据FCMHLA-B27试剂盒推荐的判读规则,灰区样本45例,经Flow-rSSO法验证后,HLA-B27全部为阳性。通过对不同d值(荧光强度的均值与校准磁珠中位值的差值)范围样本的基因型分析设定判读规则,即d>2均判读为阳性,d≤-7为阴性,-7

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42 浏览:243

孙娟娟 孙力 孙美霖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路径化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路径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 05)。结论路径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能缓解术后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49 浏览:312

罗学平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阶段性康复锻炼对脊柱手术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脊柱骨折患者84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实施阶段性康复锻炼,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阶段性康复锻炼在脊柱手术患者中的应用,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全面提升其生活质量。

新型颈椎控制性轴向牵引自控器在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牵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下载:36 浏览:310

顾海燕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新型颈椎控制性轴向牵引自控器在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牵引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颈椎骨折脱位患者84例,按1~84顺序进行编号,单号纳入对照组(n=42),采取常规卧位行颈椎牵引治疗,双号纳入观察组(n=42),采用新型颈椎控制性轴向牵引自控器进行牵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平均牵引复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疼痛评分,随访3~6个月,采取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对患者颈椎功能进行评定,并比较医师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牵引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医师对患者牵引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颈椎骨折脱位患者使用新型颈椎控制性轴向牵引自控器进行牵引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缓解患者疼痛,促进颈椎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升医护人员满意度。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