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溴吡斯的明联合酚苄明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疗效观察 下载:65 浏览:459

童晓轩 黄海艳 方婷 董冉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观察溴吡斯的明联合酚苄明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膀胱功能训练,治疗组则在膀胱功能训练基础上配合服用溴吡斯的明(30/60mg,tid)和酚苄明(10mg,tid),采用尿动力学检查评定膀胱容量、膀胱逼尿肌压力、尿道压力、膀胱残余尿量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尿动力学检查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溴吡斯的明联合酚苄明能有效增加膀胱逼尿肌及膀胱压力、降低尿道括约肌压力,促进尿液排出,减少残余尿量,在神经源性膀胱治疗中取得良好效果。

集束化康复护理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94 浏览:1142

罗晶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实施集束化康复护理联合膀胱功能训练的价值。方法:以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共计入选者40例,研究起止时间:2022.03-2023.03,并依据入院顺序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开展基础护理、集束化康复护理联合膀胱功能训练,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膀胱功能,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其中观察组的发生率更低。结论: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开展集束化康复护理+膀胱功能训练的价值显著,可推广。

综合康复护理在脊髓损伤患者早期行间歇导尿临床的疗效评价 下载:114 浏览:1516

陈晓丹 姜萍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做好早期间歇导尿效果评价。方法:选取脊髓损伤患者共计60例,将其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包含常规尿引流、置管引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间歇导尿方法,做好治疗效果比较。结果:通过对观察组、对照组进行感染情况比较,对照组、观察组感染中人数分别为4例、12例,整体感染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t=11.025、13.289)p均<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综合康复护理,在进行早期间歇导尿效果的同时,能够减少感染的出现。

风险优化管理结合连续性护理对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效果 下载:117 浏览:1510

莫秋梅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风险优化管理和连续性护理联合用于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本科接诊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n=40)。试验组采取风险优化管理与连续性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Barthel指数等指标。结果:关于Barthel指数: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达到了(81.35±2.59)分,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73.64±3.18)分,相比较下,试验组日常生活能力更好(P<0.05)。并发症:试验组发生率低至0.0%,而对照组数据则达到了20.0%,相比较下,试验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联用风险优化管理与连续性护理,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更加明显。

脊髓损伤伴截瘫留置导尿管患者尿路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下载:64 浏览:306

彭风兰 《临床医学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伴截瘫留置导尿管患者发生尿路感染(CAUTI)的相关因素,针对不同影响因素提出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CAUTI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32例,同时选择脊髓损伤伴截瘫未发生尿路感染,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造成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年龄、昏迷程度、膀胱冲洗、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期间插尿管次数为尿路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抗生素使用情况为影响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尿路感染的保护因素。结论针对我院脊髓损伤伴截瘫患者尿路感染独立风险因素,医护人员应提高防范意识,加强针对性护理干预,减少或避免其发生。

嗅鞘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挫伤后急性期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的影响及意义 下载:84 浏览:508

​张洁元1 李越2 姚东东1 段朝霞1 陈魁君1 李冠桦1 冯华2 李兵仓1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观察嗅鞘细胞(OECs)移植对脊髓挫伤后急性期损伤区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的调控作用,探讨OECs移植促进脊髓损伤修复的机制。方法分离培养原代OECs,移植备用。暴露SD大鼠T10脊髓,并用NYU-Ⅱ撞击机将撞击棒(10 g)从25 mm高处垂直落下挫伤脊髓。伤后即刻将24只脊髓挫伤模型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OECs移植组,每组12只,分别将DMEM/F12培养基或OECs悬液(浓度3×10~4个/μL,1μL×3次)注入损伤脊髓处。伤后1~9周时每周采用BBB评分法对大鼠进行运动功能评分。伤后1周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标记并计数损伤区M2型巨噬细胞及髓鞘相关抑制因子Nogo-A阳性细胞,同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炎症因子白介素(IL)-4、IL-6蛋白的表达。伤后9周时采用HE染色观察损伤脊髓的病理改变。结果伤后1~9周时,OECs移植组每周BBB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1周时,OECs移植组M2型巨噬细胞数量明显高于对照组(3.24%±0.56%vs.0.63%±0.21%),Nogo-A阳性细胞数量、荧光强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3±24)个/视野vs.(207±88)个/视野;0.042±0.006 vs.0.062±0.011],抗炎因子IL-4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717±0.152vs.0.183±0.063),促炎因子IL-6蛋白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550±0.124vs.1.060±0.2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9周时,HE染色显示OECs移植组囊性空洞面积[(1.511±0.581)mm2]较对照组[(2.939±0.823)mm2]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ECs移植可促进脊髓损伤区巨噬细胞向M2亚型极化,并改善炎症微环境、抑制Nogo-A表达,从而促进脊髓结构和功能的恢复。

急性脊髓损伤早期髓内外联合减压手术治疗的应用研究 下载:320 浏览:3285

杜军 王鹏 张维波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急性脊髓损伤早期髓内外联合减压手术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10月-2018年9月所收治的40例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髓内外联合减压手术进行治疗,根据入院时间随机分为早期手术组(<24小时)与晚期手术组(>24小时),且每组例数均为20例,将患者治疗后的相关情况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精神状态、脊柱功能、住院时间以及治疗有效情况。 结果 治疗后,早期手术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生活能力评分、精神状态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晚期手术组患者各项研究指标;早期手术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显著高于晚期手术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相对于晚期行髓内外联合减压手术,早期对急性脊髓损伤患者使用髓内外联合减压手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综合康复护理 下载:21 浏览:224

龚肖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综合康复护理。方法:研究对象具体构成为: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根据需要分组后,组别为:对照组、实验组,指导依据为:电脑随机法,且2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总例数为84;其中,42例在对照组中收入,42例在实验组中收入,2组入院时间开始于2021年11月,结束于2023年5月,在治疗阶段,将常规护理为对照组提供,综合康复护理为实验组提供,就2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最终康复效果展开比较。结果: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对比,护理前,膀胱功能各项评分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排尿次数、残余尿量、下尿路症候群评分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膀胱容量比对照组多,P<0.05;两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护理前,没有显著差异,护理后,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诊疗期间,实施综合康复护理,能够从较为全面角度改善患者膀胱功能,以此来优化患者生存质量。

心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下载:236 浏览:2889

晏梦娟 陈媛 《心理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负性情绪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分别在入院时及出院时对患者进行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评分差异。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时焦虑抑郁负性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其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康复。

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阿米替林对脊髓损伤后遗症期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下载:93 浏览:937

李丽娜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观察重复经颅磁刺激( rTMS)联合阿米替林对脊髓损伤后遗症期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阳江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治疗的38例符合条件的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阿米替林组、综合组(联合使用阿米替林及rTMS治疗),两组治疗时间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SF-MPQ)、脊髓独立性评定(第 3 版)(SCIM)、汉密顿焦虑量表( 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结果:经治疗后,综合组的疼痛症状、脊髓独立性、焦虑、抑郁症状较阿米替林组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复经颅磁刺激联合阿米替林对脊髓损伤后出现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具有确切疗效。

1例TACE术后脊髓损伤的中西医护理 下载:47 浏览:577

周俊环 江小小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6期

摘要:
总结1例TACE术后脊髓损伤的中西医康复护理。重点是加强病情观察,及时发现患者脊髓损伤,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脊髓损伤,按医嘱做好药物治疗的护理,给予心理护理同时促进患者功能康复。本例患者经过治疗与中西医康复护理,神经系统症状逐渐恢复后出院。

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术后护理中行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 下载:61 浏览:622

​张承金 王志迪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脊柱骨折伴骨髓损伤患者术后护理中康复护理有效应用所具有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研究对象根据康复护理应用情况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未行康复护理)与观察组(常规护理+康复护理)。观察与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住院时间、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焦虑评分、运动功能评分、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等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护理在脊柱骨折伴骨髓损伤术后护理中的有效应用,护理效果显著,利于患者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等康复质量与效率的提升。

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研究进展 下载:255 浏览:2970

李靖 熊芳 常春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7期

摘要:
神经源性膀胱是因脊髓损伤诱发疾病,对患者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降低生活质量。神经源性膀胱可引起结石、泌尿系统感染、肾功能不全、肾积水、肾衰竭,为后期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本研究将重点分析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运动合并呼吸康复训练在脊髓损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47 浏览:503

石丽娜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对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采用合理护理以及康复训练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接收的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将其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平均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患者接受合理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功能有用恢复率分别是71.43%和91.43%,研究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SIA运动评分以及Barthel评分方面,研究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过程中,应用合理的护理及康复训练,不仅可以改善帮助患者及早恢复各项功能,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在临床中值得不断推广和使用。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康复策略 下载:293 浏览:3019

刘霞 栗莉 李静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脊髓损伤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神经源性膀胱,常表现为尿失禁、急性尿潴留、肾功能衰竭等,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者还可能引发尿毒症、菌血症等,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如何实施有效的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笔者对国内外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分类、处理原则与康复护理方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治疗、康复提供参考依据。

护理路径在脊髓损伤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下载:163 浏览:1756

​周小琴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脊髓损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2例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平均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常规组各31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实施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压疮、呼吸道感染、排尿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且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HRQOL)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应用护理路径能够提升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脊柱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 下载:263 浏览:2811

李增超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5期

摘要:
脊柱脊髓损伤作为一种严重创伤,多是由于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造成的脊柱结构变化,产生脊髓受损或挤压,进而导致脊髓神经支配的相应器官的功能性障碍,严重降低了生命质量。康复治疗过程中,应该首先对损伤情况全面考察,迅速商定出个性化的治疗与康复方案,及时早期干预,最大程度减少脊柱脊髓损伤,阻止并发症,尽可能恢复神经功能。基于此,本文从脊柱脊髓损伤的治疗与康复等作出分析研究,以便对此类病症的改善有所帮助。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治疗介入时机与疗效关系探讨 下载:273 浏览:2900

​李传金 姜波 王军君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对脊髓损伤患者治疗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优化治疗方案。方法:分析结果在对比上具备有效性,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人数为58位,这58位患者截选的治疗时间在2019.01月~2020.06月之间,对照组晚期康复治疗,观察组早期康复治疗。为确定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Bathel指数以及功能恢复指标等,探究不同的治疗接入时机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分析整理后发现,患者采取早期康复治疗治疗后,患者的MBI以及FIM等指数明显提高,而且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从统计学角度上来看,具有实际对比价值。结论:对脊髓损伤患者进行治疗时,在患者治疗两个礼拜后就可以对患者进行介入治疗,使患者的并发症情况得到改善,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 下载:277 浏览:2875

​彭艳 《现代康复医学》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我院外科收治的42例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骨科康复护理,观察两组护理前后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护理前两组FMA评分、ADL评分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前研究组FMA评分、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骨科康复护理应用于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并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浅谈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新进展 下载:432 浏览:3597

李俊宽 《诊断医学》 2021年7期

摘要: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免疫性疾病,通常作用于患者的脊柱、中轴关节以及肌腱、韧带之处,使患者出现行动不便,部分患者的还会出现骨附着点发生炎症的情况。本病症发作后,患者的脊椎会逐渐出现自主融合现象,并且极易与其他骨质疾病合并,这会导致患者脊柱骨折和脊髓损伤的概率提升,进而使得其出现运动功能障碍以及肌力紧张等情况,造成患者颈椎、胸椎、腰椎骨折的概率提升,最为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让其出现部分肢体功能丧失和残疾(瘫痪)。因此,强直性脊柱炎一直是骨科乃至医学界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对于此病症的研究和诊断以及治疗报告较多,本文因此就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新进展进行总结分析,并进行综述以供相关行业工作人员进行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