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程序化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认知水平的影响研究 下载:99 浏览:1019

高萍 李芳 易欣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通过对脑出血病人实施程序化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及对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程序化护理实施。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病人满意度、有效率和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两组患者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认知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期脑出血病人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其疗效优于常规护理,对认知水平也有较大的提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微信平台用于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效果观察 下载:52 浏览:475

狄丽宏 《护理研究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探讨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护理干预对微创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社会支持的影响。方法:将124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术治疗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护理干预。通过分析所有入组患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水平以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评分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eurological function scor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 RS)和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Scale,PSS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1个月后的神经功能和领悟社会支持情况。结果 :入院时,两组的BDNF水平、NIHSS、BI、m RS和PS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个月后,观察组的BDNF水平、BI和PS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NIHSS和m 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出院1个月后的BDNF水平、BI和PSSS评分高于入院时(P<0.05);两组出院1个月后的NIHSS和m RS评分低于入院时(P<0.05)。结论:对接受微创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利用微信平台实施延续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高压氧+预见性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响 下载:67 浏览:473

林玉华 林晓 李雪玉 《医学研究前沿》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术后康复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择笔者所在科室2016年1月-2017年12月120例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观察,按随机数表分传统组(n=60)、预见组(n=60),传统组实施高压氧联合传统护理,预见组行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对比不同护理模式对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的影响。结果:预见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传统组明显低(P<0.05)。预见组患者术后1个月NHISS评分较传统组明显低(P<0.05)。预见组护理满意度较传统组明显高(P<0.05)。结论:对急性脑出血患者实施高压氧联合预见性护理可改善患者预后及护理满意度。

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下载:59 浏览:376

郭蕊1 朱红芬1 周雪慧2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并实施康复护理措施,分析其对患者机体的影响。方法:选择于2017年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并进行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并实施康复护理,可以有效预防并发症,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吞咽障碍的筛查方法与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下载:125 浏览:1523

余嘉欣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脑出血患者术后以吞咽障碍的筛查、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11月我院接诊脑出血患者46例,以计算机表法随机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康复护理,配合使用吞咽障碍筛查,每组23例,分析满意度、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100.00%)比较对照组满意度(78.26%)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对照组生活质量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配合吞咽障碍筛查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价值显著,能提高疾病恢复效果,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康复期的效果研究 下载:166 浏览:2002

刘婧 《现代康复医学》 2023年9期

摘要:
目的:老年脑出血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康复期的效果研究。方法:以我院在2022年3月到2023年2月收诊的64例老年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收诊时间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价值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应激性溃疡、肺部感染、其他、总发生率3.13(1/32)、3.13(1/32)、0.00(0/32)、6.25(2/32)和6.25(2/32)、3.13(1/32)、6.25(2/32)、15.63(5/32),有差异,(P<0.05)。护理前、护理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对比,护理后有差异,(P<0.05)。结论:老年脑出血患者康复期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概率,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明显提高,这种护理措施有推广价值。

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对病情的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 下载:82 浏览:493

​宋永福1 何升学2 赵金兵2 鲁虎臣2 张岩松2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探讨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血清S100钙结合蛋白B(S100B)、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对病情评估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检测60例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及30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S100B、NSE水平。于脑出血后3个月采用m RS评分评价患者的预后。结果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患者各时间点间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SD多重比较显示,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间各时间点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脑出血组轻度、中度、重度亚组及正常对照组间第1 d、第7 d血清S100B(F=350. 425,F=109. 170;均P <0. 05)及NSE水平(F=103. 296,F=63. 300;均P <0. 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 347,P=0. 791; F=1. 470,P=0. 23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脑出血组及脑出血轻度、中度、重度亚组第1 d、第7 d血清S100B及NS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LSD多重比较分析显示,脑出血轻度亚组与中度、重度亚组及正常对照组第1 d、第7 d血清S100B及NS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第90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入院第1 d血清S100B及NES水平与颅内血肿量呈正相关(r=0. 818,r=0. 619;均P <0. 01)。与预后不良亚组比较,预后良好亚组第1 d血清S100B及NSE水平显著降低(P=0. 041,P=0. 018),两组间第7 d及第90 d血清S100B(P=0. 101,P=0. 468)及NSE(P=0. 077,P=0. 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破入脑室亚组患者第1 d及第7 d血清S100B、NSE水平显著明显高于未破入脑室组(均P <0. 05),两组第90 d血清S100B、NSE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 05)。结论血清S100B、NSE水平可以反映脑损伤的严重程度、预测颅内血肿量,对急性期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评估、预测价值。

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下载:76 浏览:498

​费振海 阳建国 钟兴明 汪一棋 赵朝辉 蔡勇 张磊 顾华 杨涛 刘卫兰 唐坎凯 陈志冬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8年7月入住湖州师范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的10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 依据患者家属意愿将患者分为对照组(51例)和治疗组(55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治疗组在颅内压监测下采取控制性减压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 同时术后进行颅内压监测管理。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术中骨瓣回纳率, 术后再出血、头皮渗液、颅内感染、脑梗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术后再次手术率及伤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评分。结果研究过程中中途退出5例(对照组2例、治疗组3例), 最后纳入统计分析例数为101例(对照组49例、治疗组52例)。治疗组患者术中骨瓣回纳率(69.2%)较对照组(24.5%)明显提高, 术后再出血、头皮渗液、颅内感染及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11.5%、7.7%、3.8%、13.5%)较对照组(30.6%、22.4%、16.3%、34.7%)均明显降低, 术后再次手术率(3.8%)较对照组(16.3%)明显降低, 预后良好率(76.9%)较对照组(55.1%)明显提高, 死亡率(7.7%)较对照组(22.4%)明显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重症脑出血患者, 颅内压监测下控制性减压联合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骨瓣回纳率, 减少二期颅骨修补率, 减少术后再出血、脑梗死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再次手术率, 更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预后。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综合心理干预的运用效果分析 下载:89 浏览:1009

叶翠红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针对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护理过程中实施综合心理干预有效性。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抽取本院于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设定为实验人员,设为2组(40例/组),称为研究组(综合心理干预)和参照组(常规护理),对比干预前后GAD-7测评值,PHQ-9评定结果,自我管理能力结果,干预前后PSQI,SF-36得分结果,满意情况结果。结果:①GAD-7测评值,PHQ-9评定结果对比,干预前,所有患者评分结果无差异,P值>0.05;干预后,两组结果均有下降趋势,研究组下降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用药管理,饮食管理,运动管理,情绪管理测评值均优于参照组,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③干预前,两组PSQI,SF-36得分结果无差异(p>0.05);干预后,研究组两项得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研究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针对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过程给予综合心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拉近医患关系,满意率较高,值得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强化心理护理对创伤性脑出血患者康复效果的作用分析 下载:118 浏览:1311

袁仕兰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性脑出血患者中应用强化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本院100例创伤性脑出血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双盲法分配,探讨组采用强化心理护理,参比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负性心理评分、ADL评分。结果:探讨组负性心理评分对比参比组较低,ADL评分更高,有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护理可促进创伤性脑出血患者改善不良心理,使患者提高康复效果。

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444

耿炯 尤金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锥颅血肿引流术组和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和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结果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治疗有效率为98. 08%,明显高于锥颅血肿引流术组;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术后住院时间较锥颅血肿引流术组短;治疗后,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锥颅血肿引流术组;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组日常生活能力得分高于锥颅血肿引流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小骨瓣开窗微创血肿清除术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神经功能和生活质量。

mNGF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神经功能、Tau蛋白和神经相关因子水平影响分析 下载:32 浏览:457

李兵 江炳武 武凤英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分析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神经功能、Tau蛋白、神经相关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mNGF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以及相关因子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2例(93. 33%),对照组为32例(71. 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素生长因子-1(IGF-1)、神经肽Y(NPY)、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S100β、髓鞘碱性蛋白(MBP)水平较治疗前下降,Tau蛋白、髓过氧化物酶(MPO)、脂质过氧化物(LPO)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IGF-1水平高于对照组,Tau蛋白、MPO、LPO、S100β、MBP、NPY、NS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 59~9. 16,P <0. 05)。治疗前,两组患者美国国立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日常生活质量(ADL-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NIHSS评分(10. 51±2. 25)分较治疗前下降,ADL-Barthel指数评分(78. 06±8. 18)分较治疗前上升,且观察组治疗后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14. 82±3. 48)分,ADL-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63. 02±6. 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9. 43,P <0. 05)。结论 mNGF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够降低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血清Tau蛋白、神经相关因子表达水平,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

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钠血症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下载:66 浏览:411

李静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容易导致低钠血症的因素加以控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22.50%,观察组发生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及脑水肿的影响分析 下载:41 浏览:456

徐天阳 徐挺立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脑水肿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11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各57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A组患者同时给予高压氧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肿体积、绝对水肿体积、相对血肿体积、表观扩散系数(ADC)、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血清神经元烯醇化酶(NSE)、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结果治疗后A组患者的血肿体积、绝对水肿体积、相对血肿体积、ADC测定值显著的低于B组(P <0. 05);治疗后A组患者的NSE、ET-1测定值显著的低于B组(P <0. 05),A组患者的TGF-β1、NO水平高于B组(P <0. 05);治疗7天、14天后,A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B组(P <0. 05)。治疗3个月后,A组患者的恢复良好率66. 67%高于B组的47. 37%(P <0. 05)。结论高压氧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有利于减轻患者脑水肿的程度、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

炎症因子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中的预测价值 下载:63 浏览:487

罗建平1 沈益金2 《心脑血管病研究》 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8(IL-8)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急性脑出血患者120例。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组(n=41)、中型组(n=39)及重型组(n=40),另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对各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1β、IL-8及CRP进行检测,并分析其与病情严重程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TNF-α、IL-1β、IL-8、CRP及联合检测对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的预测效能。结果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TNF-α、IL-1β、IL-8及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 <0. 05);血清TNF-α、IL-8、IL-1β及CRP与病情严重程度(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 68~0. 79,P <0. 05)。单因素分析显示,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患者NIHSS评分、TNF-α、IL-8、IL-1β及CRP水平均高于病情未恶化患者(均P <0. 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F-α、IL-8、IL-1β及CRP为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恶化的独立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TNF-α、IL-8、IL-1β及CRP对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均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联合检测诊断效能高于任一指标单独检测。结论血清TNF-α、IL-1β、IL-8及CRP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呈明显升高,可作为判定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且联合检测在预测急性脑出血病情恶化中更具有重要意义。

原发性脑出血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下载:71 浏览:495

丁先三2 高峰1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与脑微出血(CMBs)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原发性脑出血(ICH)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标准的297例发病72小时内急性脑出血患者,详细记录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影像学资料,并进行3个月的临床随访,运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与CMBs相关的危险因素及其对ICH预后的影响。结果ICH患者CMBs发生率为67. 68%;单因素分析显示CMBs患者与无CMBs患者在年龄、高血压、既往脑出血病史、既往脑梗死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血低密度脂蛋白及空腹血糖方面有统计学意义,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既往脑出血病史是ICH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中重度CMBs(> 5个)是ICH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既往脑出血病史是ICH患者发生CMBs的独立危险因素; CMBs>5个提示ICH患者预后不良。

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钠血症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下载:28 浏览:174

李静 《临床医学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脑出血住院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容易导致低钠血症的因素加以控制,制订合理的有效的个体化护理方案;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为22.50%,观察组发生率为5.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降低了患者低钠血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综合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ICU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探讨 下载:78 浏览:654

陶珍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在ICU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某院接受ICU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且将8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为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治疗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分析和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

围术期优质护理配合心理护理干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 下载:86 浏览:740

刘至纯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 分析针对脑出血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时应用优质护理搭配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019年收治的202例脑出血患者,对比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评分,探讨实施优质护理、心理护理的价值。结果 通过研究对比显示,心理、生存质量评分中,观察组占优(P<0.05)。结论 脑出血临床护理采取心理护理模式简单有效,满足心理发展的需求,同时在改善护患关系、提升满意度方面也具有可借鉴的价值。

预防性护理在降低ICU脑出血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方面效果分析 下载:96 浏览:870

薛博心 王洪旭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ICU脑出血患者中预防性护理对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2015年9月~2017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ICU脑出血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组间数据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ICU脑出血患者中采取预防性护理可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提高护理干预效果,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