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苯胺高效降解菌的筛选及共代谢机制 下载:65 浏览:382

王镔 蔡凯 邵汝英 赵振华 王帅 高峰 蒋伟群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1期

摘要:
本实验从苯胺废水中分离筛选出一株苯胺高效降解菌,并将其命名为LS1。经过形态特征和序列相似性对比,确定LS1为粪产碱杆菌。苯胺降解能力实验结果显示,苯胺浓度为1 000 mg/L以下,停留时间延长至72 h时,菌株LS1对苯胺的降解率可达到95%以上。苯胺最佳共代谢碳源选择的实验结果显示,以1 000 mg/L为苯胺实验浓度时,抗坏血酸对菌株LS1的降解率提高最为明显,其次是甲醇、葡萄糖、淀粉、蔗糖。鉴于对方便保存和经济方面的考虑,选取葡萄糖为最佳共代谢碳源,并通过实验证明最佳投加比为苯胺与葡萄糖COD为2∶1时。

用于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柚子皮/聚苯胺原位复合碳化材料 下载:88 浏览:427

杜伟 王小宁 鞠翔宇 孙学勤 《新材料》 2019年6期

摘要: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兴储能设备,具有充电速度快、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工作温度范围广且绿色环保等优点,弥补了以锂电池为代表的传统化学电池和其他普通电容器在生产使用方面的不足。本工作以生活废弃物柚子皮为碳源,利用生物质热解炭化技术,在氮气保护下高温碳化柚子皮得到活性炭材料,然后采用最优质量比1∶1原位聚合制备活性炭/聚苯胺纳米复合材料,经高温再碳化获得活性炭材料,并将获得的活性炭材料制成电极,研究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活性炭/聚苯胺复合材料经碳化后获得的活性炭材料比电容量可达358 F/g,电极经过2 000次的充放电循环后,电容量仍可保持初始值的95%,具有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N-苯基-3-(1,3-咪唑烷基-2-亚甲基)-6-芳基哌啶-2,4-二酮的合成方法研究 下载:35 浏览:369

尹彦冰 马洁 姜海燕 裴爽 孙宏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10期

摘要:
以α-芳乙烯酰基-α-苯胺酰基二硫缩烯酮及乙二胺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经加热回流合成了五种咪唑烷基芳基取代的哌啶二酮类化合物,用核磁、红外、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该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为取代哌啶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N-苯基-3-(1,3-咪唑烷基-2-亚甲基)-6-芳基哌啶-2,4-二酮的合成方法研究 下载:46 浏览:480

尹彦冰 马洁 姜海燕 裴爽 孙宏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9期

摘要:
以α-芳乙烯酰基-α-苯胺酰基二硫缩烯酮及乙二胺为原料,氢氧化钠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经加热回流合成了五种咪唑烷基芳基取代的哌啶二酮类化合物,用核磁、红外、元素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化合物进行了表征,对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该合成方法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产率高,为取代哌啶二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提供了新的思路。

聚苯胺包覆酸处理螺旋碳纤维材料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能 下载:74 浏览:478

史泰龙 唐国霞 赵晨曦 黄新林 刘秀昀 孙益欣 朱亚波 《材料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用原位聚合和乳液聚合两种方法制备聚苯胺(PANI)包覆螺旋碳纤维(CMCs)复合材料,使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等手段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用硝酸处理CMCs(表示为H-CMCs)为纤维表面提供含有羧基等含氧官能团。这为苯胺在H-CMCs表面的聚合提供基础,有助于PANI附着在H-CMCs的表面。用循环伏安、恒流充放电、交流阻抗等电化学方法测试了复合材料的电化学特性,结果表明:PANI包覆H-CMCs,其比电容值明显高于H-CMCs自身,表现出良好的大电容性能。原位聚合法更有益于PANI与H-CMCs的协同作用,使复合体的电容性能提高。

纳米CdS/聚(苯胺-邻氨基苯甲酸)复合薄膜的制备及表征 下载:53 浏览:601

张润兰 周安宁 《纳米技术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以苯胺和邻氨基苯甲酸为单体共聚而成的聚(苯胺-邻氨基苯甲酸)(PAOAA)为基体,制备了纳米CdS/PAOAA复合薄膜.纳米CdS粒子大小均匀,粒径分布窄,较稳定地存在于基体中,且随着硫化时间的延长粒径尺寸有所增加.荧光光谱表明纳米CdS/PAOAA复合薄膜的发光由CdS纳米粒子和PAOAA共同作用产生,在430 nm和520 nm附近出现了两大发光峰;CdS粒径的增加导致电子-空穴对在CdS内复合增大,表现为纳米CdS的荧光特征峰增强而PAOAA的荧光特征峰减弱.

阵列式碳纳米管对聚苯胺导电性能影响 下载:84 浏览:446

付燮莲1 曾效舒2 曹东3 《纳米技术研究》 2023年2期

摘要: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研究了碳纳米管加入时间、搅拌速度等工艺因素对复合材料导电性能的影响.用四极电子电位差计和HT600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该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和微观形态作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在原位复合条件下,聚苯胺可以完全包覆在碳纳米管上,而且碳纳米管在聚苯胺基体中呈网状分布,使复合材料的导电性能得到改善。

纳米管状聚苯胺合成与导电织物涂层整理研究 下载:41 浏览:420

王进美1 朱长纯2 戴惠敏2 《纳米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研究采用改性的碳纳米管为模板,采用氧化聚合法合成了纳米管状聚苯胺.利用FTIR、UV/Vis Spectra、TEM等分析表明:合成的聚苯胺分子具有良好的纳米管状结构.利用合成的聚苯胺与有机粘合剂等材料进行复配,形成稳定的整理剂,利用Mini-TAB对各整理工艺进行优化分析,使整理后的织物的导电性大大提高.该整理技术将对开发导电、抗静电纺织服装产品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纳米聚苯胺复合防腐涂料研究进展 下载:97 浏览:1007

​石卓玉 林立峰 《纳米技术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纳米聚苯胺与常用有机涂料复合的研究进展,以及它对涂料防腐能力的提升效果。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