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以医院药师为中心的药学服务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 下载:34 浏览:406

胡瑾 刘婕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以医院药师为中心的药学服务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门诊药房用药治疗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以医院药师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比较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医院药师为中心的药学服务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用药依从性,有助于促进患者康复。

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与老年高脂血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下载:215 浏览:2170

曾静 《中医研究杂志》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与老年高脂血症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选取200例老年高脂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积极运用中医学理论对患者辨证分型并进行分组,其中痰浊中阻型患者40例,脾肾阳虚型患者40例、阴虚阳亢型患者40例、肝肾阴虚型患者40例、气滞血瘀型患者40例,设为痰浊中阻型组、脾肾阳虚型组、阴虚阳亢型组、肝肾阴虚型组、气滞血瘀型组。统计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积极分析中医证型和不良反应的相关性。结果:200例患者中,有118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是59.00%。气滞血瘀型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多于肝肾阴虚型组、痰浊中阻型组、脾肾阳虚型组、阴虚阳亢型组(P<0.05)。气滞血瘀型组患者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水平高于痰浊中阻型组、肝肾阴虚型组、阴虚阳亢型组、脾肾阳虚型组(P<0.05);气滞血瘀型组患者的血清肌酸激酶水平高于肝肾阴虚型组、阴虚阳亢型组、痰浊中阻型组、脾肾阳虚型组(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不良反应与老年高脂血症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中药炮制质量对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下载:420 浏览:3182

梁杏梅 苏凤仙 杨艳娟 《中国中医药》 2021年11期

摘要:
研究中药炮制质量对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某院2017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治疗的180例中药治疗患者进行病情回顾分析。采取随机法将其平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90例)、观察组(9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未经炮制的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炮制后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将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机率及治疗有效率做分析对比。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3.33%)、(95.55%),P<0.05,(83.33<95.55);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机率分别为(22.22%)、(4.44%),P<0.05,(22.22>4.44)。结论:对中药进行炮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有效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机率,改善药性,使用药安全性得以提升。

优化医院药物管理有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245 浏览:3874

史晓微 《中国医学研究》 2021年3期

摘要:
围绕医院药物管理展开研究,探讨如何做到优化管理,达到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目的。方法:采取随机抽取的方式,在2019住院的患者中,抽取1500份病例,作为研究的对照组,筛选出不良反应的病例,探讨具体原因,同时提出合理的用药制度,为医院优化管理提供意见。随机抽取2020住院病例1500份,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同样筛选不良反应病例,做出合理的对比研究,观察优化管理起到的实际作用。结果:经过一系列的观察研究,发现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更低,仅有2.33%,而对照组则高达11.20%。结论:在医院运营期间,要加强对医院药物管理工作的优化,尽可能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科学实行一系列的管控措施,才能做到合理用药,做到科学治疗,降低发生率。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