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黄芪根腐病致病菌分离与初步鉴定实验应用于中职微生物学教学的探讨 下载:86 浏览:517

苏锋锋1 赵晓霞1 张雪莹1 耿晖1 周满宏2 阎少琴2 牛世全1 《生物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以微生物学实验室为平台,以实验操作顺序为主线,将合作学习的理念运用于中职微生物学实验课堂教学。通过黄芪根腐病致病菌分离与初步鉴定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掌握植物病原菌分离培养与初步鉴定的技术、增强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技能水平,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对微生物学浓厚的兴趣,对今后的微生物学教学起到积极的作用。

以植物花器官发育机理研究为切入点进行发育生物学综合实验设计的教学探索 下载:74 浏览:484

李巧峡 王玉 黄永林 《生物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发育生物学实验是大多数本科院校的一门独立课程,在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学科自身特点出发,在基础性实验课程的基础上,以植物花器官发育的机理研究为切入点,以模式植物本氏烟草(Nicotiana benthamiana)为材料,选取ABC模型中任何一类基因,运用VIGS的实验方法,设计3个单元的综合性实验,旨在提高发育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质量与学习效果,使学生理解花器官发育的分子机理,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与科研创新能力。

黄芪黄酮含量测定实验适用于职业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究 下载:83 浏览:476

颜珊珊 邵亚洲 梁俊玉 《生物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职业院校是以培养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为己任,重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采用实践教学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深学习影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本次实验教学以黄芪为原材料,测定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目的清晰,操作简单,环节可控,适宜作为职业院校生物学教学的内容,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充分认识到甘肃本地中草药黄芪的研究价值。

天麻保鲜实验应用于高职《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实践教学的探讨 下载:71 浏览:497

陈娜1,2 陈鑫2,3 李永强1 李瑞平1 王露露1 张继1,2 《生物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为满足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行业对应用型专业人才的不断需求,高职农业院校将培养该专业的实用技术人才作为重点培养目标之一。天麻是一种药食两用特色农产品,通过气调包装冷藏处理后可达到较为理想的保鲜效果,因此适宜作为保鲜教学实验的内容。将天麻保鲜实验作为高职农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教学内容,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农产品贮藏技术的感性认知,还能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专业学习的兴趣。

“光照对橄榄油品质的影响”在中职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下载:76 浏览:502

周娅琼1 马君义1 康辉2 《生物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在中职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实验教学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依据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及中职学校培养技能性人才的目标,设计与现实生活贴近、操作性较强的"光照对橄榄油品质的影响"实验,旨为让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会基本仪器的操作、溶液配制,理解光照会引起橄榄油品质变化的原因,同时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实验,提高动手能力,为今后就业做准备。

哈密瓜内生菌分离实验应用于中职生物学教学的尝试 下载:81 浏览:498

令利军1 张玺1 郑生岳2 史苗霞1 冯娟娟1 焦正龙1 李子彬1 《生物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哈密瓜内生菌分离和纯化周期短,通常为15~20 d左右,即可分离出菌种,因此适合作为教学实验内容。为了解哈密瓜的内生菌生物多样性,采用菌悬液涂布法,从冷藏健康哈密瓜的深层、浅层和皮层分离内生菌,并进行分离和统计,经纯化后得到8株内生菌,其中来自哈密瓜皮层的菌株4株,占总菌株数的50%;浅层的有2株,占总菌株数的25%;深层的有2株,占总菌株数的25%。将哈密瓜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作为中职学校生物技术实验的内容,不仅增进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还提高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纤维素酶提取楮实子多酚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下载:77 浏览:491

​任欢欢1,2 马花1 石鹏霞1 武泽1 王江丽1 陈泽林1 张继1,2 《生物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以楮实子为原料,采用纤维素酶法研究楮实子多酚的提取工艺,以单因素实验(纤维素酶含量、浸提时间、液料比、浸提温度和p H)为依据,选取浸提时间、液料比、浸提温度和pH等4因素,以楮实子多酚提取率为指标,通过4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实验设计,优化了楮实子多酚提取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浸提时间150 min、液料比35∶1 mL/g、浸提温度70℃、pH6.10,楮实子多酚提取率达到39.67 mg/g。并通过2种体外抗氧化实验(DPPH自由基清除力和铁氰化钾还原法),证明楮实子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辣椒籽中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测定 下载:76 浏览:482

​张朝阳1,2 丁保平1 王铖博1,2 王珊珊1 姚健1,2 张继1,2 《生物学报》 2018年12期

摘要:
分析和测定辣椒籽中微量元素和脂肪酸的含量。用石油醚作溶剂在索氏提取器中提取辣椒籽的脂肪酸,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进行分析,按峰面积归一化法并通过数据库处理,求出脂肪酸成分的百分含量。经硝酸-高氯酸体系消解,应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辣椒籽中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辣椒籽中脂肪酸中主要成分为12-甲基-十三烷酸(0.93%)、棕榈酸(13.01%)、亚麻酸(10.42%)、亚油酸(43.80%)和油酸(18.66%),占检出总量的89.52%;对辣椒皮和辣椒籽中Zn、Cu、Ca、Fe、Mn 5种元素进行检测,得出5种微量元素在辣椒籽中的含量均高于辣椒皮中的含量,辣椒籽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因此,辣椒籽是一种值得综合利用的副产品资源。

多刺绿绒蒿种子休眠及破除方法 下载:82 浏览:475

​达清璟 陈学 林管 熊娟 张庆雯 张亥贤 《生物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通过对多刺绿绒蒿种子透水性和浸提物活性的测定及流水、600mg/L GA、100mg/L IAA、150mg/L PEG、800 g/mL GA和0.5 mmol/L SA浸泡后进行发芽实验,探讨种子休眠机理和破眠方法。结果表明:多刺绿绒蒿种子吸水符合一般种子吸水规律,说明其种皮对种子吸水无阻碍作用;GA和SA处理极显著提高了多刺绿绒蒿种子的发芽率(P<0.01),说明生理休眠是种子萌发的因素之一。多刺绿绒蒿水提物对小麦和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醇提液处理组,说明多刺绿绒蒿种子中所含抑制物主要为水溶性成分;种子水提物在浓度为0.04~0.20 g/mL时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均对小麦、白菜和多刺绿绒蒿种子萌发和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以及流水浸泡可以提高多刺绿绒蒿种子发芽率,表明种子内源抑物是影响其休眠的另一因素。不同处理均可打破种子休眠,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其中600 g/mL GA浸泡24h黑暗培养下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多刺绿绒蒿种子中存在活性较强的内源抑制物,且多为水溶性成分,具有一定的生理休眠特性。

一株苹果树腐烂病病原菌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下载:94 浏览:502

豆雅楠 牛世全 豆建涛 赵丹 郑豆豆 周璇 王彦 孔维宝 朱学泰 《生物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苹果树腐烂病已成为严重影响甘肃产区苹果产量和品质的重要病害之一,为确定其致病的致病菌,对采自甘肃省镇原县的苹果树腐烂病病枝,以组织分离和离体枝条接种的方法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获得了一株苹果树腐烂病致病菌,通过培养特征、显微形态和rDNA-ITS序列分析综合鉴定及菌体回接实验,初步确定致病菌菌株P1为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