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生物炭吸附重金属机理及其应用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76 浏览:477

魏忠平1 朱永乐2 赵楚峒2 汤家喜2 高英旭1 李梦雪2 《中国土壤》 2020年1期

摘要:
生物炭是以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料为原料,在缺氧的条件下经过高温热解得到的高度碳化的物质;因其具有优良的过滤和吸附特性而被应用于水体净化和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论文对不同原料加工而成的生物炭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生物炭吸附重金属的机理及其在净化污水和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上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未来这一领域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指出生物炭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生物炭本身特别是改性后在吸附性能改变的同时是否会造成二次污染问题值得关注。

不同干燥方式对黄精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下载:53 浏览:368

刘怡菲 《林业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采用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及真空冷冻干燥5种方法对黄精厚片进行干燥处理,并以新鲜黄精厚片为对照,比较测定了不同干燥方式获得的黄精厚片的Vc、总酚、还原糖、总糖、SOD活性、DPPH清除率等生理生化数值,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在色泽保护、Vc含量、总酚含量、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SOD活性及DPPH清除率等方面均优于自然干燥、热风干燥、热泵干燥和变温压差膨化干燥处理的黄精厚片。

日本厚朴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繁殖技术研究简介 下载:53 浏览:365

杨鹤 《林业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本文简述了日本厚朴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人工繁殖技术现状,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辽宁泥质海岸杨树防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下载:51 浏览:361

杨鹤1 魏忠平1 马冬菁1 丁晓霞2 关文波3 屈红元4 邢印发5 《林业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为探讨辽宁泥质海岸杨树防护林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在盘锦典型泥质海岸区域选取4种杨树纯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0~20 cm土层,毛白杨防护林对土壤容重的改良效果最好,在20~40 cm土层,则是辽宁杨防护林改良效果最好;不同杨树防护林下土壤的总孔隙度以毛管孔隙度为主,非毛管孔隙度只占一小部分;0~20 cm土层的总孔隙度大小顺序是毛白杨>银中杨>辽宁杨>新疆杨,毛管孔隙度大小顺序是银中杨>辽宁杨>新疆杨>毛白杨,非毛管孔隙度大小顺序是毛白杨>银中杨>新疆杨>辽宁杨;20~40 cm土层的总孔隙度大小顺序是辽宁杨>新疆杨>银中杨>毛白杨,毛管孔隙度大小顺序是新疆杨>辽宁杨>银中杨>毛白杨,四种杨树防护林间的非毛管孔隙度差异不显著;0~20 cm土层的最大持水量大小顺序是毛白杨>银中杨>辽宁杨>新疆杨,毛管持水量大小顺序是毛白杨>银中杨>辽宁杨>新疆杨,田间持水量大小顺序是毛白杨>银中杨>新疆杨>辽宁杨;20~40 cm土层的最大持水量大小顺序是辽宁杨>新疆杨>银中杨>毛白杨,毛管持水量大小顺序是辽宁杨>新疆杨>银中杨>毛白杨,田间持水量大小顺序是新疆杨>辽宁杨>银中杨>毛白杨。

松杉灵芝林下栽培技术的研究 下载:53 浏览:364

高英旭 《林业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就辽宁东部林区的林分类型、立地条件、水热条件、菌包放置方式和处理方式对松杉灵芝子实体生长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落叶松纯林,坡度小于25°、阴坡半阴坡、厚土层、枯枝落叶层大于5 cm、土壤为弱酸性时效果最好。在20~25℃,林内空气湿度大于75%、土壤表层温度为20~25℃、土壤表层湿度大于60%、林内透光度为0.6~0.8时的水热条件下效果最好。地表堆垒菌包和地下埋设菌包、中间放置木段方式对于培育松杉灵芝的效果均优良。

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下载:57 浏览:368

张素清1 祝军2 《林业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对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2015年为例),结果表明: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4种模式,林下种植占林下经济总产值29.20%、林下养殖占林下经济总产值27.50%、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占林下经济总产值24.50%、森林景观占林下经济总产值18.80%。林下种植效益最高,每公顷达26.5万元,每万公顷解决就业人口203 097人。

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下载:51 浏览:363

张素清1 祝军2 《林业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对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2015年为例),结果表明:建昌县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4种模式,林下种植占林下经济总产值29.20%、林下养殖占林下经济总产值27.50%、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占林下经济总产值24.50%、森林景观占林下经济总产值18.80%。林下种植效益最高,每公顷达26.5万元,每万公顷解决就业人口203 097人。

无人机遥感在林业调查领域的应用 下载:51 浏览:361

毛沂新 《林业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对森林资源调查实现快速、精准、无损测量已成为关注热点。传统的森林资源调查由于人为因素等不可抗拒原因往往造成调查精度不高,距精准的"数字林业"要求还有相当差距。无人机遥感以其成本低、操作灵活、获取影像速度快等传统遥感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获取高分辨率影像,在小区域遥感应用中有广阔前景,是未来航空遥感的有效补充。

辽西北风沙地抗逆性树种筛选与评价 下载:51 浏览:363

高英旭 《林业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本试验以相对成活率、相对树高和相对地径作为树木适应性筛选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综合分析所选12个树种对辽西北风沙区混合土适应性情况,结果表明:参试的12个树种对辽西北风沙地适应性强弱可分为3大类,即S7、S8、S9、S10、S12为高适应性树种,S1、S3、S4、S6为中等适应性树种(品种),S2、S5、S11为敏感性树种。

辽宁冰砬山林区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研究 下载:55 浏览:365

颜廷武 《林业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基于辽宁冰砬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多年观测数据,研究辽宁冰砬区多年气象要素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7—2016年每年气温呈单峰型周期变化,峰值80%出现在7月份,谷值90%出现在1月份。4、5月空气湿度最小,7、8、9月份空气湿度最大。降水总量分布不均,降水最大年份降水量是最小年份的2.4倍,冬季降水少,夏季降水多,降水集中在生长季。冰砬山处于西风带,全年盛行西南风。每年总辐射月均值近似呈单峰变化,峰值出现在5、6、7月份,其中50%峰值出现在5月份,谷值出现在12月份。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