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山东武河人工湿地对磷净化的长效性及其内源磷分布与释放 下载:76 浏览:490

李肖正 李宝 屈杰 林政全 李凯旋 王凤良 《中国土壤》 2019年9期

摘要:
人工湿地运行的长效性值得关注,以山东省武河人工湿地为例,2017年10月选取10个和4个代表性采样点分别采集原位水样和柱状沉积物样,对该湿地正常运行10年后,其对水体磷的净化效果和沉积物磷的分布特征及其内源释放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河人工湿地运行10年后,对水体磷仍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净化效率在50%左右,出水口总磷(TP)浓度为0.29 mg L-1,符合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4个沉积物柱样均显示,沉积物各磷形态含量大小顺序为:无机磷(IP)>钙磷(Ca-P)>铁铝结合态磷(Fe/(Al-P)>不稳定态磷(LP)>有机磷(OP),IP含量最高,约占总磷的69%~95%,OP含量极低,与湿地来水息息相关;在IP中,沉积物Ca-P含量最高,表现为较为稳定的特性;空间分布上,不同点位各磷形态含量差异显著,进水口较近区域含量较高,垂向上,除Ca-P外,其他磷形态含量总体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湿地来水影响明显。静态释放实验表明,湿地不同点位沉积物磷的内源释放速率差异明显,4个点位总磷的沉积物-水界面释放速率分别为-1.98、-9.32、-11.99和-8.65 mg m-2d-1,均以吸附为主,距离进水口较近区域,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有所降低,这对人工湿地的长期运行具有指导意义。相关性分析表明,除Ca-P外,沉积物其他磷形态同有机质(LOI)表现出较好相关性,沉积物磷形态和LOI来源相对一致,主要为临沂城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尾水,受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较小。

生姜间歇真空微波干燥工艺优化 下载:21 浏览:229

魏来1,2 安可婧2 唐道邦2 卜智斌2 王治同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3期

摘要:
为改善受热不均和局部焦糊的现象,得到高品质干燥产品,对生姜间歇真空微波干燥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在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究真空微波干燥的前后阶段间歇比(PR1、PR2)、转换点含水率及干燥温度对生姜干燥时间、能耗、颜色及总酚含量影响的基础上,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确定了生姜间歇真空微波干燥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第一阶段间歇比PR1=1.7、转换点含水率30%、第二阶段间歇比PR2=3.0、干燥温度50℃。

不同干燥过程中预糊化黑米的水分变化规律及对其蒸煮品质的影响研究 下载:64 浏览:274

王姝雯 陈贞 陈虹宏 林俊帆 刘庆庆 包清彬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7期

摘要:
干燥是预糊化黑米生产过程十分重要的环节,预糊化黑米干燥特性及黑米内部水分变化规律直接影响预糊化黑米的干燥效率及产品品质。采用热风干燥方式,考察了不同干燥方法和干燥条件下,预糊化黑米的干燥特性,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对预糊化黑米干燥过程进行监测,分析干燥过程中黑米内部自由水和结合水含量变化规律,同时结合质构仪、流变仪对预糊化黑米的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及感官品质进行研究,探讨了干燥方法及温度对预糊化黑米品质的综合影响,确定预糊化黑米采用两段温度干燥更为适合,研究可为预糊化黑米的干燥提供基础理论性参考。

半导体光催化分解水的析氢效率研究 下载:29 浏览:311

郭丽君1,2 李瑞1 刘建新1 席庆1 樊彩梅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光催化水制氢是太阳能向氢能转化的有效途径,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光催化产氢过程主要包括光生电子和空穴对的产生、迁移以及在表面活性位点的氧化还原反应,在此过程中由于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以及催化剂的结构和表面活性位点的局限,导致电子和空穴不能完全迁移到催化剂表面并参与氧化还原反应,从而降低了析氢效率。因此本文以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对复合及增加表面活性位点为目的,从调控催化剂微观特性和外在属性两方面入手,分析总结了目前常见的半导体催化剂粒径、形貌、晶面、表面活性位点调控手段以及异质结构建和助催化剂负载的方法,探究了上述因素对催化剂析氢效率的影响途径和方式,从中归纳出提升析氢效率的办法。最后对光催化制氢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希望以此为光催化产氢效率的提高提供借鉴。

利用太赫兹技术测量冰的融化速率 下载:95 浏览:382

詹洪磊 王焱苗 昕扬 祝静 赵昆 《物理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近年来由于冰雪灾害导致的电网、公路结冰以及农作物和树木不堪重负而倒塌的现象频繁出现,对工程设施、交通运输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直接破坏,所以对于冰融化过程的探究仍然值得关注。本文提出一种利用透射式太赫光谱系统探测冰融化过程的方法。当冰表面开始融化时,表面产生的水对太赫兹波有更强的吸收,且太赫兹波对于这一固液相的转变非常敏感。因此,可通过分析太赫兹透射信号峰值的强度下降速率了解冰表面融化状况。本文选取两种不同融化速率的物质作为实验样品,在常温22℃下进行融化实验,结果表明,纯水冻成的冰块的太赫兹透射信号强度的下降速率大于冰晶的下降速率,验证了冰晶盒具有良好的蓄冷作用。

一种基于RBAR的高效速率自适应算法 下载:45 浏览:306

赵柏山1 李嘉欣1 陈瑜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在动态变化的无线信道环境下传输数据时,选择适当的传输速率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系统的性能,目前已经有多种速率自适应算法被提出。针对RBAR速率自适应算法需多次发送RTS/CTS控制帧浪费网络带宽这一缺点,提出一种改进速率自适应算法。改进后算法兼容IEEE802.11标准,通过监测系统吞吐量的变化,判断是否发送RTS/CTS帧更新传输速率,减少RTS/CTS控制帧的发送次数,提高系统整体性能。对系统吞吐量进行理论推导,通过仿真实验验证改进算法,可以通过减少RTS/CTS控制帧的发送次数提高系统吞吐量。

时效温度对Cu沉淀强化超高强海工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下载:80 浏览:410

李振团 柴锋 罗小兵 张正延 杨才福 苏航 《新材料》 2020年11期

摘要:
采用Thermo-Calc软件、SEM和HRTEM等分析技术研究了时效温度对低碳超高强海工钢中Cu的析出行为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00~550℃时效,由于Cu的时效沉淀析出,Ni-Cr-Mo-Cu钢的时效硬度显著高于Ni-Cr-Mo钢,最高时效峰值硬度达到386HV。525℃时效,Cu粒子具有较低的粗化速率,Cu粒子析出的平均半径为5. 2 nm,强化机制为切过机制,产生的强化增量约为100 MPa。时效温度升高至550~575℃,Cu粒子粗化,强化机制转变为绕过机制,强化增量小于50 MPa。Ni-Cr-Mo-Cu钢525℃时效可以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屈服强度达到1 120 MPa,-80℃低温V型冲击功为76 J,与Ni-Cr-Mo钢相比,添加Cu使其屈服强度、-80℃冲击功分别提高9%和15%。

基于化学条件下静态释放模拟研究太行湖底泥TP分布特征 下载:47 浏览:369

任焕莲 刘娜 梁雯琴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太行湖底泥中TP的时空分布特征,着重对底泥TP释放进行了室内静态模拟研究,并建立了TP释放速率数学模型,其研究结果可为湖区内源底泥TP污染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一种提高星地数据传输效率的调制方式 下载:63 浏览:345

丁丹 谢晴 《无线电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欲提高卫星与地面接收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效率,一般是从策略层着手,采用传输速率随卫星仰角升高而增加的传输模式。为进一步挖掘星地传输链路的潜力,从调制方式着手,设计具有较高功率效率和频谱效率的调制方式,从物理层的角度着手提高链路功率利用率,提出一种能够提升星地数传效率的改进SOQPSK调制方式。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传统QPSK和普通SOQPSK,改进SOQPSK信号的带外频谱功率得到进一步降低,能够将有限的链路功率汇聚至信号主瓣,减少在旁瓣上的功率浪费,从而提升星地数据的传输效率。

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干茎流速率规律研究 下载:60 浏览:403

王颖苗1 李鑫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为研究蓄水坑灌条件下苹果树蒸腾耗水能力,本文采用TDP插针式茎流计测定苹果树干茎流速率,对不同灌溉方式及灌水量条件下茎流速率日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苹果树干茎流速率日变化均为抛物线曲线,早晚较小,中午达到最大。从整体上看,蓄水坑灌条件下的树干茎流速率小于地面灌溉条件,表明蓄水坑灌可以有效降低苹果树的蒸腾作用。

双光腔耦合下机械振子的基态冷却 下载:68 浏览:370

刘妮 王建芬 梁九卿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机械振子的基态冷却是腔量子光力学中的基本问题之一.所谓的基态冷却就是让机械振子的稳态声子数小于1.本文通过光压涨落谱和稳态声子数研究双光腔光力系统(标准单光腔光力系统中引入第二个光腔,并与第一个光腔直接耦合)的基态冷却.首先得到系统的有效哈密顿量,然后给出朗之万方程和速率方程,最后分别给出空腔和原子腔的光压涨落谱、冷却率和稳态声子数.通过光压涨落谱、冷却率和稳态声子数表达式,重点讨论空腔时机械振子的基态冷却,发现当满足最佳参数条件(机械振子的冷却跃迁速率对应光压涨落谱的最大值,而加热跃迁速率对应光压涨落谱的最小值)时,机械振子可以被冷却到稳态声子数足够少.此外分析:当辅助腔内注入原子系综时,若参数选择恰当可能更利于基态冷却.

低功耗数字化调制解调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70 浏览:372

周士雷1 韩刚2 《无线电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针对卫星通信信道设备低功耗和数字化的需求,提出一种低功耗、数字化卫星调制解调平台的设计方法。前端通过AD9364完成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转换,后端采用大规模FPGA进行数字信号处理。测试结果表明,该调制解调平台通过加载不同的软件,可实现数据速率可变、调制解调方式可变、多种编译码方式、扩展L频段(950~2 150 MHz),大幅度降低了平台的体积和功耗,可作为一个成熟平台应用于卫星通信终端或便携站的产品设计中。

在内衬材料中添加氢氧化铝提升长水口的抗热震性:内衬材料显微组织与性能及长水口颈部最大热应力数学模型 下载:82 浏览:450

田响宇1,2 尚心莲1 李红霞1 王新福1 刘国齐1 杨文刚1 于建宾1 《新材料》 2019年10期

摘要:
本工作旨在通过向内衬材料中加入氢氧化铝来提升长水口部件的抗热震性。以氧化铝空心球、烧结刚玉为主要原料,配以不同含量的α-Al2O3微粉和干基氢氧化铝,经过预混、成型、热处理,制备了一系列长水口内衬材料。利用XRD和SEM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发现氢氧化铝含量的变化并未改变内衬材料的相组成,材料中氢氧化铝呈孤岛状分布。对内衬材料开展了若干力学及热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随氢氧化铝含量的增加,内衬材料体积密度降低,气孔率升高,常温抗折强度、弹性模量、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均降低。之后通过有限元法与回归分析,进一步建立了内衬材料热膨胀系数α、弹性模量E、热导率λ三种因素与复合长水口颈部最大热应力σmax之间的数学模型,在该模型中,σmax与α、E和λ之间呈交叉线性关系。结合力学、热学性能测试结果,借助所得数学模型,预测氢氧化铝含量与σmax呈负相关关系(即与长水口抗热震性呈正相关关系)。最后,对比了普通硅质长水口内衬与Al2O3-Al(OH)3体系内衬的实际使用效果,前者与后者的侵蚀速率分别为0. 049 mm/min和0. 032mm/min。

动态载荷下7005铝合金力学行为及数值模拟 下载:84 浏览:462

徐从昌1 叶拓1,2 唐明3 郭鹏程1 唐徐1 吴远志2 李落星1 《新材料》 2019年8期

摘要:
本工作研究了7005铝合金在应变速率为(1~5)×103s-1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结果表明,7005铝合金有明显的应变速率敏感性。利用最小二乘法求得了材料的Johnson-Cook本构参数;应用ABAQUS软件,研究了高应变速率下的帽型试样的绝热剪切变形历程。数值模拟得到的应力-应变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温度场的计算为绝热剪切带内微观组织是否发生动态再结晶提供了依据,当应变速率为15 000 s-1时,在120~240μs内,相比初始温度,试样的平均温升达到405℃。通过对冲击后试样的微观组织观测发现,绝热剪切带中有大量的等轴晶,具有典型的再结晶组织特征。7005铝合金在高应变速率下的变形温升和动态再结晶软化行为,将为其在汽车碰撞构件中的应用提供指导作用。

抗震钢筋HRB500E生产工艺探究 下载:84 浏览:508

樊宝华 房金乐 《冶金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介绍了汉钢公司生产HRB500E线材钢坯成分控制,轧制工艺控制及方案优化。通过解决HRB500E存在的问题,可为提升新品质量做好技术支撑。

金属非对称循环下的匀变速加载问题 下载:86 浏览:476

肖敏1 罗迎社1,2 司家勇3 刘秀波1,2 《新材料》 2018年11期

摘要:
由损伤力学理论可知,疲劳是由材料内部的损伤演化导致的,但其损伤演化的机理并不清楚。为此,我们将高分子物理中断裂的分子理论推广应用于金属的疲劳损伤,认为金属的断裂是一个松驰过程,宏观断裂是微观原子键断裂热活化的结果。以Q235钢为例,在CMT5105万能电子试验机上进行拉压非对称循环疲劳试验。从原子键离解的视角出发并结合试验数据,讨论并推算诸多因素影响下匀、变速加载时非对称循环疲劳损伤演化律的具体形式。再将速率作为重点考虑因素提出了新的疲劳损伤演化律,分别讨论了匀、变速情况下损伤演化律的基本形式,并对速率相关参数因子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新的疲劳损伤演化律形式简单、参数少、应用广泛且与试验结果贴合较好。

重庆市几种常见经济林凋落物持水性能研究 下载:86 浏览:484

张志兰 郑云泽 于秀娟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3期

摘要:
2017年7—9月采用野外观测与室内浸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重庆市5种常见经济林凋落物的蓄积量、自然含水率、最大持水率、吸水速率及有效拦蓄水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经济林的凋落物蓄积量有一定差异,总体表现为柑橘林>花椒林>核桃林>脆红李林>雷竹林;柑橘林、核桃林、花椒林、脆红李林、雷竹林的凋落物最大持水量分别为14.56、7.56、7.84、1.93、5.26 t/hm2,最大持水率分别为325.98%、286.88%、240.01%、242.86%、170.06%; 5种经济林凋落物的持水量和持水率均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而呈对数函数增加,吸水速率则呈幂函数下降,所有凋落物的吸水过程均经历快速(0~1 h)、缓慢(1~10 h)、停滞(24 h) 3个阶段; 5种经济林按凋落物对降雨的有效拦蓄量排序为柑橘林>花椒林>核桃林>脆红李林>雷竹林,相关性分析表明凋落物对降雨的有效拦蓄量与凋落物蓄积量和最大持水率成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自然含水率相关性不显著。

基于CSLE模型的全球抽样单元土壤水蚀速率计算方法初探 下载:58 浏览:384

杜朝正1,2 杨勤科1 王春梅1 庞国伟1 《土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在全球范围的典型样区计算抽样单元土壤水蚀速率,旨在为全球范围内抽样单元土壤水蚀速率计算提供参考。以位于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泰国区域的土壤水蚀典型样区为代表区域,选择42个抽样单元,用CSLE模型计算抽样单元土壤水蚀速率,并将计算值与文献报道的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泰国区域18个抽样单元平均土壤水蚀速率介于480.9~3565.3 t km-2a-1,计算结果与实地调查结果相符;美国、欧洲、澳大利亚抽样单元的计算得到的土壤水蚀速率与文献报道的流失速率相关系数R2达0.83,两者基本一致。基于抽样解译结果,使用CSLE模型可在全球范围内计算抽样单元的土壤水蚀速率,且高分辩率水保措施数据使计算结果更加接近真实情况。研究成果可为全球土壤侵蚀制图提供技术基础。

基于博弈论的无线体域网高效数据速率调谐研究 下载:74 浏览:351

涂曦瑶 郭坤祺 王国栋 《数据与科学》 2018年10期

摘要:
在无线体域网中,穿戴在人体上或植入人体中的各传感器节点通过有限的信道资源进行通信。为了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本文提出了基于纳什"讨价还价"解的数据速率调谐方法的研究。论文所提出方法能够基于特定的参数:数据优先级、传输失败概率、功耗比和节点所需的最低传输速率,通过博弈论算法去调整节点的传输速率,从而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经测试,该方法能在保证各节点传输所需的最低速率的前提下,提高近10%的平均传输速率。

多速率误码和光功率集成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下载:10 浏览:423

李姗珊1 全智1 卢媛媛2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国内市场上光模块检测设备检测速率较低、检测功能单一的现状,设计了一种集成多速率光模块误码和光功率的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四通道并行收发模式,提供SFP+、QSFP28两种光模块接口,支持10G/25G/40G/100G光模块误码检测和光功率测量,支持光模块的业务信息实时监测和上报显示,适用于IEEE802.3标准和ITU(OTU2/OTU4)标准。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测试性能准确、可靠,具有较好的实时性和通用性。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