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运用MODIS对我国西南地区极端干旱情况监测与评估研究——以2009~2010年遥感数据为例 下载:53 浏览:439

张小强1 冯彬1 王云燕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期

摘要:
文章利用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反演的干旱胁迫指数(DSI)来监测我国西南地区2009~2010年极端干旱的持续时间、发生强度和空间分布等特征,进而评估DSI的干旱监测能力,并验证其精度。结果表明:我国西南地区在2009年11月至2010年3月期间遭遇了极端干旱。作物受灾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74%,其中中度干旱、严重干旱和极端干旱面积占总面积的20%、12.7%和13.2%。空间分布上,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和广西西部地区均遭受了持续干旱,干旱期间强度从轻度到极端。将DSI和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进行皮尔逊相关分析,以评估DSI的监测结果。结果表明:DSI与SPI的变化趋势在时间尺度较为一致,DSI和时间尺度为3个月的SPI的相关性系数最高(r=0.58),农业气象干旱的监测资料也验证了这一点。研究表明,DSI具有监测我国西南地区或全球其他类似地区极端干旱的能力。

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城市绿地提取研究 下载:83 浏览:500

刘培1,2 李莹2,3 马威4 张晓颖1,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国产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在城市绿地信息提取中分割尺度选择问题,选取国产高分一号(GF-1)和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CBERS-04)遥感数据,在数据融合的基础上,采用控制变量法选取影像分割与合并尺度进行绿地信息提取,通过信息提取精度评价确定最优分割尺度。实验结果表明,对于GF-1和CBERS-04国产遥感数据,面向对象的方法均优于基于像元的方法,其中5m分辨率CBERS-04数据,面向对象方法绿地提取精度为90.53%,基于像元方法绿地提取精度为86.54%,推荐分割尺度与合并尺度为(25,70);2m分辨率GF-1数据,面向对象方法绿地提取精度为97.09%,基于像元方法绿地提取精度为83.49%,推荐分割尺度与合并尺度为(45,80)。研究结果能够为国产高分遥感数据城区绿地信息提取和地物分类过程中尺度选择提供借鉴和支持。

基于“天地图”的共享单车大数据监管平台设计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下载:87 浏览:494

仇海亮1 严瑞1 李依芸2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9年3期

摘要:
为了解决共享单车乱停乱放等问题,满足政府对相关企业统一监管的需求,本文通过研究了数据处理、存储、分析技术以及基于道路网络分析Voronoi图(简称网络Voronoi图)的共享单车监管技术,设计了基于"天地图"的共享单车大数据监管平台。平台调用"天地图·江苏"最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服务,叠加公交、小区、交通设施等专题数据,基于大数据框架,建立了大数据分析模型,对单车骑行分布进行统计分析,实现了单车查询统计、停车区域管理、单车聚集预警、轨迹分析预测、监管区域划分、监管轨迹跟踪等功能,为统一的精准监管提供了有效途径,可提高单车企业调度维护车辆的积极性,为"绿色出行"的实现奠定基础。

河网数据拓扑一致性简化方法 下载:65 浏览:443

操震洲1 姜林燕2 吴煜心1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10期

摘要:
河网数据简化包括河流选取、简化和拓扑一致性维护等过程,其时间性能尤为重要。目前的简化和拓扑一致性维护算法在时间效率上都不够理想。提出了一种河网多尺度组织结构并基于该结构实现了河网的多尺度简化。河网多尺度组织结构首先根据河流间的主支流关系和尺寸计算河流权重值,以河流权重值作为选取依据;然后执行Douglas-Peucker算法建立各河流的线性BLG树,以结点偏离量作为简化依据。基于该结构完成了河网数据多尺度简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结构能快速生成保持拓扑一致性的河网数据,验证了该结构的有效性。

Landsat 8 OLT遥感数据融合方法及其质量评价 下载:94 浏览:495

范军1 赵绒绒2 王婷婷3 《测绘科学与技术》 2018年2期

摘要:
遥感数据融合可有效改善影像的光谱和空间分辨率,提高影像的视觉效果和信息提取能力,是多源、多尺度、多元遥感数据信息集聚的重要途径。采用乘积变换(Brovey)、HSV变换、主成分分析(PCA)和光谱锐化(Gram-Schmidt)4种方法对Landsat8OLI全色和多光谱数据进行融合,运用Matlab软件计算提取融合后图像的均值、标准差、信息熵、平均梯度和相关系数等指标,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对这4种融合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合主观、客观因素分别分析对比4种融合方法的融合效果。通过研究,增进了对不同融合方法的理解和认识,为进一步挖掘Landsat8OLI遥感数据的潜力奠定基础,为Landsat卫星遥感数据的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基于MODIS卫星遥感数据的西北太平洋初级生产力与环境参数的相关性 下载:56 浏览:278

李璇 陈文忠 《海洋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为掌握西北太平洋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规律,科学预防赤潮灾害频发和海洋环境污染,保障海洋渔业等产业的发展,文章利用2007—2018年的MODIS卫星遥感数据,分别分析西北太平洋2个典型区域的叶绿素浓度、光合有效辐射、海表温度和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相关性,通过相关性对比分析不同区域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差异性,并根据异常气候条件("厄尔尼诺"现象)年份的情况验证上述相关性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区域A位于中高纬度的亲潮和黑潮寒暖流交界处,区域B受副热带环流和黑潮共同作用且台风较活跃,由于二者营养盐水平不同,净初级生产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具有差异性;由于酶的活性受海表温度影响较大,营养盐浓度较高海域(区域A)的净初级生产力主要考虑海表温度的影响;营养盐浓度较低海域(区域B)的净初级生产力受叶绿素浓度和海表温度影响较大,其中与海表温度相关性较高的原因主要是叶绿素浓度(浮游植物生物量)受海表温度影响较大;2个区域的净初级生产力受光合有效辐射影响较小;异常气候条件年份(2015年)中,2个区域净初级生产力和相关环境参数的变化特征可验证上述相关性结论。

基于高分六号遥感数据的中草药信息提取研究 下载:62 浏览:427

李煜 《中国农业》 2019年2期

摘要:
遥感的定量分析是遥感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但对于光谱曲线相似的植物难以区分。中草药和冬小麦光谱曲线较为相似,通过对中草药和冬小麦生长周期的研究,寻找冬小麦生长周期中的特殊阶段,计算该阶段与中草药光谱曲线的微小差异并加以放大,从而提取中草药的种植区域,可为今后中草药遥感定量分析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分析 下载:180 浏览:1574

张俊武 《中国土壤》 2023年2期

摘要:
本文将介绍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分析方面的应用。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GIS的概念和作用,然后探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GIS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手段,包括遥感数据获取、数据处理与分析、空间模型构建等。最后,我们将讨论GIS在土地规划与资源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展望未来GIS在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研究中的发展趋势。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环境监测范围界定分析 下载:285 浏览:2885

任姝昕 《环境科学研究》 2022年3期

摘要:
多源遥感技术的应用,在环境监测领域显现出非同凡响的应用价值和应用成效。本文以多源遥感数据为技术基础,开展环境监测范围的界定分析,借助多源遥感数据的特征和计算法则,提出现代环境监测范围的界定实验,以此为基础搭建现代环境监测工作的强化举措,利用多重数据叠加分析以及计算机的软件测算,实现环境监测能力以及识别能力的提高和强化。仅供参考。

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监测研究 下载:25 浏览:653

孙克红 《数据与科学》 2024年12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遥感数据的土地利用监测方法及其优化策略。通过对遥感数据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本文详细阐述了大气层及天气状况、侧视角、空间分辨率以及数据编码方式对图像清晰度的影响。本文提出了数据源优化、数据处理与分类优化、监测方法优化、地面验证与实地调查优化以及技术融合与创新优化等策略,以提高土地利用监测的准确性和效率。

基于遥感数据的济南市生态质量评价 下载:113 浏览:1549

刘贵芬*1 田勇1 李圣增1 姜腾龙1 刘建军1 孙军1 朱从旭2 葛琳1 杨晓钰1 《数据与科学》 2023年3期

摘要:
基于遥感数据,采用最新的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首次对济南市开展了2021年生态质量评价。(1)济南市生态质量指数(EQI)为45.39,生态质量属于“三类”级别。(2)生态质量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中部偏南低山丘陵区生态质量好;北部临黄带和南部丘陵地带生态质量较好;中部山前平原带生态质量一般。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