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计算模拟研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吸附分离C2、C3烃类气体 下载:31 浏览:306

刘景昊1 伍学谦2 吴玉锋1 俞嘉梅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碳氢化合物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分离纯化过程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环节。低碳烃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十分相似,仅在分子尺寸和不饱和度等方面有微小差异,分离困难。传统的精馏等分离方式能耗高、有时效率较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由于其优异的性能(高比表面积、高孔隙率、结构尺寸可控)在吸附分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模拟方法能够在微观层次上描述吸附分离过程,起到实验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计算模拟用于探索金属有机骨架吸附分离低碳烃的最新研究进展,探讨了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吸附分离低碳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前景。

二维金属或共价有机骨架材料的制备及其化学与生物传感应用 下载:62 浏览:407

杨涛1 崔亚男1 陈怀银2 李伟华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随着人们对以石墨烯为代表的二维(2D)纳米材料不断深入与扩展研究,近些年来,以2D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和共价有机骨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为代表的2D骨架材料引起了人们浓厚的研究兴趣和广泛关注.与其它的中孔或微孔的纳米材料相比,这些有机骨架材料提供了均一的纳米尺寸的孔,并且相较于石墨烯,2D有机骨架材料可以预期性地设计和组装功能化的结构单元,如羧基、氨基、羟基等基团可以通过多样的化学反应人为可控地接枝到骨架上,这些优点有望使2D有机骨架材料成为新一代提高传感界面灵敏度和稳定性的功能材料.本篇综述分别对2D MOFs和COFs进行简单的概述,总结目前以"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制备2D MOFs和COFs纳米材料的方法并对其做出简单的点评,介绍(2D)MOFs和COFs材料在化学传感和生物传感方面的应用,讨论了2D MOFs和COFs在传感应用中的潜质和关键性问题,并对未来2D MOFs和COFs的应用前景做出了展望.

基于金属有机骨架的固定化氯过氧化物酶的制备和性能评价 下载:65 浏览:397

赵睿南1 胡满成1,2 李淑妮1,2 翟全国1,2 蒋育澄1,2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11期

摘要:
30℃水相体系中"一锅法"快速制备固定化氯过氧化物酶(CPO@ZIF-8),在构筑金属有机沸石咪唑骨架结构(ZIF-8)的同时将氯过氧化物酶(CPO)固定在其三维纳米孔道中.温和的条件为固定化酶制备过程中酶活性的保持提供了前提.结构和性能表征说明酶分子的引入并不改变ZIF-8材料的孔道结构,同时酶分子在CPO@ZIF-8中呈现出在整体骨架材料中的嵌入式均匀分布.与先构筑ZIF-8骨架材料,然后通过表面吸附来固定酶分子的方法相比,通过将酶分子引入整体骨架材料中不仅提高了酶的固载量,更主要的是利用ZIF-8材料的高比表面积提高了固定化CPO的催化效率,同时基于三维孔道提供的刚性屏蔽环境有效改善了CPO在极端反应条件下的热稳定性、酸碱稳定性和对有机溶剂的耐受性.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ZIF-90的制备及载药性能研究 下载:88 浏览:463

董鸿 孙晓君 张欣 杨豆豆 王雪亮 张凤鸣 《新材料》 2018年7期

摘要: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是由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通过自组装过程杂化生成的一类具有周期性多维网状结构的多孔材料,在催化、传感、气体储存和载药等方面均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采用一种新的实验方法(超声-搅拌法)并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制备了粒径在300nm以下的ZIF-90纳米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粉末X射线衍射(XRD)确定了金属有机骨架的结构,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确定了材料的形貌和粒径。ZIF-90纳米药物载体装载和释放抗癌药物5-氟尿嘧啶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材料装载药物的能力最高可达1.245g/g,药物缓释时长达15h,释放率达到95%以上。该药物载体在不同pH值下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该药物载体可在接近肿瘤细胞的酸性条件下通过骨架坍塌的方式快速释放药物,具有肿瘤靶向传递药物的能力。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Cu-BTC降成本及放大合成研究 下载:60 浏览:232

马蕊英 张英 孙兆松 王红涛 王刚 《石油科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以工业级均苯三甲酸为配体,采用溶剂热法合成Cu-BTC材料,在0.1,1,10 L三种不同规模的反应釜中对CuBTC材料进行逐级放大,并对10 L反应釜体系进行平行实验,利用XRD、SEM、N2吸附-脱附等表征手段对合成的CuBTC材料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工业级均苯三甲酸完全可替代试剂级配体合成出晶型完整、比表面积高和孔体积大的Cu-BTC材料,能大幅降低原材料成本;逐级放大制备的Cu-BTC材料的比表面积、孔体积、结晶度和甲烷吸附量相差较小,且物化性能优于市售产品Basolite C300;合成Cu-BTC材料反应的重现性较好,适合规模化放大生产。

金属有机框架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在肿瘤诊疗领域中的应用 下载:23 浏览:252

李勰1 郑戴波2 丛杨1 王会3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11期

摘要:
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是指以有机配体为连接体和以金属离子簇为节点,通过配位键组装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结构的配位化合物。该材料在气相传导、光学催化以及生物应用领域都有着应用潜力。不同形貌、大小和组分的MOF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将金属纳米粒子和MOF材料的性能相结合,就能够有效地避免金属纳米粒子和MOF材料的相互凝聚。本文主要阐述了MOF材料的几种合成方法,包括气相法、液相法、固相法、模板法、微波法和电化学法,并对其优缺点进行了讨论。重点分析了其在肿瘤领域中的应用,包括药物负载、荧光标记和光动力学疗法等。最后指出今后其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改善生物相容性、降低制备成本、扩展生物MOF及其负载药物的种类,使其应用到更多疾病的治疗上。

金属有机骨架在色谱吸附和分离中的应用进展 下载:66 浏览:443

秦伟伟1 主曦曦2 《环境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 MOFs)是一种大约20年前新兴起的、目前最年轻的多孔复合材料。由于其出色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MOFs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色谱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和分离方法,在环境监测分析和污染治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着重介绍了MOFs在色谱技术中的应用,包括气相色谱(GC)、高效液相色谱(HPLC)及毛细管电色谱(CEC)等。除了MOFs在色谱领域取得的重要影响,也探讨了MOFs作为色谱材料,与传统色谱材料相比所具有的诸多应用前景及局限,以期为将来MOFs的理论和色谱应用研究提供指导。

功能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应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63 浏览:648

岳腾霄1 黄其州2 《材料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不仅具有可设计性,而且具有高孔隙率和大的比表面积,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光学、传感器、气体吸附与分离、气体储存、催化和药物传递等领域.MOFs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或无机键结合而成的,具有有机和无机的双重优点,其结构通过有机分子连接在晶格中的金属离子节点或金属离子簇而被定义,然而MOFs在酸/碱环境或高温高压下会发生坍塌、水稳定性差及机械加工性能不好等缺点,通过在MOFs上引入合适的官能团或者改变有机配体等方法可设计结构,克服其缺点,拓展其应用。

功能性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催化应用的研究进展 下载:182 浏览:2033

岳腾霄1 黄其州2 《新材料》 2024年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快速发展,金属有机框架(MOFs)材料不仅具有可设计性,而且具有高孔隙率和大的比表面积,作为一种功能材料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如光学、传感器、气体吸附与分离、气体储存、催化和药物传递等领域.MOFs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与有机或无机键结合而成的,具有有机和无机的双重优点,其结构通过有机分子连接在晶格中的金属离子节点或金属离子簇而被定义,然而MOFs在酸/碱环境或高温高压下会发生坍塌、水稳定性差及机械加工性能不好等缺点,通过在MOFs上引入合适的官能团或者改变有机配体等方法可设计结构,克服其缺点,拓展其应用。

金属有机骨架固载离子液体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188 浏览:1594

张理卿 《材料科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离子液体是一种由阴离子和阳离子共同组成的有机熔融盐,室温下呈液态,也称为室温离子液体。离子液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极性溶剂,几乎没有蒸汽压,对环境较友好,且不可燃、不易挥发、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被称之为“绿色”化学溶剂,可用来代替传统的易挥发有毒溶剂。此外,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通过改变其阴阳离子的组成实现对其功能和物理化学性质的调变,常用作高活性催化剂。

MOF材料在电池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15 浏览:2364

王敏 《材料科学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具有结构可控、大的孔体积和可调的孔隙率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能量储存领域。本文简述了MOF材料分别在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以及钾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