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野外试验中热脉冲探针间距校正方法的应用 下载:76 浏览:481

乔照钰 原晓辉 刘刚 《中国土壤》 2018年2期

摘要:
土壤热特性是土壤的重要参数之一,热脉冲探针是目前土壤热特性最为常用的测量方法。在用热脉冲探针测量土壤热特性时,探针间距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影响非常大。而在野外试验中,由于土壤受到植物根系、土壤冻融、土壤动物活动等的影响,会造成探针间距的变化。因此,探针间距的校正在野外实地测量时十分重要。本研究团队在2013年提出热脉冲探针间距的校正方法,即在温度探针中使用两个热敏电阻,并通过理论公式校正探针初始间距后,得到间距变化后的探针真实间距。将此校正方法应用于野外试验中,分别于夏季和冬季监测土壤中三个深度处(3 cm、8 cm和13 cm)探针间距的变化。结果显示探针间距校正后得到的土壤热特性参数与未校正探针间距时的土壤热特性相比,探针间距校正后得到的土壤热特性参数更加准确可靠;但由于冬季表层土壤存在结冰现象,造成热脉冲探针无法准确测量热特性参数。

含有不同间距凹坑缺陷的发酵罐应力分析与计算 下载:42 浏览:392

林国庆1 时黛1 李福来2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对含有不同间距凹坑缺陷的发酵罐进行应力计算与分析,得到轴向排列的多凹坑区域应力值分布情况和应力集中系数与相邻凹坑间距L和凹坑数量的关系。经过分析可知,当相邻凹坑间距与X方向宽度比值L/X<3时,其应力值随着凹坑间距的增加而减小,当L/X≥3时,相邻凹坑之间间距对应力分布几乎无影响。应力集中系数随着两凹坑中心距离增加而减小,当L/X<3时,应力集中系数的变化幅度较大,当L/X≥3时其变化趋于恒定。最大应力值和应力集中系数与凹坑缺陷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相邻的凹坑间距成反比。

不等间距的一维碳钢双原子模型的建立及受力分析 下载:27 浏览:301

张诚栋 崔云龙 戚振 张义磊 《装备技术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建立不等间距的碳钢一维双原子模型,得到碳钢中Fe原子和C原子的运动学方程,并解出其位移项从而得到描述其运动规律的位移解析式,并求解出碳钢中的原子在外应力作用下发生的位移u2n,u2n+1,进而得到其发生弹性形变及塑性形变的微观解释。

电除尘器结构对除尘效率影响的数值分析 下载:54 浏览:449

胡建华1 李海燕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5期

摘要:
为了得到电除尘器结构对除尘效率的影响,基于Fluent进行数值计算,分析了除尘效率随不同电极线数、不同极板间距、不同极线间距和不同极线偏离距离的变化情况,得到,电极线越多,除尘效率越高,电压越高,电极线对效率的影响越明显;电极线间距存在一个最佳值,使得除尘效率最高;极板间距增大,使得颗粒沉降需要更长时间,不利于除尘;低速时(0.3 m/s),离子风有利于颗粒沉降,电极线的偏置使离子风的双螺旋变成单螺旋结构,更多的颗粒从线板距大的一侧流过,当电极线下移7.5 mm时,平均场强最大,除尘效率最高。

同煤某矿进风巷支护机理及数值分析研究 下载:66 浏览:464

杨军 《冶金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通过对锚杆与金属网耦合支护的机理进行研究得到金属网可与锚杆进行强度耦合,提高巷道支护能力,并给出了金属网参与耦合支护的判定依据及金属网参数选择方法。运用FLAC3D软件对进风巷建模仿真,得到金属网与锚杆耦合支护可有效改善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及减小巷道围岩应力峰值,提高巷道支护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多种车辆荷载下公路钢桁梁桥横梁受力分析 下载:24 浏览:384

赵晓梅 陶重民 《交通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公路钢桁梁桥的横梁一般设置在桁架节点处,桥面系上的荷载主要通过横梁传递给桁架。横梁的纵向间距达到10~15 m,车辆荷载的纵向布置形式对横梁受力的影响较大,由于加载情况比较特殊,现行规范未明确规定计算横梁受力的车辆荷载参数。以上海大叶公路的金汇港桥为例,参考桥梁规范关于车队布置的相关规定和车距调查文献,考虑车队标准间距和极端堵塞间距两种工况,研究3类车辆荷载作用下的横梁受力状况。结果表明:标准间距下,横梁在重车-标准车车队、全重车车队加载下的正应力比单辆重车加载下的正应力分别高约12.8%和17.0%;横梁在重车-标准车车队、全重车车队极端堵塞情况下的正应力比标准间距情况下的正应力分别高约35.8%和40.0%。此外,两片桁架之间横撑的设置方式、桁架外侧人非桥面结构对横梁正应力的影响分别约为9%和5.5%,设计时应予以考虑。

追加评论特征及其感知有用性的研究——基于京东网站真实评论数据 下载:23 浏览:255

俞军 备李明 《管理与科学》 2020年8期

摘要:
基于京东商城上6491对追加评论,运用情感分析对追加评论组按照情感效价、情感强度、时间距离进行分类,运用秩和检验等方法对不同类型追加评论的特征及其感知有用性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1)相对于一次性评论,追加评论能够带给消费者更多的有用性感知。(2)相对于追评为正组,追评为负组给消费者的感知有用性更大。(3)对于前后效价一致和"初正追负"的两次评论,追评情感强度强于初评,但对于"初负追正"组,追评的情感强度小于初评。(4)搜索品的时间间隔显著大于体验品;对于搜索品来说,时间间隔较长的追加评论感知有用性强于时间间隔短的追加评论,而对于体验品来说,时间间隔较短的追加评论感知有用性强于时间间隔长的追加评论。

北疆农田防护林衰退现状及治理对策——以石河子市150团为例 下载:89 浏览:484

曹尤淞1,2 李生宇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9期

摘要:
北疆的准噶尔盆地风沙活动频繁,盆地边缘营建的防护林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环境,保障了绿洲内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但受2000年以来节水灌溉技术推广的影响,部分区域防护林出现了严重的衰退状况。通过实地踏勘走访,结合Google Earth卫星影像资料,对石河子市150团的防护林现状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该地区防护林主副林带间距过大,大部分林网残缺不全,衰退情况严重。此外,防护林的衰退使农户遭受严重损失,对农户承包经营防护林的积极性造成了消极影响。通过进一步研究,总结出导致防护林衰退的主要原因为病虫害严重、林带水分补给状况差、防护林混交比例低等。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合理布设林网、混交林代替纯林、改进灌溉措施等治理对策。

探地雷达地波法测定红壤区土壤水分的参数律定研究 下载:73 浏览:138

曹棋1,2 宋效东1 吴华勇1 张甘霖1,2 杨顺华1,2 《土壤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探地雷达地波法是一种农田尺度快速测量土壤体积含水量的有效技术,能够弥补传统方法和卫星遥感方法在含水量监测上的不足。但地波法在红壤地区进行含水量反演的最佳参数仍未确定,相关研究鲜有报道。本研究以位于南方红壤区江西省鹰潭市孙家流域为例,采用地波法对区域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了探测:先使用共中心点法确定所用雷达的系统延时、有效反演深度,并利用Topp、Roth、Ferre和朱安宁四种常用的经验模型由介电常数ε反演土壤含水量;然后通过固定间距法进行区域性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测量,确定雷达测量时的最佳天线间距。这一系列过程中,土壤含水量实测值是用烘干法校正的管式时域反射仪(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TDR)测定的土壤体积含水量。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律定地波法在红壤区测定土壤含水量的有效反演深度、最优模型和最佳天线间距等参数。结果表明:60 MHz探地雷达地波法反演0~40 cm土层的土壤体积含水量时精度最高,误差最小;Roth经验模型更适合于红壤地区0~4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的反演,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0.022 m3m-3;地波法的最佳天线间距为1.0 m,能够准确地反演土壤体积含水量;土地利用类型对雷达的探测精度具有一定影响,在1.0 m天线间距下,旱地上的反演精度优于果园,旱地和果园的RMSE分别为0.004和0.020 m3m-3。

对煤矿探放老空水钻孔布置中的几个问题的探讨 下载:59 浏览:371

李新俊 《煤炭技术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通过阐述煤矿老空水探放钻孔布置帮距的合理性和探水钻孔终孔位置钻孔间距与孔间距的矛盾,提出了"帮距"的新概念,统一了对探水钻孔终孔位置钻孔间距与孔间距的认识,明确了探水钻孔横向钻孔间距和纵向钻孔间距的要求是在掘进停掘位置。对煤矿探放老空水钻孔布置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农安县杨树农防林土壤类型与林带间距关系的初步研究 下载:51 浏览:366

常宝贵1 宋甲辉2 郭振和2 段晓光2 陈立娜2 王大凯2 《林业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本文对农安县3种土壤类型过熟人工杨树农防林树高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推算出的林带间距黑钙土土壤为470~590 m,轻碱土土壤为430~530 m,风沙土土壤为360~450 m。

煤矿瓦斯抽采半径确定方法的研究 下载:341 浏览:3429

赵星云 《煤炭技术研究》 2021年7期

摘要:
煤矿瓦斯抽采是降低矿井瓦斯涌出量、降低煤层瓦斯压力以及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灾害的重要技术措施。其中,合理布置抽采钻孔间距是保证抽采效果的重要因素:钻孔间距过大,在抽采范围内易形成抽采盲区;钻孔间距过小,会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所以,瓦斯抽采钻孔的设计应以钻孔的有效抽采半径为依据。

城镇燃气管道设计中安全间距探讨 下载:504 浏览:3535

李金明 《中国城镇》 2021年3期

摘要:
燃气管道工程是城镇民生保障工程,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和生命财产安全,同时,由于燃气管道工程专业性较强,其施工质量要求较高,要求施工单位严把工程质量关,最大限度消除燃气管道工程质量隐患和安全隐患,确保燃气管道工程施工质量。本文结合燃气管道工程特点,深入探讨了燃气管道分项工程质量控制要点和安全技术管理要点,以期为燃气管道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沼气燃烧装置间距问题探讨 下载:264 浏览:3272

白云飞 《发电技术与研究》 2022年2期

摘要: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中,垃圾作为燃料,大量堆积会产生渗滤液、沼气,在事故状态或检修期间,需要利用火炬/沼气燃烧装置将其安全放散。但其与周边建构筑物距离的问题,行业内现有规范并不能完全针对。本文对行业内外涉及规范内容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对相关类型的项目提供一些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