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降雪和积雪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与来源解析——以乌鲁木齐市2017年初数据为例 下载:76 浏览:412

王镜然 帕丽达·牙合甫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期

摘要:
为了解乌鲁木齐市降雪、积雪中重金属的污染现状及来源,采集乌鲁木齐2017年1~2月期间不同功能区降雪和积雪样品,测定样品中的8种重金属元素,利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后向轨迹模型探究重金属的来源。结果显示:降雪、积雪中ρ(Fe)的平均值最高,分别为229.63、259.31μg/L,ρ(Cd)的平均值最低,分别为3.28、9.33μg/L,对比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降雪、积雪中各重金属均存在一定超标情况;各功能区降雪中重金属浓度大小顺序为:交通区>工业区>商业区>生活区(建筑活动)>背景区,积雪中重金属浓度大小顺序为:生活区(建筑活动)>工业区>交通区>商业区>背景区。除Fe外积雪中重金属浓度大小顺序为:工业区>交通区>商业区>生活区>背景区。相关性与主成分分析解析出降雪中重金属的来源是交通排放、燃煤和金属冶炼,积雪中重金属的来源是燃煤、交通和金属冶炼以及钢铁生产。后向轨迹分析得出两类气团源区无典型污染源,乌鲁木齐市降雪、积雪中污染物来源于本地源排放。

低纬高原地区2次强寒潮过程对比分析 下载:80 浏览:481

刘佳 段兴奎 叶文群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7期

摘要:
通过对云南2次强寒潮过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横槽型和北脊南槽型是2次过程的主要中高纬环流形势;横槽型造成的降温范围更广,强度更强,持续时间更强,但降雪除了很大程度受制于冷空气外,还受到水汽和动力抬升条件的影响;北脊南槽型冷空气相对横槽型弱一些,但当配合强盛的南支槽,高原切变线,及高低空急流耦合作用下导致了暴雨强降雪天气; 2次强降雪过程云南西侧都有充沛的水汽输送,水汽通量的增大是云南强降雪的必备条件;中低层来自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在云南南部形成能量积集区和强烈的水汽辐合区,在低层辐合、中高层辐散的耦合作用下,形成强烈的对流上升运动,为强降雨提供了动力和水汽条件;雨转雪相态变化过程中当地面出现"冷垫"一般指示降雪的出现。

甘肃陇东地区2017年2月19-21日强降雪天气成因及影响分析 下载:67 浏览:264

常臻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对甘肃陇东2017年2月19-20日强降雪天气成因分析得出,此次强降雪是在高空槽、冷锋、南支槽、西南急流等有利的天气系统影响下产生的,水汽通量散度、散度场等物理量变化对应降雪天气发生发展,引发该地区暴雪天气。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