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雷达液位计在油品罐区计量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391

陈丽君 《中国仪器》 2019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雷达液位计在油品罐区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雷达液位计的工作原理、天线型式和性能特点,指出了介电常数对于雷达液位计测量的影响,介绍了雷达液位计的设计要点和选型原则,并对其现场总线传输方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最后结合工程设计实例总结了雷达液位计规范合理的选型方案,肯定了其在罐区计量中的重要作用。

雷达探尺的研究与应用 下载:58 浏览:349

邢增彬 《中国仪器》 2019年11期

摘要:
雷达探尺是在雷达液位计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由于钢厂高炉物位的测量一直存在困难,内部工艺环境比较复杂,最高时瞬时温度为1600℃,而目前现有雷达物位计不能满足工况需求。因此,主要围绕雷达液位计结构的改进和外部降温设备的增加,从而增强雷达的抗温能力,保证高炉内料位处于安全可控范围,使仪表既能适应高温工况,又能便于维护。

一种便携式射频功率测量模块的设计 下载:56 浏览:380

吴维 王亚东 《中国仪器》 2019年9期

摘要:
射频信号功率是射频微波设备的一项重要指标。结合气象雷达经常位于崇山峻岭或荒郊野外,雷达天线罩内或天线阵下缺少或没有交流电供电的特点,一线维修维护人员提出测量设备要方便携带和使用的需求。针对中国气象局气象雷达广泛采用的P/L/S频段以及相关待测信号特点,设计了一种电池供电的功率测量模块,采用MINI公司射频功率传感器模块ZX47-40+实现射频功率到直流电压的转换,通过采样保持电路将直流电压信号送到处理器STM32L4进行模数转换并显示在LED屏幕上。该模块小巧轻便、测量准确,在实际使用中受到雷达基站和一线维修维护人员的欢迎。

综合物探技术在岩溶勘察中的应用 下载:67 浏览:411

郭海峰 王中荣 王晨 《中国电力技术》 2019年10期

摘要:
在岩溶发育地区的岩土工程勘察,其最主要的问题是怎样查明岩溶发育情况。采用传统钻探方法,以点带面,很难对岩溶发育做出准确判断,结合工程实际,通过采用综合物探技术与钻探手段相结合方法进行岩土工程勘察,解决了岩溶地区工程勘察难题,为今后岩溶发育区的岩土工程勘察提供参考。

激光雷达扫描反射镜结构有限元分析 下载:65 浏览:441

张文博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针对机械旋转激光雷达扫描结构的工作精度直接影响系统的测量精度,提出以扫描反射镜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分析,通过利用有限元法进行模态、动力学和冲击分析,得出扫描反射镜结构在工作过程中和冲击载荷下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其分析方法对类似扫描式传动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基于信号相关的被动雷达导引头抗噪声源干扰方法分析 下载:26 浏览:202

路瑜亮 周云 杨万君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在被动雷达导引头主波束内同时存在目标雷达和噪声干扰源的情况下,利用传统的单脉冲比进行测角会带来很大的误差。针对噪声源为噪声调频干扰以及高斯噪声的情况,利用雷达信号本身的自相关性强、噪声信号本身的自相关性差以及雷达信号和噪声信号之间互相关性差的特点,提出了基于信号相关的抑制噪声源干扰的方法。通过计算机仿真对该方法的性能进行了分析。

一种分布式雷达网中的航迹关联方法 下载:39 浏览:240

白晶1 杨广厅1 李子杰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针对分布式雷达网中多航迹关联时间复杂度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分布式多雷达区域航迹关联方法。在定义了方格坐标系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划分准则,将整个目标区域分剖成若干子区域。在相邻子区域内进行关联性判断,而非相邻子区域内不进行关联性判断。通过典型的场景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双基地噪声雷达中直达波干扰抑制技术研究 下载:41 浏览:276

鲁振兴 尹伟 洪永彬 《无线电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双基地噪声雷达直达波和近距离强杂波严重影响远距离微弱目标检测的问题,对直达波和杂波干扰抑制技术进行了研究。分析了LMS自适应时域干扰抑制算法在双基地噪声雷达中的直达波干扰抑制性能。针对雷达参考信号时域强相关情况下算法收敛速度过慢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格型预测的联合过程估计对消算法,通过对参考信号进行去相关处理,降低LMS类型算法输入相关矩阵的特征值散布,提高了收敛速度。通过仿真对干扰抑制算法进行了收敛过程分析和性能验证。

一种TWS雷达的干扰源跟踪实现方法 下载:44 浏览:280

张彪 万亚淳 孙超军 《无线电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强干扰环境下,雷达不能进行正确的目标检测、不能稳定跟踪目标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边扫描边跟踪(Track-While-Scan,TWS)系统的三坐标雷达的干扰源跟踪实现方法。根据雷达扇区分区处理原则,完成干扰航迹的跟踪处理,主要包括航迹预测、航点相关及航迹滤波处理;同时,根据主通道和辅助通道接收到的回波功率,进行自动增益控制(AGC),提高干扰源测角精度。经试验验证,该方法能稳定地跟踪干扰源且跟踪精度较高。

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的雷达多目标分类方法 下载:54 浏览:319

张玲1 陈路路1 梁进科1 仉树军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小样本条件下雷达目标分类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的雷达目标分类方法。通过雷达目标特征的提取、选择和分类器的设计,实现了目标的多分类,且提高了目标分类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二维特征的分类器可实现多目标的高精度分类,且平均分类精度均优于85%。

一种X波段船舶雷达微带天线的设计 下载:60 浏览:328

刘冬1 高雪2 房少军2 李胃胜1 《无线电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针对中小渔船雷达天线的需求,提出了一种适用于X波段的圆极化船舶雷达微带天线。为了增加天线的辐射方向性、减小天线的尺寸并降低天线的复杂度,将20辐射单元交错位于馈电网络两侧;与贴片边缘相连的阻抗变换器采用蜿蜒型结构;馈电网络采用阶梯型阻抗变换器。设计的天线实物长度约26 cm,其工作中心频率在9.3 GHz,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和圆极化性。

基于apFFT的I/Q通道幅相误差校正算法 下载:61 浏览:338

杜梦园1,2 赵宏钟2 贠龄童1,2 《无线电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在I/Q正交采样时,I/Q正交性幅相误差需要补偿。经幅相误差建模,提出利用全相位FFT(all-phase FFT,apFFT)简单、有效地校正I/Q正交性幅相误差的新方法。在分析apFFT输入数据形式的基础上,与以往仿真直接设置-(N-1)~N-1点数据作为apFFT输入不同,提出利用矩阵束前向外推得到apFFT的输入数据。经apFFT处理后,求取I/Q通道信号的初相位误差即为相位误差,求传统FFT谱峰之比即为幅度误差。通过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前向外推的可靠性以及apFFT求I/Q正交性幅相误差的精度,在3 dB信噪比,镜像抑制度达到60 dB。

一种X波段微波雷达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下载:65 浏览:352

李振林1 陈琳琳2 曹卫平1 《无线电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前红外感应传感器容易受到热源、热气流的干扰,尤其在室外高温环境下,误报现象时有发生,且被动红外穿透力弱,人体的红外辐射很容易被遮挡,使得红外传感器感应不灵敏。针对以上问题设计了一种低成本的X波段微波雷达传感器,采用串联反馈型介质振荡器的方法设计雷达前端频率源,选用噪声低的PHEMT晶体管作为振荡器的有源器件,采用高Q值、高介电常数的介质谐振器来确定振荡器的谐振频率,经过后端的信号处理电路输出变化的电平信号。测试结果表明,该微波雷达传感器能够准确检测到10 m远处移动的人,而且性能稳定,抗干扰能力强。

基于功率控制的雷达低截获概率探测技术 下载:66 浏览:352

王亚涛 张保群 曾小东 《无线电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针对雷达信号被截获问题,为了实现先敌发现的目的,通过搜索和跟踪状态的功率控制,实现了雷达的低截获概率(LPI)探测技术。论述了雷达LPI探测的原理,推导了临界功率和LPI探测距离的表达式,给出了功率控制步进和目标RCS抖动对LPI探测距离的影响机理。仿真结果表明,在功率控制步进大于6 dB、RCS抖动超过1 dB时,在LPI探测距离内截获状态和探测状态会发生较大起伏,与实际试验的结果相符。

多元助剂改性羰基铁粉雷达波低频吸波性能研究 下载:89 浏览:477

胡晶 谢国治 顾家新 谌静 谭鑫 王瑞 邢贝贝 《新材料》 2018年12期

摘要:
采用三种处理剂对羰基铁粉样品进行表面复合改性,研究了多元助剂对羰基铁粉样品表面改性后的微观结构及电磁参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元助剂的使用使羰基铁粉表面形成了一层致密的有机绝缘薄膜,能有效降低羰基铁粉的复介电常数,增加复磁导率虚部,提高吸波材料的电磁匹配性能,改善吸收剂的低频吸收效果。根据传输线理论计算吸波材料的反射损耗(Reflection loss,RL),在厚度为2mm时,三元助剂改性羰基铁粉的反射损耗峰值在2GHz附近达到-15dB,在RL<-10dB的有效吸收频宽为1GHz(1.6~2.6GHz),具有较好的雷达波低频吸波性能。

一种测量大气消光系数边界值的新方法 下载:58 浏览:444

孙国栋1,2 秦来安1 张巳龙1 何枫1 谭逢富1 靖旭1 侯再红1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根据激光雷达方程建立了散射回波信号与大气消光系数边界值之间的非线性方程,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利用Broyden算法求解非线性方程确定大气消光系数边界值的新方法.在近地面开展了观测实验,首先分别使用Broyden算法和最小二乘法确定大气消光系数边界值,然后利用Klett反演方法获得消光系数空间分布,按路径积分计算得到两种方法下的大气透过率.同时,在附近开展了1 km路径的水平光单程传输实验直接测量大气透过率,并将此结果作为对比参考标准.将运用两种不同的边界值确定方法得到的水平大气透过率与参考标准值分别从相关性和相对误差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使用Broyden算法得到的大气透过率与参考标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两者的线性相关系数高达0.968,平均相对误差约为最小二乘法与参考标准值平均相对误差的一半.由此验证了使用Broyden算法确定大气消光系数边界值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低空小型无人机雷达探测距离仿真分析 下载:84 浏览:428

李琴 黄卡玛 《无线电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杂波背景下低空小型无人机的检测已成为非常具有挑战的问题。采用电磁仿真计算某小型无人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adar Cross Section,RCS),根据雷达方程仿真分析了大气衰减及地杂波背景下的雷达探测距离。结果表明:在一定功率下,考虑大气衰减和地杂波的影响,有最佳的探测频率。进一步分析,如果采用地杂波动目标显示(Moving Target Display,MTI)抑制技术,可将最大探测距离提高25.76%。

基于不同散射机制特征的海杂波时变多普勒谱模型 下载:45 浏览:355

张金鹏1,2 张玉石1 李清亮1 吴家骥2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海杂波的多普勒谱建模对采用多普勒处理技术的雷达进行有效的海杂波抑制和目标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考虑Bragg,白冠和破碎波三种散射机制对应的多普勒谱分量的特征,对三种谱分量的频移和展宽进行分离,并引入附加速度频移量,提出了基于不同散射机制特征的雷达海杂波时变多普勒谱模型.该模型假设谱强度为受观测时间区间影响的随机变量,能够同时适用于平均多普勒谱与短时多普勒谱建模.通过分别对黄海海域实测的岸基P,S波段海杂波平均多普勒谱与短时多普勒谱建模测试,结果表明该模型相对传统模型的建模精度更高,尤其体现在短时谱的观测时间较长和平均谱形式较为复杂的情况下,建模误差显著减小.

月基SAR仿真成像研究 下载:80 浏览:458

谷昕炜 陈杰 杨威 王鹏波 《无线电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月基合成孔径雷达(Lunar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Lunar-SAR)能在较短的观测周期获得全球性的大尺度观测图像,其概念自被提出之后便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介绍了月基SAR与传统星载、机载SAR的不同,分析了超长传输距离、月球半径、天体章动和平动等因素带来的影响,结合实际地月相对运动参数完成了月基SAR回波信号仿真。对回波仿真数据进行BP成像,成像结果验证了月基SAR的可行性。对本研究的贡献以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

基于多特征融合的SAR图像舰船自学习检测算法 下载:83 浏览:452

楚博 策文 义红 陈金勇 《无线电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传统的舰船检测方法主要包括恒虚警检测(CFAR)和机器学习类算法,其中CFAR舰船检测容易受噪声影响,检测结果过分依赖参数与海杂波模型的选择,准确率低并且鲁棒性较差。简单的阈值判定方法由于特征单一,对舰船目标描述性较差,机器学习算法需要对已有数据库中舰船数据进行训练,准确度较高但检测周期过长,更新较慢,无法满足现代战争的快速反应、实时更新的需求。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自学习算法,对感兴趣目标提取形态学、灰度和轮廓等多种特征,通过对多特征阈值判定方法对相似舰船目标进行检测,可实现对战场突发状况与未知目标快速反应能力的同时保证较高的检测准确率。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检测算法相比传统方法的查全率提高了10%,虚警率降低了4%,并且实现了单幅运行时间的大幅度缩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