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大兴安岭森林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与黑碳的分布及土壤固碳潜力 下载:76 浏览:480

徐嘉晖 高雷 孙颖 崔晓阳 《中国土壤》 2018年1期

摘要:
稳定性土壤有机碳(SSOC)决定着土壤抗干扰与固碳能力。量化了大兴安岭森林土壤两种典型的SSOC:矿物结合态有机碳(MOC)与黑碳(BC),并以矿物结合态碳库为碳饱和容量来估算土壤的固碳潜力。MOC的量化采取物理分组和化学分离两种方法,BC的分析采用重铬酸钾氧化法。结果表明:粒级分组方法过高估计了MOC,矿物结合态有机质中的有机碳并非完全与矿物络合。BC占土壤有机碳(SOC)的比例约为25.4%,其中,颗粒有机质(POM)中BC所占比例约为26.3%,说明颗粒有机碳(POC)并非绝对属于活性组分。表层土壤碳饱和水平达到了97.8%,而深层仅有21.2%,表明深层土壤的固碳潜力巨大,为当前深层SOC储量的1.86倍。目前的碳饱和理论均以SSOC为基础,然而,BC于POM中的存在说明了POC在土壤固碳潜力中的重要性。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金属常压罐体出厂检验问题探讨 下载:62 浏览:386

张兆东 张义磊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在常压罐车出厂检验中发现设计文件中汽油饱和蒸气压错误,查找原因后发现其数据来源于《GB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实施指南》。通过对比计算发现,饱和蒸气压数据错误对一般车型罐体壁厚影响不大,但对罐车出厂检验时气密性压力、水压试验压力及软管试验压力影响较大,应及时改正该错误数据,避免由此带来安全隐患。

过饱和度理论及过饱和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28 浏览:349

薛一凡1 孟文卉1 汪润泽2 任俊杰1 衡伟利1 张建军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在药物研发领域,如何有效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目前,过饱和药物递送系统(Supersatura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SDDS)利用药物溶液处于过饱和态的优势,可同时提高难溶性药物的表观溶解度与渗透性。本文对过饱和度的理论及其在药物研发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介绍了过饱和度的产生与维持、及其与药物吸收的关系,归纳了常用的SDDS技术,并对无定形固体分散体、共晶、无定形/共无定形产生过饱和进行重点阐述。

早产儿目标血氧饱和度范围的争议 下载:14 浏览:161

陈超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7期

摘要:
氧疗是危重早产儿救治的重要措施,但不恰当的氧疗会导致早产儿不良预后的发生,氧疗是否适当主要根据血氧饱和度监测及是否发生低氧或高氧损伤。长期以来国内外对早产儿目标血氧饱和度范围进行了许多研究,但结果有较大差别,对早产儿最合适的目标血氧饱和度范围仍未有定论。最近10年来,针对早产儿血氧饱和度开展多中心前瞻性大样本研究,结果显示早产儿生后早期使用较低血氧饱和度可以降低严重早产儿视网膜病的发生率,但病死率会有所升高。

信号饱和对遥测设备自跟踪影响的研究及应用 下载:56 浏览:319

张跃飞 赵翔宇 苏坦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介绍了遥测设备中广泛采用的比相单通道单脉冲角跟踪原理,借助数学模型阐述了角误差的调制和解调的实现过程,分析了信号强度对于设备自跟踪的影响,并采取实测方式研究了信号饱和对角误差电压解调的影响,测试一定距离时影响角误差解调的遥测信号强度。该测试原理和方法对于遥测设备人员准确跟踪被测目标,避免因信号饱和影响设备自跟踪具有重要意义。

氧化对Cr25Ni35Nb与Cr35Ni45Nb合金组织和磁性的影响 下载:83 浏览:439

郭景锋1 曹铁山1 程从前1 王富岗1 孟宪明2 赵杰1 《新材料》 2019年9期

摘要: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分析了Cr25Ni35Nb和Cr35Ni45Nb两类合金长期服役后的氧化行为以及其对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服役后形成的氧化层主要由Cr2O3、SiO2、Fe2O3组成,并且氧化膜发生了破裂,外壁和内壁氧化膜的破裂分别是Cr2O3在高温下的不稳定性和周期性的结焦/清焦所造成的;裂解炉管内壁和外壁均出现了氧化层、贫碳化物区、碳化物区,外表层为连续的Cr2O3氧化层,SiO2则在贫碳化物区沿晶界分布;氧化前两种奥氏体耐热合金均为顺磁性结构,经氧化后形成的贫碳化物区中,基体的Cr含量较低,因而转变为铁磁性结构,其饱和磁化强度均超过20 emu/g。因此,氧化也是乙烯炉管长期服役后转变为铁磁性结构的重要因素。

基于磁开关的固态近方波Marx发生器初步模拟设计 下载:65 浏览:368

樊旭亮 孙旭 潘亚峰 范红艳 《物理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对基于磁开关Marx发生器的电路结构进行了改造,设计了一种能输出方波脉冲,且结构紧凑、原理简单的电路。对设计的这种输出功率达10GW的近方波Marx发生器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脉冲发生器输出脉冲电压接近1MV,前沿约为20ns,半高宽为70ns,发生器全系统无需气体开关。从波形来看,输出脉冲平顶波动小于10%,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长期施肥对旱地红壤磷素饱和度的影响 下载:45 浏览:446

许杏红1 王艳玲1 殷丹1 樊剑波2 《土壤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磷素饱和度(Degree of phosphorus saturation, DPS)能够有效评估土壤磷素的流失潜能及地表水磷富营养化问题,可用于评价土壤磷素环境风险。DPS值通常由酸性草酸铵提取态磷(Pox)与提取态铁铝(Feox, Alox)的摩尔质量比除以校正常数(Corrected constant,α)计算得到,而α是通过建立土壤饱和吸磷量与影响土壤磷吸附的土壤特征值间的相关关系而计算得到的数值;α的取值大小(常取0.5)会直接影响到DPS的准确估算。因此,本文以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28°04′~28°37′N,116°41′~117°09′E)为依托,以长期施肥(1988~2014年)的旱地红壤为研究材料,通过两种计算方法得到了土壤的DPS值,分析了校正常数α=0.5在长期施肥的旱地红壤DPS计算中的适用性,并确定了长期施肥旱地红壤DPS计算中α的适用性阈值。研究结果表明:校正常数α=0.5虽适用于长期施肥旱地红壤DPS的估算,但易导致旱地红壤DPS的过高估算;对比计算发现,长期施肥旱地红壤DPS计算时,校正常数α的最适取值范围为0.71~0.81。但是,不同环境背景下旱地红壤DPS计算公式中校正常数α的适应性阈值仍需进一步校正与验证,从而提高红壤区土壤磷素环境风险评估的准确性。

测定生物体pH值的磁共振研究进展 下载:11 浏览:126

魏瑶 邓鹏翅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8期

摘要:
生物样品的pH值与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密切相关。在微观尺度上,局部pH会影响细胞、细胞器和酶的重要生理活动。本文综述了当前对生物样品pH进行检测的一些方法,包括微电极法、荧光分析法和核磁共振法的优点、局限性和应用。并对磁共振光谱法和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问题研究 下载:20 浏览:158

许贵民 姚帅 尹红霞 《电气学报》 2020年11期

摘要:
主要对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电磁式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产生的根本原因,即铁磁材料磁导率随着所施加电压或流过电流的持续增大反而降低,引起励磁电抗急剧减小,从而引发谐振;接着介绍了铁磁谐振分类,包括基频谐振、高频谐振和分频谐振;然后重点分析了电压升高与电流增大对谐振的影响,分别介绍了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系统单向接地时的中性点电压变化轨迹,并给出了可能产生谐振的区间范围,介绍了电压互感器三相励磁电抗不同饱和程度对铁磁谐振产生的影响;最后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谐振消除方法。所介绍内容能够为电网运维检修人员以及互感器设计人员提供理论参考和经验借鉴。

基于三维磁特性电抗器电磁振动分析 下载:45 浏览:293

刘松1 祝丽花1 王斌1 李永建2 张牧1 《电气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为准确分析评估电抗器电磁振动噪声大小,准确的三维磁特性是开展计算分析的数据基础。在利用课题组研发的测量电工磁性材料三维磁特性的装置测量获得无取向硅钢立方叠片三维磁特性的基础上,对饱和电抗器电磁振动进行了计算分析。首先考虑磁各向异性和磁致伸缩效应,确立了电抗器磁机械弱耦合分析模型;其次对饱和电抗器样机实例模型进行了分析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不考虑三维特性进行比较分析;最后对电抗器样机进行了振动测量实验,并将测试结果与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三维磁特性在提高计算分析样机电磁振动准确度的贡献。

基于薄弱环节跟踪的城市电网目标网架方案研究 下载:95 浏览:499

李华1 高靖1 朱洪波2 韩震焘1 白坚实1 《电力技术学报》 2019年3期

摘要:
近年来,地区负荷逐年攀升,电网在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暴露出供电能力不足、网架结构薄弱、可靠性有待提高等突出问题。对辽宁14个地市各电压等级电网存在的隐患进行全面梳理,对每项隐患提出解决措施制订措施落实计划,并提出将薄弱环节跟踪作为构建电网目标网架的约束条件,构建自律分散的薄弱环节闭环跟踪系统,远近结合构建目标网架。

多模块浮动机场的纵荡饱和控制 下载:81 浏览:479

夏淑炎 徐道临 张海成 《动力技术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浮动机场是由多个浮体模块通过柔性连接器串联的超大型海洋平台.本文研究近岛礁部署的浮动机场纵荡响应控制技术,改善平台的稳定性和操作性.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模型的非线性MIMO控制方法,抑制多模块浮体之间的纵荡响应.首先,采用网络动力学的方法建立浮动机场的动力学控制模型;然后,考虑作动器输出力饱和约束条件下,结合反步法和饱和辅助系统推导出作动器控制律.数值仿真以五模块浮动机场为算例,验证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与PID算法进行了比较.

一类非线性随机非自治SIRS传染病模型及其动力学行为分析 下载:53 浏览:439

吕学进 孟新柱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8年2期

摘要:
研究了一类非线性随机非自治SIRS传染病模型的动力学行为.首先,利用Lyapunov函数方法得到了疾病灭绝的充分条件.然后,通过Has′minskii的周期解理论,分成3个区域证明了该系统至少存在1个非平凡的正周期解.最后,利用Matlab进行了数值模拟来说明理论结果.

南极磷虾油中磷脂型脂肪酸的测定方法优化及应用 下载:71 浏览:466

王诗淼1,2 杨春雨1,2 赵琪1,2 李健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南极磷虾营养价值高,因富含必需氨基酸、磷脂、虾青素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而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目前,对南极磷虾及其制品脂肪酸含量的分析主要集中在总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由于PUFAs不同酯的结合会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因此,有必要对南极磷虾不同类型酯的脂肪酸含量进行准确定量。为了明确南极磷虾油中磷脂(PL)型脂肪酸含量,基于固相萃取建立南极磷虾油中PL型脂肪酸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通过优化各实验条件,在最优条件下通过本方法测得的加标回收率在84.22%~94.45%,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在0.79%~6.09%之间。将本方法应用在测量南极磷虾油在贮藏过程中PL型脂肪酸的含量变化中,结果表明,在21 d贮藏过程后,PL型脂肪酸含量均下降,且降解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本研究为南极磷虾脂质研究提供了方法学支持。

冬夏两季五种经济鱼类组织脂肪酸含量及组成分析 下载:89 浏览:541

乔芳 李欢 李东亮 张美玲 杜震宇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解不同季节不同鱼类不同组织中的不同脂肪酸含量,科学地指导鱼类膳食消费,本实验研究了冬夏两季,采集自上海市场常见的5种经济鱼类:大黄鱼(海洋肉食性),银鲳(海洋杂食性),日本鳗鲡(淡水肉食性),莫桑比克罗非鱼(淡水杂食性),草鱼(淡水草食性),分别检测鱼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尾部肌肉、肝脏和腹腔脂肪组织的脂肪含量和脂肪酸绝对含量。结果显示,5种鱼肌肉脂肪酸谱存在显著差异,并与各自的生活环境及食性均有关系;在鱼的腹腔脂肪或肝脏中,饱和脂肪酸(SFAs)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含量较高,且与组织脂肪含量密切相关;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n-3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和n-6系多不饱和脂肪酸(n-6 PUFAs)含量较低,且与组织脂肪含量关系不大;大黄鱼和银鲳各肌肉组织中的n-3 PUFAs、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以及n-3/n-6值高于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草鱼,并与组织脂肪含量呈正相关;冬季草鱼腹部肌肉、莫桑比克罗非鱼尾部肌肉以及日本鳗鲡和银鲳的肝脏中的n-3 PUFAs含量较夏季高。研究表明,脂肪酸组成与物种、食性、水域环境以及季节温度和组织部位均有关系。从补充n-3 PUFAs摄入的角度分析,日本鳗鲡、大黄鱼和银鲳营养价值高于莫桑比克罗非鱼和草鱼,冬季鱼类的营养价值高于夏季。

不饱和聚酯纳米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下载:94 浏览:515

​周文英 齐暑华 涂春潮 赵维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纳米粒子改性不饱和聚酯不但能实现同时增强增韧,提高树脂综合力学性能,而且能改善树脂的热学、耐水和耐化学腐蚀等性能.综述了当前纳米蒙脱土、SiO2、TiO2等纳米不饱和聚酯复合材料研究进展情况,详细探讨了纳米用量、粒子尺寸、表面形态、表面改性处理、相界面等因素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及纳米粒子增韧增强的机理。

浅谈汽包炉机组检修后开机水质最短时间内合格的措施 下载:358 浏览:3508

蒋磊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2年9期

摘要:
汽包炉机组检修后的开机,与热态开机存在不同,机组检修时间长,汽包、高低加、除氧器、除氧水箱、凝汽器、精处理混床等人孔门均会打开,汽轮机会揭缸,水冷壁、再热器、过热器、省煤器会换管,在检修期间,不可避免会将灰尘、杂物等带入热力系统,影响开机水质,延长开机水质的合格时间,为此,通过一系列措施,最大限度降低水质合格时间,确保机组安全。

CO2泡沫剂饱和吸附量的测定 下载:521 浏览:3123

仉莉 《天然气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通过对流动相类型及洗脱方法进行优选,建立了一种测定CO2泡沫剂溶液浓度的HPLC/蒸发光散射检测法。该方法采用自制的疏水型色谱柱,以甲醇/水混合溶剂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能够定量测定CO2泡沫剂的浓度。利用该方法进一步测定了CO2泡沫剂浓度为10000 mg/L时,在油砂上的饱和吸附量为14.5 mg/g。

压力蒸汽灭菌器检测方法的研究 下载:107 浏览:1022

赵小雷 《装备技术研究》 2024年1期

摘要:
压力蒸汽灭菌器是一种消毒灭菌的设备,主要是用过饱和压力蒸汽对于物品去进行消毒,主要是对于医疗器械、敷料、玻璃器皿等进行消毒灭菌。压力蒸汽灭菌器的使用时间历史十分悠久,在时代的不断变化当中,压力蒸汽灭菌器也有了很大的创新和提高,压力蒸汽灭菌器在社会当中的运用十分广泛。压力蒸汽灭菌器在面向市场前和使用中都需要经过检测,确保压力蒸汽灭菌器能够高效且不失误使用,而对于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检测方法有很多,本文就是对于压力蒸汽灭菌器的检测方法研究作出论述。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