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快速制造技术 下载:13 浏览:184

罗巍1 张晗翌2 矫慧1 隋阳1 丁新玲1 王福德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总结分析了国外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制造技术现状,特别是铣槽式冷却通道的结构及制造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目前正在研究的几种冷却通道快速制造技术,主要包括内衬成形的同轴送粉激光沉积和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加工冷却通道的磨料水射流铣削技术,以及用于封合冷却通道的激光熔丝、爆炸连接和液体冷喷涂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快速成形大型再生冷却推力室,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工艺复杂性,使发动机的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典型板材中间框缺口切钻样板模块化结构设计与应用 下载:20 浏览:175

单超 马瑞娜 唐晓梅 于婧郝 丁戴钦 刘冬梅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8期

摘要:
为适应某型号卫星整流罩中状态多变的部段壳体结构和满足快速制造需求,针对其部段中的主要环向支撑中间框所使用的桁条缺口切钻模线样板,进行了工艺改进研究。通过传统模线样板与结构化非标组件的结合,实现中间框缺口切钻模线样板的模块化结构设计与应用。结果表明:该中间框缺口切钻样板模块化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产品质量,保证了产品在不同状态下的快速制造需求,降低了劳动强度;同时大幅降低了该类样板的研发、制造、运输和存放的成本,也大幅缩减了此类样板的整体尺寸,节约了存放空间。该类切钻样板为其它型号部段壳体中间框缺口切钻样板的设计与应用提供了技术参考,并在后续设计和应用过程中总结、积累经验,归类和完善此类样板的设计模块,推动并逐步实现中框缺口切钻样板的可产品化设计与应用。

GH4169-电铸镍异种金属搭接接头电子束焊接工艺研究 下载:33 浏览:235

刘敏 张丽娜 马丽翠 王彦超 曹辉辉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8期

摘要:
结合型号产品焊接要求开展了限定下层进入熔深的GH4169与电铸镍搭接电子束焊接工艺试验,进行了接头显微组织分析及断口检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搭接间隙对焊缝横截面形貌及下层进入熔深有直接影响,当装配间隙大于0.7mm时,无法形成连续搭接焊缝;增加焊接热输入可增大下层进入熔深,束斑扫描功能有效增加了焊缝宽度及搭接面焊缝熔宽;GH4169与电铸镍搭接接头断口呈现韧窝形貌,为韧性断裂。

基于3DCS的某型号导弹舱段装配容差分析 下载:20 浏览:151

王鑫1 李兆宇2 王亮3 李小强1 孟庆阔1 金朝海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目前导弹零部件容差设计主要依赖经验,实际装配时极易发生干涉的问题,以某型号导弹舱段为例,基于3DCS软件开展了其装配容差分析与优化研究。首先在掌握实际装配工艺的基础上,简化建立了其尺寸链方程;然后基于3DCS软件建立了其装配过程容差分析模型,找出并改进了其设计的不合理处,避免了实际装配出现问题。

航天产品精益并行制造方案探讨 下载:42 浏览:241

李曙光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航天运载器高可靠、制造高质量及高效率的要求,结合相关结构产品研制认知,基于现代制造工程精益制造、并行工程思想并不拘泥于其形式,对产品精益并行制造方案内涵进行了分析,并围绕产品研制总体工艺要求、材料工艺、关键产品工艺、专用工艺装备、可制造性、产品检测、工艺规范化与标准化等主要要求进行了探讨,有助于面向不同特点产品,系统权衡研究制定适宜的产品制造方案。

镍基焊条合金元素对LNG储罐焊缝强度和塑性的影响 下载:92 浏览:447

董建涛1 王帅2 武钰栋2 李洋2 相茜3 赵硕1 罗震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6期

摘要:
针对国产9Ni钢镍基焊材熔敷金属强度和塑性不能同时达标问题,采用机器学习方法分析了Nb、Cr、Fe、Mn等合金元素与镍基焊材熔敷金属塑性和强度的相关性;又采用决策树模型研究了合金元素的浓度对镍基焊材熔敷金属塑性和强度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Nb元素在一定含量内可以提高熔敷金属的强度和塑性;Cr元素对熔敷金属的塑性有明显的提高作用。

难加工材料大深径比微小孔高效加工技术研究 下载:34 浏览:221

刘小勇1 王海2 甄宏伟2 葛丹丹2 王春龙2 李继鹏2 陈济轮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针对GH4169高温合金、TC4钛合金两种难加工材料大深径比微小孔加工及加工效率低的难题,开展了微细电火花加工及超声-微细电火花复合加工技术应用研究。通过优化相应的加工参数,摸索出了大深径比微小孔高效率加工工艺条件,微小孔的加工效率高、质量优良。

航天数字化生产线中的自动化仓储物流建设研究 下载:63 浏览:317

任秀丽 敖洪峰 何月杰 康景麟 佟岩 刘磊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介绍了自动化仓储物流技术在某航天制造企业的数字化集成制造生产线中建设及应用研究情况。重点分析了如何基于人、机、料、法、环的编码体系在制造执行系统MES中实现仓储、物流环节的产品实时追溯、高效化、有序化及智能化管理。一方面从工艺流程角度对生产线中的物流进行了定性分析比较,另一方面根据实际应用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自动化仓储物流技术在提高生产线空间利用率、减少人工配套失误、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实时追溯、加快生产节拍等方面效果显著。

电极内冲气外冲液的双介质高速电火花铣削技术 下载:59 浏览:314

刘小勇1 申泱2 陈济轮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11期

摘要:
研究电极内高速气体冲刷和电极外高速液体冲刷排屑(气液组合高速电火花加工)的高速电火花铣削加工技术。电极管外的液体用来压缩和冷却气体介质,它能够增加气体介质的排屑能力和冷却加工间隙的能力。通过对比研究纯气体、纯液体和气液组合三种介质模式的高速电火花铣削试验,发现和气中电火花加工相比,气液组合电火花加工的材料去除率可以提高23%,宽度过切量可以减少15%,并获得相似的表面粗糙度。和液中电火花加工相比,气液组合电火花加工的优势体现在:表面粗糙度可以降低30%,宽度过切量降低50%,重铸层厚度降低82%,微裂纹明显减少。

转台气动锁紧装置故障分析 下载:65 浏览:364

林东 梁中 《中国设备》 2020年9期

摘要:
转台与相应的CNC控制装置或机床本身特有的控制系统连接,并与6 MPa压缩空气接通,可以自动完成对转台的夹紧、松开及任意角度的圆周分度工作,可立卧两用。机床采用转台后,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及加工件的加工质量。

LD10铝合金与C6不锈钢真空扩散焊接工艺研究 下载:61 浏览:351

刘敏1 曹鹏2 张丽娜1 张净1 王华宾1 李跃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针对铝钢两种材料物化性能差异大且易产生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的特点,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技术进行LD10铝合金与0Cr20Ni24Si4Ti不锈钢(C6钢)的焊接,研究接头微观组织、界面成分及结构整体拉伸性能。试验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焊接工艺参数,无镀层和镀镍层的铝合金与不锈钢的连接界面均实现了Fe、Al、Cu等元素的扩散,形成了连续且均匀分布过渡层;整体力学性能测试,剪切发生在铝合金一侧,不锈钢上粘连了较多铝合金,断口发生了层状撕裂。

双子微纳飞行器质量特性测试及质心控制技术研究 下载:63 浏览:218

杨自鹏1 刘敏2 张群1 唐颀1 安荣涛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4期

摘要:
在利用测量设备和Creo建模工具获取双子微纳飞行器各控制剖面质量特性的基础上,充分借鉴传统的配平方法,优化配重方案,实现配重质量轻量化,对各飞行状态质心偏移量进行优化控制,同时获取精确质量特性数据,从而降低对控制力矩的要求和姿态控制难度。

新一代运载火箭壳体的装配样板设计与应用 下载:63 浏览:322

唐晓梅 单超 梁晓康 马瑞娜 陈伟海 张儒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9年2期

摘要:
研究了新一代中大型运载火箭某壳体部段框、桁、蒙皮组合装配,通过装配样板在零件状态下制出协调定位装配孔,最终实现对中间框、桁条和蒙皮的协调装配。结果表明:该类装配样板实现了壁板状态下中间框、桁条和蒙皮的定位及协调装配,保证了装配过程的协调性和便捷性,节省了工装型架资源。后续此类装配样板将继续应用于相似部段的中间框、桁条和蒙皮的装配,并可将其推广应用于锥形部段的中间框、桁条和蒙皮的装配。

运载火箭舱段壁板自动钻铆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11 浏览:148

申林远1 曹宇1 刘东平1 杨帅1 陶现宾1,2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2期

摘要:
以新一代运载火箭薄壁舱段研制生产为背景,结合壁板产品的结构特点,研究壁板自动钻铆技术的工程应用。制定壁板自动钻铆工艺流程,提出了壁板自动钻铆工艺设计方法,并可视化仿真钻铆程序的执行过程,排除程序错误、执行机构干涉等问题,验证程序的正确性、工艺方案的可靠性。通过测量壁板预装配偏差对自动钻铆程序进行补偿,最终实现了壁板自动钻铆技术在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中的应用,钻铆质量大幅提升,工作环境得到改善。

不同温度环境下助推器前连杆防热罩结构承载能力研究 下载:67 浏览:376

李洪飞 杨光伟 项阳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1期

摘要:
以某运载器助推前连杆防热罩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热力耦合分析数学模型。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不同温度下助推器前连杆防热罩进行了强度、刚度分析计算,得到防热罩各部件的应力和屈曲形态等结果,当环境温度从20℃上升到200℃后,防热罩承受外压屈曲载荷从676kPa降低至313kPa,外压破坏载荷从780kPa降低至165kPa,并分析该结构在工作环境下的极限承载能力。

TC4薄腹高筋构件等温塑性成形研究 下载:36 浏览:322

刘飞1 贾晓飞2 王文宁1 崔岩旭1 李彦忠1 朱锡川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7期

摘要:
以TC4钛合金薄腹高筋构件零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材料成形特性以及零件结构的分析,研究了锻件的成形方式及金属流动的特点,基于DEFORM-3D软件对锻件等温成形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根据模拟结果进行了工艺优化,制定了最终的等温成形工艺方案,最后进行了等温锻造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数值模拟及优化后的成形工艺方案可以成形出符合形状尺寸及性能要求的钛合金锻件。

一种超大直径贮箱筒段壁板铣切工装的设计与应用 下载:66 浏览:224

冯宪冬 毕煌圣 李世鹏 孙世烜 焉嵩 孔德跃 呼啸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4期

摘要:
为实现某型号超大直径贮箱筒段壁板内部网格加强筋及外轮廓的卧式径向铣切加工,采用分体组合式结构及真空吸盘减振系统等新型设计方法研制了一种大型壁板铣切工装,结合五轴龙门铣床实现了超大直径贮箱筒段壁板产品加工。结果表明:该工装采用的设计方法有效地控制了加工过程中铣切振动,保证了大型壁板类零件加工精度和加工质量,并且可减少设备研发成本,为后续型号大型制造装备自主研发提供技术参考。

铜及铜合金真空扩散焊接工艺优化及接头组织性能分析 下载:52 浏览:286

刘敏1 杨自鹏2 张丽娜1 郭博闻1 王华宾1 李跃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3期

摘要:
采用真空扩散焊接技术进行了铜及铜合金焊接工艺试验,研究了焊接温度、保温时间、焊接压力、镀层(Ni)对接头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并测量分析了接头金相、力学性能与显微硬度。结果表明:通过镀镍有效消除了零件表面粗糙度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了扩散界面的接触面积,焊合率超过95%;连接界面铜与镍扩散充分且均匀;接头拉伸强度与母材等强,断口位于母材侧,为韧性断口。

分离装置中导爆索与削弱槽对中度射线检测技术 下载:52 浏览:253

刘伟 黄绍宇 白冰 刘大亮 胡文刚 罗京敏 张琳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概述了导爆索与削弱槽对中度的检测方法,详细论述了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及改进控制方法,并介绍了实现透照过程的量化控制方法,为提高检测准确性和效率提供了方法和参考。

基于PRO/E的飞行器质量特性测量转接装置设计 下载:32 浏览:218

王志峰 刘海燕 黄振辉 毕煌圣 胡改娟 郝丁 何凡锋 邓军雷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18年1期

摘要:
提出了基于PRO/E的自顶向下的一种飞行器质量特性测量转接装置的设计方法,详细论述了质量特性测量转接装置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及优化配重方法。经实践证明所设计的质量特性测量转接装置结构合理、测试结果可靠,该设计方法适用于采用平台式质量特性设备的产品转接装置设计,适用于基于平台式质量特性设备的不同型号产品的质量特性分析。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