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滇中高原湖泊区地表覆盖遥感监测应用研究 下载:37 浏览:346

吴阳1 甘淑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本文以滇中高原湖泊星云湖流域为对象,Landsat 8号卫星的OLI影像为研究的主要数据源,并进行外业的遥感调查,以安德森分类系统为地表覆盖分类体系,分别使用监督分类、BP神经网络和面向对象3种分类方法对星云湖流域内的地表覆盖进行遥感分类识别,并对这3种不同的分类方法所得到的分类结果进行对比评价。实验表明:传统监督分类的总体精度为78.03%,而BP神经网络和面向对象两种方法总体精度分别为88.70%和92.76%,其Kappa统计量也达到了0.8572和0.9060,满足了该流域环境演变综合研究的需要。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弃渣场选址及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下载:94 浏览:488

连振龙1 郭艳波2,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4期

摘要: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滇中调水近、中期重点工程,重点向滇池补充生态水量,改善滇池水环境。工程建设中动用土石方量较大,在分析工程建设特点、项目区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针对弃渣场的弃渣堆放特点、环境特点、安全稳定要求及水土流失防治等,探讨引水工程弃渣场选址及水土保持措施设计。

云南沧源岩画(第二地点)研究 下载:51 浏览:434

陈杨1 张虎才2,1 刘峰文2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4期

摘要:
过去人类生存及如何适应快速变化的环境是广受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云南西南地区山川起伏、河谷纵横、物产丰富,是连接东亚、东南亚与南亚地区的重要通道,在史前和历史时期南北文化交流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早期人类活动的遗迹和遗存难以保存,限制了系统考古工作的开展,致使对云南高原过去先民生存演化的过程和对环境适应的策略尚不明晰。通过对云南沧源岩画第二地点图案的考察,结合岩画图案临摹资料及云南高原考古资料,分析了相应时段沧源地区先民对生存环境的适应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沧源岩画第二地点的考古年代不晚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记录了当地先民在该时期从事着定居的农业活动,当时牛类已经被驯化,具有一定的社会组织开展围猎和娱乐活动,并带有浓厚的信仰色彩。同时,针对岩画保存现状提出了保护建议,以有效的保护这些珍贵的先民遗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