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的技术质量控制分析 下载:285 浏览:2008

孙雷雷 《中国土木工程》 2025年1期

摘要:
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建筑安全和使用寿命的关键。本文分析了设计阶段、材料进场和使用、施工工艺和技术培训、以及工程验收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探讨了各环节中的技术要点和管理对策。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减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本文旨在为高层住宅建筑土木工程的技术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实践参考。

高层建筑电梯楼梯协同疏散的仿真实验研究 下载:54 浏览:362

李倩 鲁祥友 景艳阳 李德辉 方武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7期

摘要:
近年来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但高层建筑普遍存在逃生线路长,火灾严重性大的问题。为了缩短高层建筑在消防疏散中的疏散时间,降低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后的事故严重程度,利用疏散软件Pathfinder分析了高层建筑中使用电梯楼梯协同疏散的可行性。结果表明:高层建筑电梯可以作为协同疏散的辅助工具,增加一部电梯比单纯增加电梯最大运行速度要更加有效;设置每层电梯都使用总人数的固定比例进行疏散的时候,楼梯资源不易被充分利用;当设置n层及n层以上每层总人数的不同比例使用电梯进行向下疏散,存在最佳疏散楼层N11及最佳疏散比例20%,最后一个通过电梯疏散完毕与最后一个通过楼梯疏散完毕的人员仅相差2.7s,此方法可以为相关高层建筑火灾疏散策略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实验结果说明了电梯疏散的教育和培训很重要,在高层建筑中合理使用电梯进行疏散可以很大程度减少总疏散时长。

小高层建筑外墙及玻璃清洁无人机设计与验证 下载:23 浏览:209

邓琳翔 石玥 倪子涵 《中国设计》 2020年11期

摘要:
为提高建筑外墙和玻璃的清洁效率,拓宽无人机应用场景。对现有无人机和清洁类机器人进行总体分析,提取所需功能后进行设计、实践验证。设计出一款应用于小高层建筑外墙及玻璃清洁的多旋翼清洁无人机。一定程度上提高相关清洁作业效率,也为无人机今后的开发设计提供参考。

基于灰关联的PSO-BP神经网络的高层住宅造价估算 下载:54 浏览:350

蒋红妍 白雨晴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5期

摘要:
针对高层住宅工程造价管理的难点及传统造价估算方法存在的不足,采用灰关联分析与粒子群优化的BP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以高层住宅工程特征指标为网络的输入向量,达到快速、准确地估算高层住宅工程造价的目标。借助文献回顾法与灰关联分析法系统地确定工程特征指标体系并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向量;引入PSO算法优化BP网络的权值及阈值,解决网络收敛速度慢、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缺点。并通过实例验证构建的模型,提高了前期决策阶段造价估算的精确度,实现了快速估算。

超高层钢管柱混凝土泵送浇筑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下载:85 浏览:495

潘德要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8期

摘要:
钢管柱-混凝土组合结构是超高层建筑目前常用的结构形式,为加快超高层建筑的施工速度与保证安全,结合广州某超高层建筑施工实际,重点阐述钢管柱混凝土采用开孔泵送浇筑、泵管布置、车载泵选择、堵管风险控制等内容,并实际验证了该施工方法安全可靠。

广钢新城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下载:76 浏览:472

骆志成1 覃浩2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2期

摘要:
对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在结构体系、基础设计,抗震性能设计等方面进行论述,并进行了弹性与弹塑性分析。计算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满足规范相关要求,结构安全可行,并提出了若干抗震加强措施。

深圳某超高层搭接转换柱组节点ABAQUS详细分析 下载:76 浏览:490

任恩辉 张伟生 黄诚为 卫文 李鹏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深圳某超高层办公楼中搭接转换柱运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了详细的节点分析,提出了搭接转换柱组节点概念;得到了此项目设计的搭接转换柱组节点构造、加强措施可靠,可满足规范要求;搭接转换柱受力本质仍是斜柱等结论,以供设计同行参考。

基于PERFORM-3D的某工程主塔楼动力弹塑性分析 下载:67 浏览:476

陈冠新 何智威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0期

摘要:
某工程主塔楼结构高度192.1 m,地面以上45层,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主塔楼基于PERFORM-3D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

某超限高层办公塔楼室内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探讨 下载:67 浏览:490

罗巍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9期

摘要:
通过对某超限高层项目室内各消防给水系统的设计分区及其控制系统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并对比常高压系统和临时高压系统的控制与操作,探讨高于250 m的超限高层项目室内消防给水系统采用常高压系统的安全可靠性。

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综合技术应用案例 下载:67 浏览:478

周吉林1 贝宝荣2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6期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业高速发展,超高层建筑的建设总量在不断增加。在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泵送技术要求非常高。超高层建筑的混凝土强度高、体量大,国内均为泵送混凝土,对于混凝土的泵送技术要求非常高。结合珠海中心大厦项目混凝土浇筑实例,从泵送设备选型、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及优化等方面对高强混凝土超高泵送技术进行了综合论述。

佛山企业家大厦超限结构设计 下载:67 浏览:469

李建伟 魏建峰 王宁 陈有仲 刘耀南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3期

摘要:
佛山企业家大厦是一栋250.53 m高的超限高层建筑,存在高度超限、平面不规则、竖向不规则等多项超限项,同时具有塔楼偏置、裙房与塔楼弱连接、跨街连廊桁架转换、底部跃层柱等特点。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利用多个计算模型进行了性能化设计;分析塔楼与裙房在侧向荷载作用下楼层剪力的传递规律;对桁架转换进行有限元分析,采取相应加强措施。楼盖方案选型时分析比较普通梁板、宽梁大板、空心钢管墙梁等方案,选择较优楼盖方案,供类似项目参考。

深圳某超高层办公塔楼异形巨柱抗震性能设计 下载:67 浏览:488

任恩辉 张伟生 卫文 李鹏 秦政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3期

摘要:
为获得优越的建筑使用空间,深圳冠泽前海金融中心超高层办公塔楼仅在角部设置8根异形巨柱。因现有软件对此类异形构件的模拟手段有限,承载力缺乏设计,针对项目中设计的异形巨柱进行了抗震性能评估,并对异形巨柱的计算截面等效、承载力抗弯、抗剪、节点等设计提出了方法与建议,可供同类构件性能化设计参考。

软土区域高层建筑CFG复合地基的施工应用分析 下载:67 浏览:478

黄晓銮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2期

摘要:
CFG桩复合地基技术不仅能使软土地基承载力得到加强,而且还可以使基础工程中的造价降低,尽可能地将生产效益最大化。依据具体工程实践,深入分析了CFG复合地基的施工技术核心步骤,并针对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高层建筑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 下载:64 浏览:465

何呈程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1期

摘要:
以清远市某高层住宅工程为背景,从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的设备配置、加载方案、承载力判定依据和检测结果等方面入手,系统阐明了桩基承载能力检测成套技术的控制要点,并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桩基极限承载力和桩土挤压效应,力求为今后的高层建筑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和计算提供借鉴。

华南港航服务中心二期超限高层结构分析 下载:67 浏览:478

于敏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8期

摘要:
华南港航服务中心二期为大底盘多塔结构,其中A塔楼高度145.1m,为B级高度超高层办公楼。文中对各塔楼及整体模型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弹性分析,设防烈度地震下的性能水准3分析、罕遇地震下的性能水准4分析及动力弹塑性分析,结果表明,本工程结构能满足预定的抗震性能目标。

肇庆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 下载:76 浏览:472

何远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7期

摘要:
对肇庆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结构设计过程要点进行了描述,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计算分析,并加强薄弱部位抗震构造措施,使结构整体和各构件的抗震性能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

高烈度地区大高宽比超高层住宅结构设计及抗震性能分析 下载:76 浏览:479

伍承彦 张文华 邹勇强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3期

摘要:
本项目位于郑州市,采用剪力墙结构体系,屋面高度149.1m,属于高度超限建筑,同时存在扭转不规则、尺寸突变等不规则项。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进行了整体结构弹性计算、弹性时程分析和性能目标验算,同时采用ABAQUS软件进行了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弹塑性时程分析。最后结合计算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抗震加强措施确保结构安全可行。

外包钢板与钢管混凝土空实剪力墙在某超高层结构中的应用 下载:83 浏览:478

余银银 王仕琪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2期

摘要:
某超高层建筑物因地质情况及基础施工问题,为满足基础承载力的要求,需要减轻结构的自重,同时确保结构的刚度和承载力。故在此超高层建筑的48~54层采用外包钢板与钢管混凝土空实组合剪力墙。通过理论计算分析及具体实例表明,空实组合剪力墙能较好利用钢板的良好的抗剪性能、出色的延性以及钢管对混凝土的套箍作用等优点,使钢材与混凝土相互结合,充分发挥混凝土的抗压性能、钢板及钢管的抗剪性能,大幅度提高剪力墙的延性并同时减小墙厚、减轻墙体自重。此技术可通过模数化的子荷载腔满足不同的承载力要求,亦可应用于装配式建筑。

国民党军事高层在中条山战役前的策略因应 下载:79 浏览:468

张仰亮 《历史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日军旨在扫荡并占领中条山,精心谋划了更大规模的中条山战役。对于日军的军事企图,徐永昌等多数国民党军事高层误认为是日军渡河西犯的前兆,蒋介石虽断定日军意在攻占中条山,但为防患于未然亦依附了徐永昌等多数国民党军事高层的看法,并将重点放在了加固河防上。就具体应对举措而言,国民党军事高层制定了加固河防和主动出击的应对方案,重新启用卫立煌担任战役总指挥,并极力寻求中共方面的军事支援。从实施成效看,国民党军事高层的应对举措有诸多失当或失误之处,为之后中条山战役的败局埋下了伏笔。通过考察国民党军事高层对中条山战役的策略因应,在一定程度上也可管窥复杂纠葛的国共关系及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

如何成长为高层次科技人才?——基于“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长的履历分析 下载:50 浏览:310

屠羽1,2,3 吴维库1 彭本红2,3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6期

摘要:
探究高层次科技人才的成长路径与流动规律有助于正确、高效地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基于137位中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校长的履历数据,通过利用统计手段与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其成长规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高层次科技人才普遍拥有境外成长经历,但博士阶段的学习主要在国内完成;博士后经历并不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必备经历;高层次科技人才普遍拥有在政府和其他高校工作的经历,行政因素是影响其职业成长的重要因素;高层次科技人才主要围绕中国、美国、德国、日本和英国进行流动;美国是高层次科技人才境外流动的主要目的国家和中介国家。为此建议:①科技人员应避免过分追逐境外经历,要积累丰富的行政、教学与科研经验,切实提升综合能力与素质;②政府部门在行政任免时应遵循"选贤任能,人尽其才"原则,不断完善人才国际交流合作机制;③开发、成立专门的科技人才管理系统和部门,着手建设精细化管理的高层次科技人才数据库。
[1/13]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