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玻璃体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率及相关因素的分析 下载:57 浏览:354

杨家翼 贺涛 邢怡桥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疾病下玻璃切除术后早期高眼压发生率和相关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于我院眼科中心行玻璃体切除术(PPV)患者310例(323只眼)。比较患者性别、术前原发病、术中操作、眼内填充物和是否伴有高度近视,以了解高眼压的发生率,分析PPV术后发生高眼压的危险因素。结果有43只眼出现高眼压,发生率为13. 3%。视网膜脱离、IV期及以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DR)、单纯玻璃体积血、黄斑裂孔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4. 3%、15. 1%、6. 9%和1. 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行光凝和未行光凝患者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7. 5%和5. 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1),行冷凝和未行冷凝患者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7. 6%和7. 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01)。术中行硅油填充、气体填充和未行眼内填充患者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19. 4%、15. 8%和0. 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01)。伴有高度近视的患者PPV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不伴有高度近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01),并且高眼压的发生和高度近视具有明显的相关性(r=0. 214,P <0. 01)。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光凝、冷凝、硅油填充和气体填充是PPV术后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PV术后早期高眼压的发生和原发病、术中操作和眼内填充物有着密切关系。高度近视与术后高眼压的发生明显相关。光凝、冷凝和眼内填充是PPV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对PPV术后患者应严密监测眼压变化,尤其是视网膜脱离和IV期及以上DR患者。

应用OCT评价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高眼压持续时间对视神经损害影响的研究 下载:51 浏览:392

张青 唐广贤 王民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发作时高眼压持续时间对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损害的规律。方法选取首次发作的APACG患者62例(62只眼)并分组,A组:高眼压持续时间≤24 h(30例30只眼),B组:高眼压持续时间> 24 h(32例32只眼)。应用相干光断层扫描(OCT)在急性发作期、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以上测量其RNFL厚度,与正常组对比分析。结果与正常组比:发作期A组颞上RNFL增厚(P <0. 05),其余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 0. 05),其余各时间各RNFL无显著性差异(P> 0. 05); B组各RNFL发作期增厚,其余各时间变薄,有显著性差异(P <0. 05)。B组各RNFL术后1年及以上与6个月无显著性差异(P>0. 05)。结论首次发作的APACG患者,高眼压持续时间在24 h内,RNFL早期部分增厚,损害完全可逆;在24 h以上,RNFL早期弥漫性增厚,损害不可逆,并在眼压正常后6个月内持续变薄。快速降眼压是治疗APACG的关键。

硅油填充眼术后高眼压的物理因素分析 下载:59 浏览:376

陈萌1 刘蓉2 魏茜敏1 李蓉3 刘涛1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分析硅油填充眼术后发生高眼压的相关因素,探讨物理因素对眼压升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22例(226只眼)患者行玻璃体切除并硅油填充术的病例资料,根据屈光状态、疾病种类和手术月份进行分组,研究各组的术后眼压情况与这些因素的关系。结果患者术后高眼压总发生率为30.1%。不同屈光状态组术后高眼压发生率分别为:22.2%(<-6.00 D组),37.5%(-6.00-10.00 D组)和53.7%(>-10.00 D组),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网膜脱离组高眼压发生率(39.0%)显著高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22.9%)、玻璃体积血组(15.0%)和其他疾病组(20.0%)(P=0.01)。不同月份间高眼压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10月至次年2月的高眼压发生率高于其他月份。结论高度近视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显著升高,视网膜脱离患者术后高眼压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疾病患者,眼内与环境温差较大导致硅油体积增加也是术后发生高眼压的重要因素之一。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前高眼压持续时间对术后视力的影响 下载:11 浏览:125

寇婷 《中国医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分析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前高眼压持续时间对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20例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术前高眼压持续时间对术后视力的影响。结果术后,两组患者视力水平均升高(P<0.05);<48 h组术后视力水平显著优于≥48 h组,视力改善水平显著高于≥48 h组(P<0.05)。术前视力水平、术前高眼压持续时间与术后视力水平之间均成负相关,术前视力水平、术前高眼压持续时间与术后视力改善水平成负相关(P<0.05)。结论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前高眼压持续时间直接影响患者预后视力水平。

高眼压预警护理干预联合俯卧位对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高眼压患者并发症、眼压及效果的影响 下载:133 浏览:1346

寇春燕 《中国眼科杂志》 2023年12期

摘要:
目的:评价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当中,实施眼压预警护理干预联合俯卧位,对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眼压水平、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意义。方法:研究时间抽选范畴在2019.07-2020.11时间段,本院收治60例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患者予以研究样本选取,简单随机化分组,对照组纳入30例患者(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纳入30例患者(高眼压预警护理干预联合俯卧位),统计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1)并发症发生率;(2)眼压水平;(3)护理满意度。结果:相对比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接受高眼压预警护理干预联合俯卧位干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眼压水平、护理满意度临床指标改善趋势积极(P<0.05);实验组护理后裸眼远视力和BCVA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护理后情绪幸福感、心理幸福感、社会幸福感等心理状态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治疗当中,实施眼压预警护理干预联合俯卧位,可积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及稳定眼压水平,护理效果较为积极,有全面推广应用积极性。

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护理探讨 下载:215 浏览:2169

张薇 《中国眼科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通过对持续性高眼压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临床护理,随后进行相关功能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中的80例患者都在我院眼科2018年全年接诊的青光眼患者中选出,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研究该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本次研究中的剩余患者因病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因其临床症状之间的差异性接受不同的手术治疗手段,随后进行护理。结果:通过进行比对,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生理功能、眼部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对于持续性高眼压状态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来说,进行相关护理具有一定价值。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的手术治疗效果探讨 下载:292 浏览:2938

侯密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11期

摘要:
分析小梁切除术与周边虹膜切除术对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的疗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43例对照组患者与43例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小梁切除术与周边虹膜切除术进行治疗,分析不同手术方式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35%相较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8.37%虽略高,但两组比较其间并不存在明显性差异(P>0.05)。术后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的眼压,观察组患者眼压明显要低,术后视力水平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视力水平更高,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5%较对照组的18.60%明显要低,两组在术后眼压、视力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可首选周边虹膜切除术进行治疗,相比小梁切除术,周边虹膜切除术更有利于患者正常眼压及视力的恢复,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相对较高。

探讨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前房穿刺术的疗效 下载:268 浏览:2703

钟英华 《中国眼科杂志》 2021年4期

摘要:
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primaryan-gleclosureglaucoma,APACG)是主要的青光眼类型之一。急性发作,起病突然,眼压急剧升高,患者疼痛剧烈,出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但急性发作期眼压高,若进行手术治疗,并发症多且手术效果差,通常是采用药物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再行手术治疗较为理想,以减少手术并发症。但有一部分患者表现为持续性高眼压,在最大剂量用药后仍不能有效降
低眼压。本文回顾分析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对收治的41例(43只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分步行前房穿刺术及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联合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