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成果导向的高职应用型学习层次结构分析与探索——以美国DQP学历框架为例 下载:70 浏览:414

何静1 殷明1 刘丹青2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10期

摘要:
美国学历资格框架(DQP)是美国新兴发展的高等教育改革工具,其核心是围绕大学生在毕业取得某一层次学历时应具备的学业资格——应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其融合应用,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具有较强的匹配性。本研究以学历资格框架中应用学习领域的要求为基础,结合其他学习领域的参照点要求,根据学生学习认知发展规律与应用能力培养过程,提出了应用型学习的层次结构模型,包括阐述知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任务实践、构建问题与完成任务这六个层次,以此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课程设计的框架性参考。

试论后工业时代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人本化回归 下载:70 浏览:412

王春晓 张燕 张小凤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2期

摘要:
后工业时代的消费显示出个性化、定制化特征,由此引发企业生产项目化、规模小型化的适应性转变,人才能力要求的侧重点也转向复合性、创新性,这种转变在本质上回归了人的本性。在此背景之下,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也需要做出顺应性转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完整人"。

服务地区经济的供给侧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福建三明市为例 下载:60 浏览:417

黄晓婷 《当代市场营销》 2019年1期

摘要:
新职教背景下,各高职院校积极探索自身办学发展思路,高校转型迫在眉睫。为适应新经济发展,三明市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但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资金、技术和人才的瓶颈困扰着大部分企业。三明市因历史及地理原因,在引进高层次人才上存在瓶颈,增加企业内动力,提升在职员工素质及技能技术,是满足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福建省特色职业教育,是产教融合的模式之一,旨在提升企业在职员工学历、提高员工技术和创新能力。通过重点分析三明地区企业"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融入现状、现实意义及存在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建议。

高职人才培养作业质量评价体系实施的配套机制研究 下载:84 浏览:504

向鲜花 《当代市场营销》 2018年5期

摘要:
高职人才培养作业质量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不能缺失与此相匹配的配套措施,与高职人才培养作业质量评价体系相配套的机制可以从三方面进行,积极培育高校人才培养作业管理的社会氛围、积极采取人才培养质量独立评价机制,强化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应用。

刍议1+X证书制度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下载:76 浏览:485

张毅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1+X证书制度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内在需求,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四个要素即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式和培养条件为观测维度,探析1+X证书制度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本逻辑,提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新内涵:培养目标以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新指向;培养内容体系以X证书为逻辑中心;培养方式向产教深度融合、育训有机结合转变;培养条件应对齐"三教"改革、创设软硬双优。同时提出避免偏离教育性发展的主基调和避免偏离校方为实施主体的基本原则。

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岗证赛”四位一体课程体系的构建 下载:99 浏览:520

王庆颖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期

摘要:
课程体系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本文在分析"课岗证赛"内在逻辑关系的基础上,构建高职国际商务专业"课岗证赛"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以毕业生未来对口就业三大岗位群的六大典型初级工作岗位的任务和要求作为构建课程体系的核心依据;以"职业证书""外贸比赛"的内容、标准和要求,作为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补充和评价依据,进而提出了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实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深度结合、学校教学与社会需求的和谐统一。

川渝地区基于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高职人才培养 下载:220 浏览:2435

彭丹1 阳强2 王春建3 《交通技术研究》 2022年4期

摘要:
本文主要阐述川渝地区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以产业发展带动人才需求,提出适应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的高职智能交通人才培养目标,促使高职院校培养出与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相匹配的智能交通专业人才,为智能交通产业以及交通行业的发展提供相匹配的专业人才。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