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分析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样本的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结果 下载:277 浏览:3040

李俊童 刘倩 《国际检验医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研究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样本的病原学情况及微生物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22年07月-2023年09月到本院治疗细菌性食物中毒患者58例,对全部患者实施排泄物、呕吐物、肛门拭子、手指拭子、饮食和工作环境进行检验,记录被发现的细菌数量以及血液中的病毒种类的分布状态。结果:在所有的食品中毒病例里,20例是由大肠埃希菌引起的,6例是沙门杆菌引发的,10例是由变形杆菌引发的,8例是由副溶血性弧菌引发的,4例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发的,4例是由志贺菌引发的,2例是由蜡样芽孢杆菌引发的;共检测到116种病原菌,其中粪便的检出率最高,达到60.00%(36/60),肛拭子的检出率为43.80%(42/98),呕吐物的检出率为14.80%(8/54)。病原菌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达到6.30%(58/924),其次是致泻性大肠埃希氏菌检出率为2.80%(26/924),再次是变形杆菌检出率为1.10%(10/924)和沙门氏菌检出率为0.60%(6/924);在沙门菌中,有2种是鼠伤寒沙门菌,6种是肠炎沙门菌。在副溶血性弧菌中,有2株O4:K8型,30株O3:K6型,以及9株其他型。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株A-C型,2株A型,以及4株a型。在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中,有3种是侵袭性大肠埃希菌,5种是产毒性大肠埃希菌,而10种则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结论:通过对大量样本的特定微生物分析,可以帮助医师在实际操作中准确识别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及其相应的血清病毒种类。

HIV暴露未感染儿童预防性用药对其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观察 下载:220 浏览:2250

李俊童 何健 《中国儿科杂志》 2023年11期

摘要:
研究HIV暴露未感染儿童预防性用药对其体格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20年10月到2023年7月期间,从“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管理信息系统”中获取了HIV感染的孕妇和新生儿的检查、治疗和跟踪的相关资料,已经被排除在婴儿死亡和HIV感染的案例,总计有1000名HEU患者。HEU的预防性治疗方式可以被划分为三种类型:奈韦拉平(NVP)、齐多夫定(AZT)以及无需使用。通过广义估计方程等手段,研究HEU患者用药后,儿童体重、身高等指标的变化。结果:服用AZT的HEU儿童在1月龄消瘦的发生率25(17.50%)高于服用NVP的HEU儿童13(6.50%)(P<0.05),其余各时点消瘦发生率(P>0.05)。低体重、生长迟缓在各年龄段的发生率(P>0.05)。结论:HEU 中1月龄的儿童在体格成长和发育方面表现不佳,而且在服用AZT的HEU儿童满月时,消瘦的情况更为严重,因此需要特别注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