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多发性骨髓瘤病情演变和早期诊断研究进展 下载:70 浏览:430

魏宇君 黄仲夏 《肿瘤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引起高钙血症、肾损害、贫血和骨损害等(CRAB症状),又称为症状性MM或活动性MM(AMM)。MM的发病有三个阶段:由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可以演变为无症状骨髓瘤或冒烟型骨髓瘤(SMM),进而进展为症状性MM。在确诊为MGUS前,大部分患者已经历了平均10年的免疫球蛋白升高的过程。目前,虽然靶向新药的应用使MM患者的生存期逐渐延长,但早期识别仍具有挑战性。通过文献学习,发现血清红细胞沉降率、血液黏滞度、血红蛋白水平减低和免疫球蛋白升高等可在MM病情阶段的早期升高,故联合应用一些检测手段对MM进行早期筛查、预防和管理其病情演变必要且可行。

多发性骨髓瘤伴髓外病变研究进展 下载:35 浏览:316

李新 黄仲夏 《肿瘤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多发性骨髓瘤(MM)伴髓外病变(EMD)的发病率和发现率逐年升高。EMD包括三种类型:①骨髓瘤侵及邻近骨皮质并通过局部生长形成软组织包块;②不与骨相连的软组织肿块或内脏肿块,通过血行转移至骨髓远处器官或组织,表现为单一或多发的的结节或肿块;③骨髓瘤细胞弥漫浸润器官而没有局灶性病变,如胸水等。骨髓微环境通过引起信号分子级联反应介导骨髓瘤细胞增殖、转移、存活,促使骨髓瘤生长和恶性浆细胞归巢。伴EMD的MM患者总体生存期短、预后差。治疗上可选择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IMiDs,VTD/-PACE、单抗Dara、elotuzumab、抗BCMA、BCL-2靶向药物等,也可以考虑allo-SCT或序贯ASCT。

肾意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的诊治进展 下载:24 浏览:466

陈飞 黄仲夏 《肿瘤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肾意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RS)是IKMG(国际肾病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病研究组)在2012年定义的一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相关肾损害的疾病,其克隆来源于低度增殖的B细胞或浆细胞克隆。研究发现其进展为多发性骨髓瘤(MM)的风险高于MGUS,经过针对其相应克隆化疗后肾功能可得到改善。MGRS不同于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也不符合淋巴瘤或MM的诊断标准。2019年IKMG发表了关于MGRS的诊断共识,提出对小于50岁存在M蛋白血症和无法解释肾脏疾病的患者,建议进行肾活检,以明确MGRS的诊断。关于MGRS的治疗决策应遵循包括血液学家、肾病学家和病理学家参与的多学科合作模式来制定,通常采用可以清除引起肾损害的单克隆Ig的B细胞或浆细胞克隆的靶向药物基础的化疗,符合条件的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值得尝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