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总体思考 下载:61 浏览:437

路瑞 马乐宽 杨文杰 韦大明 王东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4期

摘要:
系统梳理了近年以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分析了水环境质量、水生态、水资源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以问题为导向,结合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美丽中国目标实现和机构改革的新形势,从空间管控、三源共治、"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三水统筹等方面科学谋划了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以期改善黄河流域水环境质量,助力美丽中国目标实现。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投资分析及优化建议 下载:63 浏览:369

高军 刘双柳 徐顺青 陈鹏 徐毅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8期

摘要:
以黄河流域生态环保投资为研究对象,统计并分析近年来全社会和中央财政投入情况,从时间、空间和领域3个维度分析变化趋势,发现存在投资总量不足、效益跨区域外部性、地方投入渠道受制约等问题。从政府、企业、社会和金融机构4个主体层次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黄河流域生态环保资金投入提供支撑。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与评价 下载:65 浏览:429

党丽娟1,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评价,有利于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本文从流域、省域、地市域3个尺度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8年流域农业用水减少,工业用水基本稳定,居民生活、生态用水有所增加;流域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水平不断提升;流域地表水利用率高达71.6%,未来工业节水方向应是提高工业重复水利用率、减少工业废水排放;未来农业节水方向应将增设节水灌溉设施、改变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提升用水水平等作为重点。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与评价 下载:52 浏览:498

党丽娟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0年5期

摘要: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的经济地带,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分析评价,有利于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发展。本文从流域、省域、地市域3个尺度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进行了时空分析,结果表明:1998—2018年流域农业用水减少,工业用水基本稳定,居民生活、生态用水有所增加;流域万元GDP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水平不断提升;流域地表水利用率高达71.6%,未来工业节水方向应是提高工业重复水利用率、减少工业废水排放;未来农业节水方向应将增设节水灌溉设施、改变种植结构和灌溉方式、提升用水水平等作为重点。

土壤侵蚀因子变化对县域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的影响 下载:91 浏览:489

赵帮元1 张建国1 张栋1 樊义佳2 高璐媛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8期

摘要:
侵蚀因子的变化必然导致侵蚀模数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水土流失强度等级的判定。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选取甘青宁黄土丘陵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和塔里木河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的部分县/市,分别分析了降雨侵蚀力因子(R)、耕作措施因子(T)和植被覆盖度(FVC)的变化对年度水土流失面积监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R因子变化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有较大影响,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T因子变化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有一定影响,且与区域内的耕地面积等密切相关;FVC变化对水土流失动态变化影响较小,且对水力侵蚀区的影响要高于风力侵蚀区;上年度水土流失面积基数对水土流失面积变幅有一定影响。因此,进行水土流失目标责任考核时,建议规划期内保持R、T因子值不变,并对上年度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的县(市)适当降低考核比例。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监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及应用 下载:83 浏览:482

赵洁1 边峰1 陈培2 李昊1 杜卿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深入应用信息化技术势在必行。在分析如何更好地落实水利部提出的"水利行业强监管"总要求,实现监管"全覆盖"的基础上,介绍了信息共享平台在晋陕蒙接壤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中的应用,为提升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动态监管信息化水平提供新的借鉴。

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初探——以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动态监管为例 下载:76 浏览:484

马红斌1 张宇龙2 祁永新2 李雄飞3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12期

摘要:
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涉及区域生态保护的责任越来越重,社会关注和影响度越来越高,给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水土保持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手段难以满足"保护优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已成为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短板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实施的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动态监管项目为例,对照动态监管目标,梳理了生产建设项目动态监管工作的任务与内容,分析了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总结了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工作经验,探讨了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重点方向与技术环节,为全面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监管的任务,提高区域水土保持动态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提供借鉴。

信息流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群网络特征及时空演变 下载:30 浏览:333

谭学玲1 李银河1,2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基于百度指数,以黄河流经的9个省区为研究对象,获取2016年和2019年的百度用户关注度数据。通过计算模拟城市信息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黄河流域城市群城市网络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6年到2019年,黄河流域城市群两两城市间信息流变化强度显著增强,信息流总量总体上呈现增长状态。(2)城市网络稳定性逐渐增强,城市体系日趋完善成熟。(3)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城市的营销策略对城市网络特征有较大的影响。

信息流视角下黄河流域城市群网络特征及时空演变 下载:35 浏览:341

谭学玲1 李银河1,2 《地理研究进展》 2020年11期

摘要:
基于百度指数,以黄河流经的9个省区为研究对象,获取2016年和2019年的百度用户关注度数据。通过计算模拟城市信息流,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析黄河流域城市群城市网络时空演变特征并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6年到2019年,黄河流域城市群两两城市间信息流变化强度显著增强,信息流总量总体上呈现增长状态。(2)城市网络稳定性逐渐增强,城市体系日趋完善成熟。(3)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城市的营销策略对城市网络特征有较大的影响。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下载:273 浏览:2839

杨忠杭 师晟翔 宋怡 李金锐 《土壤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黄河流域山东段是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长期以来为粮食安全和农业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然而,土地盐渍化问题日益突出,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土地盐渍化是土壤中盐分累积过多引起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不仅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也损害土壤质量、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本文旨在研究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的生态环境效应,为保护和恢复该地区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分析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对生态环境的效应,提出土地盐渍化的治理策略。本研究的结果将为制定有效的土地治理和生态保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对保护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285 浏览:2900

师晟翔 杨忠杭 杨常青 陈美娜 《土壤研究》 2023年1期

摘要:
本文以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的时空演变为研究对象,通过历史数据和遥感影像的分析,揭示了土地盐渍化的变化趋势和空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近年来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程度呈上升趋势,且空间分布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性。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土地盐渍化的成因及其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治理与预防研究 下载:194 浏览:1986

宋怡凡 陈美娜 杨忠杭 杨常青 《中国土壤》 2022年12期

摘要: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是当前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农业生产、生态系统和社区可持续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土地盐渍化的加剧不仅限制了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还导致农田土壤的质量下降,水资源的浪费以及社区居民的经济困境。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土地盐渍化的治理与预防措施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综合分析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的成因和影响因素,探讨有效的治理技术与管理策略,以及预防土地盐渍化的方法与措施。

黄河流域水资源综合治理的困境与出路 下载:138 浏览:1364

王安军 李建 顿建勇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4年10期

摘要: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而黄河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带和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其水资源的综合治理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长期以来,黄河流域面临着诸多困境,如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给流域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挑战。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综合治理措施,才能实现黄河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流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撑。

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污染与退化机制分析 下载:124 浏览:1303

常宇佳 张长起 田园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4年8期

摘要:
黄河三角洲位于山东省渤海之滨,黄河在这里入海,形成了世界典型的滨海河口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区位优势和保护价值。但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干扰,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加剧,其景观生态环境面临严重威胁。本文旨从多尺度探讨黄河三角洲湿地景观格局及生态环境演变规律,系统分析黄河三角洲湿地水生态系统的污染现状、退化机制,并提出相应的修复策略,为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的社会影响与社区适应研究 下载:145 浏览:1358

陈美娜 宋怡凡 李金锐 师晟翔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9期

摘要:
黄河流域山东段的土地盐渍化问题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农村社区居民的生活、经济和社会关系带来了巨大挑战。土地盐渍化作为一种重要的土地退化类型,不仅对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也给社区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诸多困扰。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问题的社会影响,并研究社区在适应盐渍化问题中的角色和应对策略。揭示土地盐渍化对农村社区居民生活水平、经济状况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并寻找有效的社区适应策略。

浅谈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研究进展 下载:85 浏览:918

赵鑫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4年12期

摘要:
从新时期黄河治理国家战略对水土保持工作的需求出发,回顾了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进展,包括水土流失规律研究、淤地坝拦沙减蚀作用研究、土壤侵蚀预测预报技术研究、水土保持减水减沙效益分析、水土流失治理技术研究、水土保持科研平台建设等。同时,对近年来取得的重大科研成果进行了系统总结,包括黄河多沙粗沙区分布式土壤流失模型、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界定与水沙变化、黄河流域砒砂岩区辨识与抗蚀促生关键技术及应用等。对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进展及成效进行了梳理,以期为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黄河沿岸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探究 下载:124 浏览:1497

席慧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3年7期

摘要:
为使黄河流域的水土保持更好地发挥其功能,加快治理侵蚀的步伐,科学研究人员在治理方法、方法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明显。随着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黄河生态系统的维护日益凸显其社会价值和深远影响。本文以黄河沿岸生态环境及水土保持现状入手,对生态保护及水土保持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我国黄河生态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基于遥感数据的济南市生态质量评价 下载:113 浏览:1548

刘贵芬*1 田勇1 李圣增1 姜腾龙1 刘建军1 孙军1 朱从旭2 葛琳1 杨晓钰1 《数据与科学》 2023年3期

摘要:
基于遥感数据,采用最新的区域生态质量评价办法,首次对济南市开展了2021年生态质量评价。(1)济南市生态质量指数(EQI)为45.39,生态质量属于“三类”级别。(2)生态质量分布受自然环境影响比较大:中部偏南低山丘陵区生态质量好;北部临黄带和南部丘陵地带生态质量较好;中部山前平原带生态质量一般。

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与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210 浏览:1448

李金锐 杨常青 陈美娜 杨忠杭 《农业学报》 2023年7期

摘要:
黄河流域山东段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产区之一,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土地盐渍化问题,对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土地盐渍化是由于土壤中盐分积累过多导致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对农作物生长、土壤质量、水资源利用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产生严重影响。本研究旨在深入研究黄河流域山东段土地盐渍化与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提出相关治理策略。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土地治理政策和农业生态系统保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促进黄河流域山东段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解决土地盐渍化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