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深耕对黑土水分特征及动态变化影响 下载:79 浏览:497

王秋菊1,2 刘峰1 焦峰3 常本超1,2 贾会彬4 《中国土壤》 2018年4期

摘要:
水分特征曲线是反映土壤持水性、供水性和水分有效性的重要参数。为明确深耕对黑土土壤水分特征及有效性的影响,通过田间多点取样,比较研究了深耕与常规耕作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孔隙组成及水分动态变化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深耕提高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符合Van Genuchten模型,相关显著;深耕提高土壤有效孔隙比例,有效孔隙增加5.48%82.00%;深耕提高了0~40 cm土层有效水储量,其中速效储水量和迟效储水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54和1.21倍;深耕改变了作物整个生育期间土壤水分动态变化,5 cm土层土壤受降雨影响波动性大,对照、深耕无差异,15 cm、25 cm土层对照水分高于深耕,60 cm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对照低于深耕;对照0~30 cm土层土壤耗水量高于深耕7.8 mm,30~60 cm土层低于深耕7.2 mm,深耕深层土壤水分利用率高,是对照的1.74倍。黑土深耕可提高土壤水分有效性和总储量。

双孢菇多糖提取物对小鼠失血性贫血的作用研究 下载:74 浏览:476

王春丽1 李家磊2 徐晶1 郭淑杰1 王玉梅1 杨磊3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双孢菇多糖对小鼠失血性贫血的影响。方法:将60只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和双孢菇多糖高、中、低剂量组,每组12只。通过急性失血,建立小鼠贫血模型,24h后开始灌胃给药,分别在失血前、失血24h后、给药4d和8d后测定小鼠的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结果:造模使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和白细胞数减少,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双孢菇多糖提取物灌胃处理后,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白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用双孢菇多糖灌胃4 d后,高剂量组小鼠的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计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明显高于对照组;灌胃8 d后,双孢菇多糖高、中剂量组小鼠的3项指标都恢复正常。结论:双孢菇多糖有明显的促进红细胞生成的作用。

一例猪伪狂犬病病原的鉴定 下载:12 浏览:380

黄宇翔 张军 王志强 邹跃 陈亮 吴宪 候美如 《当代畜牧兽医》 2020年9期

摘要:
试验从疑似猪伪狂犬病毒感染的仔猪脑、淋巴结、脾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vero细胞培养、PCR检测、动物试验结果,初步证明该分离株为猪伪狂犬病毒强毒株。该毒株的成功分离,为猪伪狂犬病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春小麦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下载:76 浏览:391

刘亦丹1 迟凤琴1,2,3 谷思玉1 张久明2,3 张一雯1 匡恩俊2,3 宿庆瑞2,3 《土壤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对土壤养分及小麦(籽粒、秸秆、颖壳)养分吸收、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寻求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的合理范围,以期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小麦产量的同时减少土壤过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田间试验设不施肥(CK)、有机肥替代100%化学氮肥(N0)、有机肥替代50%化学氮肥(N0.5)、有机肥替代25%化学氮肥(N0.75)及100%化学氮肥(N1)5个处理;其中,100%化学氮肥处理为当地化学氮肥常规用量。结果显示:小麦收获期N0.75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N0和N0.5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处理下降,而N0.75处理和N1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处理增加,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处理可影响小麦籽粒、秸秆(叶和茎秆)、颖壳中N、P2O5、K2O养分含量,小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随施用化学氮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施用氮化肥比例与小麦籽粒氮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小麦秸秆和颖壳中N含量均以N0.5处理较高,P2O5含量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K2O含量以N1和N0.5处理最高、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小麦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以N0.75处理最高,分别为5274.0 kg hm-2和53.3%。综上,在东北春小麦种植区域,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学氮肥投入25%~50%,可以在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同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学氮肥对春小麦产量与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下载:48 浏览:364

刘亦丹1 迟凤琴1,2,3 谷思玉1 张久明2,3 张一雯1 匡恩俊2,3 宿庆瑞2,3 《土壤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比例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对土壤养分及小麦(籽粒、秸秆、颖壳)养分吸收、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寻求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的合理范围,以期在提高肥料利用率、增加小麦产量的同时减少土壤过量施用化肥的负面作用。田间试验设不施肥(CK)、有机肥替代100%化学氮肥(N0)、有机肥替代50%化学氮肥(N0.5)、有机肥替代25%化学氮肥(N0.75)及100%化学氮肥(N1)5个处理;其中,100%化学氮肥处理为当地化学氮肥常规用量。结果显示:小麦收获期N0.75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最高;N0和N0.5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处理下降,而N0.75处理和N1处理土壤有机碳含量较CK处理增加,但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有机肥替代化学氮肥处理可影响小麦籽粒、秸秆(叶和茎秆)、颖壳中N、P2O5、K2O养分含量,小麦生物量和籽粒产量随施用化学氮肥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施用氮化肥比例与小麦籽粒氮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 <0.01);小麦秸秆和颖壳中N含量均以N0.5处理较高,P2O5含量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K2O含量以N1和N0.5处理最高、且处理间差异显著。小麦产量和氮肥表观利用率以N0.75处理最高,分别为5274.0 kg hm-2和53.3%。综上,在东北春小麦种植区域,采用有机肥替代化肥、减少化学氮肥投入25%~50%,可以在提高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同时,增加土壤养分含量。

减氮配合增效剂和缓释肥对玉米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和产量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407

孙磊 王丽华 高中超 佟玉欣 张磊 常本超 王爽 郝小雨 《土壤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明确适宜的氮肥管理措施、减少旱地黑土温室气体排放和提高氮肥利用率,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减氮配合施用肥料增效剂和缓释常量氮肥对玉米田温室气体排放、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增效70%常量氮肥的平均N2O排放通量显著低于常量施肥;各试验处理均比常量施肥的平均CO2排放通量低;增效70%常量氮肥表现为吸收CH4,增效70%常量氮肥和增效常量氮肥较常量施肥和缓释常量氮肥处理明显降低N2O排放系数、全球变暖潜能值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增效常量氮肥较常量施肥处理增产2.5%,70%常量氮肥、增效70%常量氮肥和缓释常量氮肥分别较常量施肥处理减产7.23%、4.53%和5.87%。缓释常量氮肥处理氮肥表观利用率最高,达36.70%,增效70%常量氮肥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27.28%,均明显高于常量施肥。在本实验条件下,减氮30%并添加氮定NMAX肥料增效剂在保证玉米产量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效果优于其他施肥措施,适合推广使用。

东北主要类型旱田土壤持水特性研究 下载:32 浏览:195

王秋菊1,2 焦峰3 刘峰1 常本超1 姜宇4 米刚4 周鑫4 朱宝国5 《土壤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土壤持水特性是对土壤水分有效性的一种反映,不同土壤持水特性存在差异。为了解东北地区主要旱田耕地土壤的持水特性,本研究通过定点采样方法,在不同地区选择了典型的黑土、草甸土、白浆土、碱土、褐土5类旱田耕地土壤,通过压力膜法得出不同水柱压力下土壤水分实测值,并通过Van Genuchten和Garden模型进行模型拟合,相关性极显著,通过Van Genuchten绘制土壤水分特征曲线,从曲线看出,不同类型土壤持水特性存在差异,0~10 cm土层各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差异大、曲线分散,草甸土、白浆土、碱土含水量在各压力下均处于较高水平,褐土最低,黑土居中; 10~20 cm土层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在低吸力阶段差异仍较大,高吸力阶段差异小,褐土含水量最低,草甸土、白浆土、碱土趋于一致,黑土居中; 20~30 cm土层差异减小,褐土、碱土、黑土趋于一致;通过Garden模型计算土壤比水容量,不同水吸力下,褐土比水容量最高,其次是黑土,草甸土、白浆土和碱土比水容量较低,说明褐土和黑土释水能力强;土壤饱和含水量与土壤容重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持水库容与土壤大颗粒、土壤<0. 02 mm的颗粒呈极显著负相关,与0. 02~2 mm的颗粒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草甸土、碱土、白浆土饱和持水库容高,但有效库容低,与褐土、黑土相反。因此,提高土壤持水能力要根据土壤的物质特性提出对应措施。

生态畜牧经济战略发展研究 下载:64 浏览:452

张海波 《农业研究进展》 2018年9期

摘要:
畜牧生态经济就是在利用现代科技的前提下,使畜牧业在损耗资源最少、生态破坏最小的情况下提高经济效益,实现效益最大化。畜牧生态经济和传统的畜牧业比,对节能、环保的重视程度更大。在新时期下,怎样促进我国畜牧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和措施 下载:34 浏览:368

崔嵩岑 《农业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现在的观光休闲农业涵盖范围很广,包括文化建设、农产品推销、生态体验、地理观光等多种经济再生资源,这些都在现代观光休闲农业中得到了很好的推广和发展,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村的生态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质,保护和维持了过去一直被忽视的乡村生态环境,为促进国家的和谐发展做出了自己的一份微薄的力量。

农业科技园区项目规划探讨 下载:30 浏览:344

崔嵩岑 《农业研究进展》 2025年1期

摘要: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与之相对的是,农村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却不容乐观。乡村振兴的关键是要有产业的振兴,所以要根据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规划好农业科技园区,让科技和乡村发展相融合,为乡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规划进行了研究。

农业信息化管理现状与趋势 下载:63 浏览:654

韩熠1 蔡博2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11期

摘要:
现阶段,管理人员要想实现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目标,并紧追时代发展的步伐,则应积极开展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知晓农业产业的发展现状,明晰农业信息化的管理情况,了解市场需求,并通过制定完善的发展战略、建立农业信息数据库、打造农业品牌等方式,提高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农业信息化的融合效率。

观光农业的发展策略 下载:63 浏览:661

崔嵩岑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3期

摘要:
观光农业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和物质需求为目的,能够吸引游客观赏、品尝、娱乐、劳动于一体的农业。它是一种基于农产品的生产,是一种以观光为主、以城镇建设为主、以活动为主、以开发为主要内容的旅游农业。近几年来,在农业产业化的背景下,现代农业的作用越来越多,它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与旅游融合,让人感受乡村生活。同时,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的压力也越来越大,这都促使了人们向更多样化的旅游方向发展,并迫切地想要在田园生态中休闲。于是,一种集农业生产与观光旅游于一体的新型服务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

农业科技园区项目规划探讨 下载:128 浏览:1352

崔嵩岑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10期

摘要: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业科技园区作为一种新型农业经营模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农业科技园区通过整合农业资源、引进创新科技和培育农业产业,旨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提升农产品质量。然而,要实现一个成功的农业科技园区项目,需要进行系统的规划和策划。农业科技园区项目规划的研究对于促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通过深入了解并正确应用规划方法和策略,我们能够为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指导。

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关键技术方法与实证经验 下载:133 浏览:1349

崔嵩岑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10期

摘要: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成为促进农业发展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关键技术方法,如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信息技术与智能化手段、资源利用与环保保护等。同时,通过实证经验的总结和分享,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本文将就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的关键技术方法与实证经验进行深入探讨,旨在为推动农业科技园区规划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刍议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下载:124 浏览:1287

吴丽丽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8期

摘要:
本文综述了现代节水农业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指出现代节水农业技术是传统的节水农业技术与生物、计算机模拟、电子信息、高分子材料等高新技术结合的产物,具有多学科相互交叉、各种单项技术互相渗透的明显特征。

世界持续农业的进展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探究 下载:131 浏览:1327

吴丽丽 《农业研究进展》 2023年7期

摘要:
对世界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历史进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评述了现代持续农业的各种类型及其本质,指出了中国农业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分析了中国农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在转变过程中依据中国国情,因地因时制宜,坚持农业与自然、经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地发展,逐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农业。

农业植物保护现状浅谈 下载:176 浏览:1836

于运凯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7期

摘要:
作为农业大国,我国从古代开始就在农业种植方面数着显著的成绩,一直到现在社会之后,我国工业建设发展以及国民经济的提升,都离不开农业领域的支持。再加上我国人口数量非常庞大,粮食安全问题一直非常严峻,所以农业种植一直是保证我国人民基本生活条件的重要基础。我国农村人口占比相对较大,农业生产是农村人口保证温饱获得经济收入的重要途径,同时农业生产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发展的组成部分。所以,农业植物保护工作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能够有效避免农业生产过程出现无法预知的风险,可以帮助农民多到劳动成果的保障。因此,本文将主要分析农业植物保护现状,介绍农业植物保护方法,仅供参考。

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分析 下载:185 浏览:1871

迟铭 李秀敏 韦国婷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农业的发展,农业科研事业单位也随之蓬勃发展,项目资金投入也不断增长,国家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给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评价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本文主要分析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评价的意义,分析内控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望对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内控评价提供借鉴,促进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健康可持续发展。

高产水稻种植田间管理技术分析 下载:95 浏览:2127

王庆胜 《中国农业》 2024年3期

摘要:
随着人口规模的不断膨胀,我国对粮食产量的需求与日俱增。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却只占有不足全世界10%的耕地,因此采用科学的粮食种植技术至关重要。在水稻种植过程中,农户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技术,促进产量以及品质的提升,最大程度上确保经济效益。本文将结合实际,详细探讨有关水稻田间管理的具体操作,希望能对我国粮食种植业的发展提出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与优质高产对策研究 下载:97 浏览:2128

王庆胜 《中国农业》 2024年2期

摘要: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优质高产技术的研究至关重要,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目前,我国农业发展迅速,水稻种植技术不断更新,其产量和品质逐年增强。但是由于气候环境的多变,仍然给水稻种植产业带来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情况,本文分析了水稻种植的气候条件因素,并论述了优质高产水稻种植的对策研究,以供读者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