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田块尺度污染农田土壤铅、镉和砷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对土地利用的启示 下载:75 浏览:485

赵宗生1 邱坤艳1 祝慧娜2 卓文飞3 韩科1 王龙飞1 赵林林1 李立平2 《中国土壤》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探明铅冶炼污染区田块尺度下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及其对污染农田土壤安全利用的意义,在某冶炼厂附近一面积为4800 m2的农田用网格法采集120个0~20 cm土样,测定样品镉、铅和砷含量。研究表明,研究区土壤中存在砷、镉和铅的积累。从平均污染指数来看,以镉的积累程度最大,铅次之、砷最小。土壤全镉含量的变化范围为1.10~3.84 mg kg-1,镉含量处于1.10~2.27 mg kg-1之间的样品占97.50%。从重金属空间分布上看,镉和铅含量的空间分布有较高的一致性,均是研究区北部和南部含量较高,中间区域含量较低。相关分析表明,土壤镉和铅含量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 <0.01)。根据土壤铅含量计算稳定铅时所用普通过磷酸钙的用量范围为0.312~0.419 kg m-2,平均值为0.367 kg m-2。根据其他研究者得到的土壤全镉含量与小麦籽粒镉含量的相关方程计算,不同方程得到的小麦籽粒镉含量结果有很大差异,较可信的小麦籽粒镉含量变化范围为0.095~0.814 mg kg-1。采样区中部为小麦籽粒镉含量较低且铅稳定剂需要量较低区域。以上结果表明,研究区田块尺度下土壤镉含量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且土壤镉含量的空间变异导致小麦籽粒镉含量可能存在较大的空间变异。

软土地区深基坑优化设计及分区拆换撑技术 下载:83 浏览:476

张宾文1 刘雄华2 冯龙飞1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3期

摘要:
软土地区的深基坑工程往往设计和施工难度大、造价高且工程事故常有发生。因此,在进行此类深基坑工程设计时方案常偏于保守,从而大大增加了成本,延长了工期。以湛江市某深基坑工程为背景,通过设计方案比选,详细介绍了基坑优化设计的整个过程,并针对优化方案中拆换撑时支护桩悬臂段较长的问题,采取了斜向换撑及分区拆撑的技术措施。工程实施效果表明:基坑开挖和后续拆换撑过程中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变形均满足规范要求,基坑整体稳定性较好;本方案显著节约了工程造价,加快了施工进度,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可为同类型深基坑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浙江省河长制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下载:68 浏览:435

章龙飞1 俞侃2 禹滨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5期

摘要:
本文从治水目标、顶层设计、工作基础、职责制度、创新机制、载体搭建和考核机制7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省河长制工作的主要做法,总结了浙江省台州仙居县、杭州江干区、绍兴诸暨市和金华兰溪市四地的河长制工作典型做法,立体呈现了河长制工作在浙江的实践和探索,为全国的河长制工作整体推进提供了参考。

浙江省河长制工作的实践和探索 下载:75 浏览:484

章龙飞1 俞侃2 禹滨2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19年4期

摘要:
本文从治水目标、顶层设计、工作基础、职责制度、创新机制、载体搭建和考核机制7个方面分析了浙江省河长制工作的主要做法,总结了浙江省台州仙居县、杭州江干区、绍兴诸暨市和金华兰溪市四地的河长制工作典型做法,立体呈现了河长制工作在浙江的实践和探索,为全国的河长制工作整体推进提供了参考。

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富硒土壤硒含量及其与土壤理化性状的关系 下载:60 浏览:167

柴龙飞1 李杰1 钟晓宇1 郑国东1 欧阳鑫东1 陆康运1 雷天赐2 蔡鹏捷3,4 《土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为了解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富硒土壤的硒含量及其分布特征,明确土壤硒与主要土壤性状指标的关系,选择水田和旱田,分别于0~20 cm和150~200 cm深度取样,测定土壤全硒含量及主要理化性状。结果表明,桂中南部地区农田表层土壤(0~20 cm)全硒平均含量(算术平均值)为0.77μg g-1,93.76%的农田表层土壤属于富硒土壤(0.4~3μg g-1),深层土壤(150~200 cm)全硒平均含量为0.62μg g-1,79.04%的深层土壤属于富硒土壤,研究区内的表层和深层土壤全硒都达到足硒标准(0.175~3.000μg g-1)。广西桂中南部研究区内农田土壤硒含量与土壤的Al2O3、Fe2O3、有机碳呈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旱地土壤相对于水田土壤富Al2O3、Fe2O3、有机质,低pH值,导致旱地土壤的硒含量高于水田土壤。据此表明,广西桂中南部地区农田土壤有利于种植富硒作物。

轻质氧化镁的制备,表征与活性研究 下载:25 浏览:264

姜双诚1 周元芬2 龙飞1 赵安婷1 《化学研究前沿》 2019年1期

摘要:
选用不同可溶性镁盐(MgCl2·6H2O和MgSO4·7H2O)和沉淀剂(NH3·H2O、NaHCO3、NH4HCO3和K2CO3)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氧化镁前驱体,之后经过600℃煅烧获得微纳米级活性氧化镁,通过改变物料比例制备系列氧化镁。产品采用FI-IR,XRD和SEM进行表征,并对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氧化镁主要呈片状晶体,适当比例硫酸镁和氯化镁与氨水及碳酸氢钠可以制备出活性和产率都较高的微纳米级活性氧化镁,当MgCl2·6H2O和NaHCO3摩尔比为1:1时,制得的氧化镁具有更好活性,对应柠檬酸法中酚酞变红时间为15sec。

一种强力霉素关键中间体的合成研究 下载:36 浏览:374

徐桂清1 高原1 吴斗灿2 毛龙飞1 姜玉钦1 李伟1 《化学研究前沿》 2018年11期

摘要:
11α-氯代甲烯土霉素是合成强力霉素的关键中间体。本文以N-氯代乙酰苯胺和土霉素为起始原料,经氯代、脱水、成盐三步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确认,总收率达82.2%。本合成方法中所用新脱水剂的环境污染小、对设备腐蚀小、产品收率高,更适于工业化推广。

自适应巡航系统车辆跟驰控制策略仿真 下载:47 浏览:446

翟志强1,2 许进亮1 袁皓1 周永明1 赵龙飞1 王世谦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20年11期

摘要:
为提高自适应巡航系统对行车环境的适应性,提出一种基于可变间距的车辆跟驰控制策略。建立基于无迹卡尔曼滤波的车辆运动模型,近似估计本车质心轨迹的曲率半径。建立前车目标辨识模型,根据前车与本车的相对运动状态判定前车跟踪目标。设计车间距离控制策略,通过调节车速控制本车与前车保持安全车距行驶。开展本车换道、曲线路径的复合工况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车能够快速、平稳地跟踪前车目标。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蓄电池智慧运维系统设计与应用 下载:33 浏览:446

黄龙飞1 徐力栋2 朱胜辉3 《电网技术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当前,我国科学技术不断成熟,也不断向智慧化方向发展。电力蓄电池是电力系统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交流电故障状态下,能够可靠地为站内电力通信设备和重要的一二次设备提供电源,是保障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条件。近年来由于蓄电池质量下降,蓄电池维护手段单一,蓄电池的安全隐患突出。随着蓄电池投运年限的提升,运行风险逐年加大,应在运行维护保障和管理措施上使用新的技术手段,提升电力蓄电池运行的安全可靠性。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电力蓄电池智慧运维系统设计与应用进行论述,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详情如下。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