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农业强国,农村发达程度就会反映我国的发展成果。新形势下,我国的农业经营效率已经比以往有所提高,基本可以实现最先制定的目标,但实际上,还是不可避免地与发达国家地经营效率有所差别。为了尽快缩短这种差距,我国要学会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大数据计算来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作物的种植,从而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进度。
一、农业信息化的特征
(一)农业形式转为现代化
在传统的农业形式中,科学合理地使用农业生产技术不仅可以对农产品进行品种改良和质量改善,更对整体的农业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信息技术服务有利于传统的农业发展形式进行转型,改变整体的发展趋势,提高农产品的种植效率。
(二)生产要素更加智能化
将信息化技术运用到农业经济的发展中,可以使得生产要素和劳动力资源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优化新型的设备技术,从而促进农作物的质量提升。
(三)物质和精神生产相融合
目前数字化社会逐渐来临,农业生产中的数字化科技可以实现人类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求。信息化在农村经营管理领域的运用与开发会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农业经济发展中农业信息化的应用优势
(一)提高农业生产技术
开展各项农业生产项目都需要有相应科学和完善的生产科学技术予以保障。在产业科学技术领域,由于目前还处在发展提高时期,缺乏先进的科学技术加以补充严重影响着当地的农村发展。一些乡镇信息业、交通业还不成熟,目前社会上有些先进的产品信息、先进科学技术,不能迅速传播到当地农民,导致农业的产品质量、效益无法进一步提高。为将农民产业技能提升并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农产品的生产管理上很多部门都采取了专家技术人员带动的方式进行,生产管理技术人员们根据市场上对农产品的实际要求对产品技术方案做出了正确设计,在农村企业和农户之间进行了互动培训如何合理开展农产品养殖项目,以使农业产品的产量和效率得到了明显提升。
(二)农业经济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完善
农产品的有关资料和资讯的更加精准迅速的收集在农业生产中是保证各种农产品具备一定能力的根本。许多偏远乡镇道路建设仍然处在初步开发阶段,农民不能第一时间获取市场有关资讯,造成一些商品不能适应当前市场需求,农产品的大量积压不但损害农民的利益还将抑制本地农村发展,资金也将由此产生巨大损失。市场的变动和有关资讯要可准确传递至各个农民手里,作为当地政府在整个农村生产中应运用的技术手段,市场的变动和相关形势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即时收集,利用计算机的全面收集并加以传播。调研项目还将通过信息化互联网方式开展,通过调查和整理获得的各种资料信息,企业和整个农村社会的适配程度将充分掌握,每位农民均能在第一时间获取产品信息和生产相关资料,通过获取的信息对自己产品品种和产品做出选择,通过各种领先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实现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提升,企业利益不仅能得以实现还能带动本地农村的发展[1]。
(三)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得到促进
农业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水平将会直接影响当地农业经济发展以及产品的正常生产,因此为了将农业经济水平进行显著提高,首先要将农业生产技术的完善优化发展作为重点内容考虑。同时由于中国很多地区都较为偏远交通落后以及信息业并不发达,在当地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为了对农业信息建设效果促进,地方政府关于农业信息建设以及网络建设投入还需进行进一步加大,并将农业信息建设更为丰富的渠道提供给农户,使其学习各类农业知识。对于中国当地农业市场的具体情况还需清晰把握,并利用信息化技术将农业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了起来,通过平台的农业信息共享技术可以让农户对市场需求以及农业产品情况详细了解,对自身产品的生产技术以及市场发展方向都进行了确定。而政府的大力支持也让中国很多地区农业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政府利用各类农业信息化技术以及互联网将有关农业产品生产的信息以及农业相关知识技术及时而准确地传送于每个农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当地农业的经济发展,同时让中国农业的信息化快速实现。
三、信息服务技术在农村经济开发中运用的策略
(一)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建设
首先,应该对农村提供提供相关的政策扶持和经济补贴。在我国比较偏远的地区,很多农户处于偏远地区,对于网络信息情况的了解甚少,因此相关的政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加强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使所有人加强对信息化的认识。除此之外,还要借助各大网络平台对农产品信息进行宣传,促进农户了解市场的运行规律和对农产品的需求情况,根据这些情况具体做好种植农产品的规划工作,进一步增加农户种植农产品的经济收入。
其次,要将网络信息数据库进行全面的完善。信息化的数据具有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更新的速度很快,需要及时进行更新才能满足市场经济对于农产品信息的所需,及时更新后的信息才能真正帮助政府部门对农户信息进行分析,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建设的力度。
(二)统计消费者需求,完善数据库
大数据信息技术背景之下,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数据信息来获取消费者在线上平台地购物消费记录,根据过往的消费记录对消费者的消费偏好和消费能力进行充分地了解。在进行农产品销售的时候,要将这些数据信息作为营销创新的入手点,结合各种农产品单独的效益,减少生产和营销中各个环节的差异,扩大农产品的营销方式。除此之外,利用信息数据库也可以对各种农业资源进行重新分类,使得管理更加精准化。
(三)增强新技术的运用水平
我国相关的政府部门必须充分地意识到在进行农业信息建设当中,加强信息建设的宣传工作的重要性,通过这种形式将过去传统的农业信息建设观念进行适当的转变。实际上,农业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要想真正得到快速发展,就应该因地制宜,根据每个不同地区的具体发展情况和农业技术来针对性地制定各自的发展措施。因此,在一些条件不足的地区,政府部门要对其加大地区科研和研究所的补贴和扶持,促进农业技术形式的完美转型。
四、结语
综上所述,合理地将大数据信息技术与农业经济相结合,可以打破传统农业信息传递资源的过程中存在的限制,增加数据信息的使用价值。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农户要加强对农业信息技术的关注,学会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具体的农作物种植、生产和销售的过程当中,推动我国农业发展从传统化发展向现代化,为整体的农业信息技术的建设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 孙淑梅. 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J]. 山西农经, 2022(04):143-145.
[2] 赵鲁. 以“互联网+”思维助推农业经济发展研究[J]. 智慧农业导刊, 2022,3(05):78-81.
[3] 郁晓梅. 信息服务技术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应用[J]. 农家参谋, 2022(11):93-95.
[4] 黄小丹. 信息服务技术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与价值[J]. 山西农经, 2022(23):73-75.
[5] 楼域. 农村市场信息服务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31(08):26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