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进路
​巫扬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巫扬鹏,. 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进路[J].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2023.11. DOI:10.12721/ccn.2023.157101.
摘要: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基本内涵做了权威的诠释。本文从逻辑理路和实践进路的角度出发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全貌和重要意义。逻辑理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作为谋划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由新发展理念引领的主题主线、制度创新和策略方法构成的框架体系;实践进路是以领导主体、实践路径和安全保障相统一的指导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思想逻辑起点逻辑结构实践进路
DOI:10.12721/ccn.2023.157101
基金资助:

《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的发布,从权威的角度阐述了习近平经济思想原创性贡献。本文对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进路进行梳理研究,理解和把握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内涵、逻辑脉络,以及在实践中是如何指导我国经济建设的。

一、逻辑起点:价值取向和历史方位的统一

经济发展的逻辑起点是要解决为谁发展和为什么发展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是我们党领导经济建设的根本立场和价值取向,对社会发展阶段的判断是经济社会政策制定的现实前提,是一切经济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 “人民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必须抓好经济社会建设,增加社会的物质财富。”经济工作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民生福祉紧密相关。因此,以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为逻辑起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发展阶段

我国已经进入了新发展阶段,呈现了新特点,其一,经济工作是具体的、联系的,一切经济工作的谋划都要立足“两个大局”来思考和谋划。其二,新发展阶段要求经济工作朝着实现更高质量、更高水平、更加自立自强发展。其三,新发展阶段我国仍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深化改革开放、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等带来了新的机遇。

二、逻辑结构:发展理念、主题主线、制度创新和策略方法的统一

习近平经济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的体系,由理念引领的制度、主线和方法论构成的统一体。

(一)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理论标识

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经济发展进入到了新的发展阶段,呼唤发展理念的更新和完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要解决的是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要解决的是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之间不和谐问题,开放发展要解决的是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要解决的是公平正义问题。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有机统一的关于经济发展理论的内在集合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理论标识、核心理念。

(二)主题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这是经济发展的鲜明主题和工作主线。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的螺旋式上升过程,实现由低水平的供需平衡向高水平的供需平衡跃升。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推动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能只注重调结构和转方式等短期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而要从长远的角度,将注意力放在产业转型升级、新旧动能转化上。

(三)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对支撑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础进行创新和完善,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关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不能动摇,特别是要确保国有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营经济是中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民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党和政府要积极鼓励、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四)方法论:坚持正确工作策略和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错综复杂的矛盾,谋划发展要有系统观念,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另外,还要具有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意识。将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相结合,协调全面规划和突出重点的关系,以发展目标的实现回应人民群众的诉求。

三、实践进路:领导主体、实践路径和安全保障的统一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前提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实现现代化有效的实践进路。

(一)领导主体: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是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方面,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另一方面,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这为经济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证。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党内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巡视督查制度,能够督促各项工作按照制定的计划落实到位。

(二)实践路径:构建新发展格局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路径选择。作为一个拥有最大国内市场规模和消费群体的国家,理应把重心和发展立足点放在国内大市场,打通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的各个环节,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此,要牢牢抓住供给侧将诶构性改革的主线任务,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促进就业、增加收入、扩大具有消费能力和意愿的中等收入群体比例。

(三)重要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统筹发展和安全,要做到增强忧患意识,着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要提高防范和化解风险的能力,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同时,要保证粮食安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安全、解决好水安全、维护好国家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等,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互支持和促进,为世界各国经济安全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韩保江,王佳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源流和主线[J].改革,2018(03):5-2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