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当中,原发性高血压主要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属于心血管综合征,同时,此疾病患者还会伴随有脂肪、糖代谢紊乱的情况,且较易引发心脑血管、肾脏等疾病的发生,不仅对患者日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还会对患者生命健康也产生较大危害。针对此,患者控制血压,纠正心功能、血脂代谢异常情况,是当前临床上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关键。但是,在停止使用药物之后,此疾病十分容易复发,而且受到不同患者药物吸收、药物耐受程度的不同,药物治疗有效性也会存在较大差异。近几年,随着中医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在高血压治疗方面,中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且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研究采用夏枯草汤进行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分析患者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选取本院收治126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计算机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平均每组为63例患者,观察组采用夏枯草汤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为33例,女性患者为30例,平均年龄为(55.49±13.29)岁;对照组则采用牛黄降压丸进行治疗,其中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8例,平均年龄为(54.93±12.92)岁,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压与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基本资料,二者并无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牛黄降压丸(天津达仁堂制药厂)进行治疗,每天1~2丸(每丸重1.6g),每日服用2~3次,连续服用8周为一疗程。
观察组采用夏枯草汤进行治疗,包含夏枯草(15g)、珍珠母(20g)、决明子(10g)、元参(15g)、黄岑(15g)、龙齿(15g)、白芍(10g)、菊花(10g)、竹叶(10g)、地龙(10g)、徐长卿(10g)、生地(12g),随症加减,水煎服,每日2次,服用8周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
(1)疗效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拟定。显效:舒张压为正常范围,或为降至正常范围,但是降幅≥20 mm Hg;有效:舒张压降至正常范围且降幅<10 mm Hg 或收缩压降幅≥30 mm Hg;无效:未达到显效或者有效标准。
(2)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包含眩晕头重、纳呆痰多、胸闷乏力,分别按照无0分、轻1分、中2分、重3分的标准评判。
(3)血压对比:每日早7:00~9:00为患者监测收缩压与舒张压,连续监测3次并记录, 取中间值。
(4)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包含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皮疹、口干等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用χ2检验,当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中药治疗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8.41%,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71%,分析可知二者具有对比行(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表n(%)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对比 同组内治疗前后对比,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所降低(P<0.05);与对照组对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x̄±s)
注:a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5;b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并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的降低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对比(x̄±s)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综合征为体循环血压升高,其会直接表现为头晕、头痛等情况,并且还与心脑血管疾病所带来的严重危害具有较大关联。相关研究表明,高血压会对患者体内血管内皮的结构造成不理损害,使得内皮细胞释放炎症损伤因子,进而就会促使患者血压升高,而血压的升高则会加重内皮损伤,由此形成恶性循环。针对此,临床在治疗高血压疾病时,大多会采用降压并改善内皮细胞功能为主要治疗方法。从中医范畴看来,高血压疾病会被划分为眩晕、头痛范畴,其主要发病原因为痰淤互结,与脏腑阴阳平衡失调具有密切关联,且该疾病病变开始于肝、脾、肾,脾主运化,脾胃出现损伤那么则会出现气血亏虚的情况;肾主藏血,如若有疾病长久不愈且随着年龄增大,则可导致肾虚亏损;肝主疏泄、藏血,如若心情长久郁闷,则可导致肝郁不疏、郁化内热的情况。三者相互影响、相互演变,就会对患者气血运行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气虚血瘀。
经临床研究发现表明,早中期高血压可辩证为肝火上炎、络脉郁滞。在治疗此疾病时,则可选择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的中草药方,本文则选择夏枯草汤,其中包含夏枯草、元参、黄芩、珍珠母、决明子、生地、白芍、菊花、龙齿、竹叶、地龙、徐长卿等多种中草药所构成,同时全方在清降肝火的基础上,在配合凉血、通络、养阴等药物共同使用,则能够起到良好的清降肝火、通经活络的功效。而且根据现代药理研究得知,夏枯草、黄岑、决明子、菊花与徐长卿这五种药物,均有降低血压与扩张血管的具体作用。根据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夏枯草汤之后,其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血压改善情况、中医证候积分均优于对照组患者改善情况。
综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夏枯草汤类清肝降火、通脉活络类中药配伍进行治疗效果良好,不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不高,在临床上具有较大推广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