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薛云涛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薛云涛 ,. 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 计算数学学报,2022.6. DOI:10.12721/ccn.2022.157050.
摘要: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实施,提高教学质量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追求。小学数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同时要通过教学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维方法,提升学生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基于此,本文针对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展开研究,以供各位参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50
基金资助: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内容丰富,但其实计算一直都是蕴含其中的。详细分析现阶段我国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可知,其计算能力存在很多问题。有很多经验丰富的数学教师也发现当下的小学生数学运算能力相对较弱。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教师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措施展开分析,希望能够有效改善初中数学教学现状。

一、小学生计算容易出现错误的原因

(一)学生容易被刻板印象困扰

刻板印象是一种思维的“惯性”,它能让学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快速解决与旧知识相似的问题,但不断地使用相似的旧知识会强化记忆,形成思维障碍。消极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影响学生对计算概念、计算规则和计算性质的正确理解,导致计算错误。由于反复做某类练习,学生会有先入为主的想法。小学生在解决性质完全不同的问题时,往往使用习惯性的方法,从而导致错误。例如,当学生第一次学习十进制乘法时,会受到十进制加减法的影响;列竖式时,对齐小数点而不是最后一位,导致计算错误。

(二)学生概念不清,不懂数学原理

学生只有对小学数学的概念、性质、公式、规律等基本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才能正确灵活地运用它,培养计算能力。如果对概念、性质、规律的把握不准确,理解不透彻,就会出现错误。例如,垂直数字未对齐;当同一数位上的数相减时,就会出现错位相减而导致错误;乘法中,每位数字相乘所得乘积的上下位错误,小数乘法任意标小数点;在除法中,商不够时,忘记用0占位;十进制除法小数点错误、十进制除法无法正确转换为十进制乘法等。

(三)教师教学方式落后

一直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家长与教师都产生了分数至上的想法,所以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一直也都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不仅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还以知识输出作为教学途径,在这种模式上,大部分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都只是承担了听课的任务,长此以往,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不断降低,学生的思考能力开始受限,整个数学教学质量都会因此受到影响。尽管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但是这种沉闷乏味的教学氛围并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重视,学生整体学习效率也受到影响。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师生距离渐行渐远,还会将教师教的过程与学生学的过程分离开来,这样的教学可以说是无效的,学生的能力提升也因此受到影响。

二、提高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线上教学,多种形式开展计算教学

数学计算教学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计算教学不仅包含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还包括对学生口算能力的养成,甚至可以说口算教学是数学计算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来讲,口算能力的养成过程其实就是对算理的掌握程度日渐熟练的过程。小学生的口算能力其实更倾向于养成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在学生口算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学生的运算思维。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口算教学来观察学生掌握算理的熟练程度,当学生能够熟练掌握算理之后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逐渐融入速算、心算等多种教学模式。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在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线上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案例教学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计算原理。线上教学融合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必定会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自身思维能力也能够得到锻炼。比如,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由于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不足,如果仅仅依靠口头讲解,无法让学生直观感受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原理,此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对多边形面积计算过程进行模拟,让学生通过动画感受多边形面积计算过程中的计算原理,学生的计算能力得到提升。

(二)改进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评价在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一是评价主体多元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两者缺一不可。因此,不仅要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二是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因此,评价内容应从多角度开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多重计算,加强计算能力

多种计算方法的传播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还要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比如,在教授学生多个相同数相加的过程中,可以引入乘法,帮助学生实现思维的转变,实现教学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给学生全面的启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间,讨论计算方法。例如,当计算1+2+3+…+98+99时,老师可以把主动权留给学生,让学生想办法解决问题。此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考试题,如选择题的解答,一般来说我们要求学生一一计算。但是,在解决此问题时,如果实在求不出正确答案,我们可以让他们尝试估计答案或将答案替换为选项。一方面能够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做题的正确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打破思维限制创新教学模式,通过线上教学、创设情境、多样化计算训练、问题引导以及混合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创新策略,期待本次研究能为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谢碧瑾.发散性思维在小学计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小学教学参考,2020(11).

[2]周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J].亚太教育,2020(3):100-100.

[3]张良.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途径探析[J].天津教育,2021(21):48-4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