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求本原则在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中的应用
窦益兴 王冠男(通讯作者) 化丽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窦益兴 王冠男(通讯作者) 化丽莉,. 治病求本原则在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中的应用[J]. 中国中医药,2024.6. DOI:10.12721/ccn.2024.157109.
摘要:
本文旨在探讨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治病求本原则在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的具体应用。通过对临床案例和医学理论的分析,阐述了治病求本原则在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的重要性和实际操作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指导与借鉴。
关键词: 治病求本原则针灸治疗具体操作方法
DOI:10.12721/ccn.2024.157109
基金资助:

引言:中风中后期是一种常见疾病,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身体和心理困扰,传统中医针灸治疗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治病求本原则作为中医治疗的重要理念,对于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本文旨在探讨治病求本原则在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的应用,并提出相关的临床操作方法。

一、中风中后期的特点

1.病因病机

中风中后期,又称为半月风,是指中风后已过三日至三十日之间。此时,病因可归纳为外感风邪、内伤情志、劳倦房劳等多种因素导致,其中最常见的是肝肾阴亏、气血不足、痰浊内生等病机。在这个阶段,阳气的虚衰使得人体失去对外邪的抵抗能力,内伤因素不能及时消散,劳累使得气血运行不畅,导致经络阻塞,从而形成中风中后期的病理状态。

2.临床表现

在中风中后期的临床表现中,最为显著突出的就是肢体瘫痪。患者常见单侧或双侧肢体无力、麻木,甚至完全瘫痪,行动困难,丧失语言表达能力,甚至意识模糊等症状。除此之外,还有头晕目眩、口眼歪斜、舌强不利等中风典型症状。此外,患者也可能出现情绪波动明显、精神状态不稳定等情况,给患者和家人带来沉重的生活负担和精神压力。

二、治病求本原则在针灸治疗中的意义

1.治疗思想

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强调尊重人体生命规律,注重疾病的根本性质以及治疗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这也是治疗思想中“治病求本”原则的核心所在。在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等疾病时,医生或执业针灸师都应当坚持治病求本的原则,即遵循病因病机的变化规律,秉持综合分析的态度,从根本上解决疾病问题。

治病求本原则要求治疗者认真观察患者的整体状况,包括疾病的发展过程、症状表现、脉象变化等方面,全面了解病情。通过深入的望、闻、问、切等诊断手段,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机并作出正确的辩证论治,以“辨病辨证,辨证辨治”的理念来指导具体的治疗措施。在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等疾病时,只有准确判断病情病机,确定治疗方向,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到在治疗过程中善于抓住病机变化,灵活运用适当的针灸技法,调整治疗方案,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

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治疗。中医治疗强调因人而异,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可能有不同的表现和病因,因此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病史等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在实际操作中,针灸师除了熟练掌握常见病症的治疗方法外,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施治,保证治疗效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2.临床应用

针对中风患者的治疗,我们不仅仅是要解决眼前症状的缓解,更重要的是要从根本上寻找病因,达到治疗原发病变,以期病愈的效果。这种治疗思想的提出与贯彻,使中风患者得以获得更加全面和深层次的康复,避免了单纯对症治疗所带来的局部效果,更能够提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治病求本原则在针灸治疗中的意义还在于提高了治疗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通过对病因病机的全面分析和诊疗方案的制定,中风患者在接受针灸治疗后不仅能够获得短期的症状缓解,更能得到长期的疾病控制和预防复发。这种疗效的持久性,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更降低了后续治疗和护理的成本,对社会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节约起到了积极作用。

治病求本原则的贯彻也有助于提高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全面、系统的治疗,中风患者不仅在身体上得到恢复,更在心理和社会层面获得关怀和支持。这种综合性的治疗模式,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抗争,更是对患者整个生命的关怀,有助于提升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从而使得中风患者在康复过程中更加积极乐观,更具备战胜疾病的力量和毅力,展现出生命的韧性与坚强。

三、具体操作方法

1.穴位的选择

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需要选取合适的穴位来进行调理。一般来说,可以选择一些关键的腧穴和配穴来进行针刺。如风池、大椎、曲池等穴位可以起到疏通经络、平肝潜阳的作用;合谷、曲泽、内关等穴位则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恢复身体功能。在选择穴位时,需要全面考虑患者的病情特点和具体症状,确保选取的穴位能够针对病因进行有效的调理。

2.针刺手法

针对中风中后期患者的具体情况,应该选择适当的针刺手法。常用的有温针、寒针、刺血、悬灸等方式。通过温针可以温经散寒、舒经活络,对循环不畅、气血运行不畅造成的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而采用寒针可以清热凉血、祛风散结,在中风引起的热毒淤滞病机中起到辅助疗效。此外,刺血和悬灸等手法也可以有效地调理患者的脏腑功能,促进康复进程。

3.疗程与频次

针对中风中后期的患者,应该制定合理的疗程和频次安排。一般来说,针对疾病的不同阶段和病情的轻重,需要制定不同的治疗计划。对于中风中后期患者,可以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身体反应等因素,灵活调整疗程和频次。一般情况下,至少需要连续进行一段时间的治疗,才能够见到明显的效果。同时,在确定疗程和频次时,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

四、临床案例分析

1.案例介绍

患者李某,男,62岁,因患高血压多年,平时饮食不规律,作息不正常,情绪波动大,长期处于高压状态。突然一天早上,李某出现右侧身体无力,口眼歪斜,言语不清等典型中风症状,经检查确诊为中风中后期。入院后,除接受西医药物治疗外,还接受针灸治疗。

2.治疗效果分析

在治疗过程中,针对李某的中风中后期这一严重情况,针灸师坚持贯彻治病求本的原则,即通过调理人体内部的阴阳失调,重建经络畅通,达到疏通气血、平衡阴阳的目的。首先,针对李某的病因,选取一些具有安神定志、益气健脾、活血化淤等功能的穴位进行针灸。比如,选用百会、风池、曲池等穴位配合温针、毫针的手法,以协调人体气血运行,祛邪通络,从而帮助李某恢复肢体活动功能,改善言语能力。

经过数次的针灸治疗后,李某的症状明显好转,右侧肢体渐渐恢复力量,步态更加稳健。言语也逐渐能够清晰表达,精神状态有所提升。此外,李某的高血压病情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血压稳定在较为正常的范围内。在治疗结束时,李某全身状况明显好转,生活自理能力得到恢复,为其康复重返社会做好了准备。

综上所述,李某的案例充分展示了治病求本原则在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的成功应用。在针对病因的同时,通过调理整体气血状况和阴阳平衡,针对性地选择穴位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也再次彰显了针灸作为中医传统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结束语: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是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治病求本原则的应用则使其更加系统和科学。在临床实践中,遵循治病求本原则,科学选取穴位,合理运用针刺手法,严格掌握疗程与频次,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期望本文的内容能对相关医务工作者和患者有所帮助,推动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的进一步发展与应用。

参考文献:

[1]孙阳.基于“治病求本”理念的针刺抗抑郁脑核磁影像学探索[D].北京中医药大学,2022.DOI:10.26973/d.cnki.gbjzu.2022.000043.

[2]沙岩.治病求本原则在针灸治疗中风中后期中的应用[J].针灸临床杂志,2002,(06):3-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