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防治技术在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分析
苏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苏磊 ,. 无公害防治技术在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分析[J]. 农业学报,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093.
摘要:
随着绿色食品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欢迎,无公害种植技术得以广泛推广,在保证农作物产量及质量的同时要一定程度上减少病虫害的影响。本文对无公害防治技术在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无公害防治技术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
DOI:10.12721/ccn.2023.157093
基金资助:

引言

农业种植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对农作物进行合理施肥和浇水,尽可能达到无公害的目标,定期开展田间管理工作。在选择防治技术时,需充分考虑多种问题。生物防治技术对于病虫害防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实际农业生产工作中,使用生物防治技术的概率较低,产生此类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农户认为传统的化学农药能快速解决病虫害问题。受此类观念的影响,部分农户不能科学运用各类防治技术。高浓度的化学农药虽然可以防治病虫害,但会严重破坏田间的生态平衡,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为了有效防治病虫害,需要加大对各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宣传力度,让农户意识到各项防治工作的优势。与此同时,种植户还需要结合农作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从而达到保护环境、保证食品安全性的目的。各类病虫害防治手段也需满足科学性、合理性标准,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增加种植人员的经济效益,加快我国农业经济绿色发展步伐。

1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概述

无公害防治技术可减少农作物对化学药剂的应用,规避对周围环境的污染,用生物之间的特性解决各类病虫害问题。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选择病虫害处理方式,可以提高我国农业种植质量,优化农作物自身抵抗能力,达到农业高产目标。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不仅能加快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进度,还能使人与自然构建良好的关系。对于农户而言,农作物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还可优化环境,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2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意义

开发无公害防治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我国农业种植中的病虫害问题。应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可以修复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无公害防治技术主要采取生物和生物之间的依存关系,利用食物链达成相互制约的目的,从而发挥出防治病虫害的作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对于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减少农业污染的重要方式,因此我国需要进一步落实相关政策,明确环境保护理念,促进农业现代化、生态化发展。无公害防治技术对于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需要重视对该技术的运用,并且结合农业种植实际需求,不断对无公害防治技术进行优化和完善,从而加快我国农业发展步伐。

3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3.1防治意识不强的问题

大部分农户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都会遇到病虫害问题,他们过度依赖化学防治的方法防治病虫害。但是在防治过程中部分农户对药剂容易产生错误认识,无法正确选择药剂。在药剂施用过程中对用量掌握程度不高,容易出现过量施用从而污染环境的问题,此类行为不仅无法起到防治病虫害的效果,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影响,也会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农户对于农业、物理、生物等其他防治措施的了解程度较低,并且不能完全接受,甚至部分农户对一些较为先进的防治技术一无所知,存在抵触心理。病虫害防治方面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但是农户对其了解程度较低。很多农户只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此类防治方法只能达到局部防治的目的,不能起到彻底去除病虫害的效果。为了有效解决此类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发挥化学防治的有效性。

3.2农药管理欠缺的问题

农药虽然可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但很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问题。在农作物发生大范围病虫害时,可以选择使用农药对其进行防治,能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因此有人认为农药是农作物达成高产的保障。由于农药本身具有毒性,在使用过程中很容易污染农作物和周围环境,在被人食用后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农户仍然选择使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同时,我国农药市场在运行过程中存在各类弊端,此类问题也是造成农药管理欠缺的主要原因之一。一是农药市场的经营商户对于农药的认识不足,法律意识淡薄。二是目前我国农户在施用农药过程中,会选择大范围喷洒农药的方式防治病虫害,不仅无法精准防治,还会使农作物产生抗药性,严重时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此种喷洒农药的方式不仅无法有效防治病虫害,还会阻碍农作物正常的生长。如果农户选择的农药质量无法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三是市场上会出现国家严禁使用的药品,这些药品在应用过程中容易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与我国保护环境的理念相违背。农药管理工作是影响后期农业种植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果不能规范农药使用情况,很容易造成农药市场混乱。四是在农药选择方面,长期使用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长期以往容易对益虫造成不利影响,严重破坏农业种植生态系统,更加违背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则。

3.3技术服务落后的问题

在部分地区,有关部门的技术人员储备数量较少,服务手段较为落后,在生产种植过程中不能第一时间解决种植户遇到的问题。部分地区在技术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技术人员数量有限、技术人员素质较低、技术水平有待提高,造成农业问题解决效率下降,无法满足农户对技术方面的需求。针对上述内容,农作物种植领域应选择更适合的病虫害防治方式,促进农业发展,优化农业种植质量,完善农业种植效果。无公害防治技术符合无污染需求,是集化学、农业、生物等多种病虫害防治手段的综合性防治技术,此类技术的应用可以提升我国农业种植的效果及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部分区域技术服务落后问题会严重限制农业发展。如果在发生问题后不能第一时间解决,不仅无法提升产量,还会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严重阻碍未来农业发展。基于此,需要有效解决我国农业种植过程中所涉及的技术服务落后问题,不断为农户提供良好的基础服务支持,才能完善农业种植工作。在我国农业种植工作中,技术服务工作是优化种植质量和效率的关键,同时也是达成高产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在种植技术服务的支持下,才能不断完善各项种植工作。

4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中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

4.1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中利用生物进行制约

在农业生产工作中,不同的农作物需要在不同季节播种,在播种前期阶段需要详细调研种植环境。农作物不同,所形成的病虫害问题也存在一定差异。为了提高防治工作的效率,可以选择生物防治技术,同时还需要对种植环境的具体情况对容易发生的病虫害问题作出汇总,以此做好预防工作并科学处理各类病虫害问题。种植大豆和花生的田间容易出现金龟甲,此类害虫在碰到蓖麻后会发生中毒反应。因此在种植大豆或花生时,可以选择在农田四周种植蓖麻防治金龟甲。在种植玉米时,可以采用前后茬种植的方式,后茬种植南瓜,减少玉米螟的出现。南瓜花会产出南瓜花蜜,花蜜可以吸引玉米螟和黑卵蜂,黑卵蜂是玉米螟的天敌,因此能起到预防玉米螟的作用。如果种植油菜,选择与大蒜一起种植,可以通过大蒜的气味驱赶害虫,也可以起到杀菌的作用,能有效解决种植油菜中的蚜虫问题。

4.2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中选择不同防治措施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此类工程需要掌握种植农作物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并且通过分析病虫害的特点和规律,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在我国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中,主要选择以下防治技术。一是以病虫害天敌进行防治。此类防治方法主要保障生物物种的平衡,从而达到防控的目的。在防治害虫过程中,也可以选择引入天敌的方式进行防治,达到遏制病虫繁殖的目的,以此保障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二是用生物技术进行防治。此类技术可以改善农作物的基因,同时需要对病虫害的生长规律和为害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培育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农作物,以此达到高产高质的目的。三是农业技术研究人员可以对农作物的品种进行改良。通过降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散发的气味,减少农作物对害虫的吸引力。

4.3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

正确使用化学药剂,同时对化学药剂进行严格规范,可以达到无公害农作物生产的目标。在防治工作中,需要严格遵守我国相关规章制度,不能使用国家违禁药品,需谨慎用化学药剂。同时要掌握好用药的时间,从而规避多次用药对农作物造成的影响。需结合不同的农作物选择不同的化学药剂。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防止农作物产生耐药性,在用药过程中可以与其他农药交替使用。如果农作物发生了病虫害问题,在农药选择方面尽可能选择无毒、无害的农药,降低农药对农作物以及周围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从而保证人体健康。化学防治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重视种植农作物的特点,结合种植农作物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化学防治方法,还要重视化学药剂的施用量,将其控制在标准范围内,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4.4农业防治技术的应用

需要种植优良的品种,降低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发生病虫害的概率,从根本上防治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既减少了对农药的使用,又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现已成为农业种植中较为重要的防治技术。对于农作物种植工作而言,为了降低病虫害对农作物的影响,不能只种植一种农作物,需要结合轮作的方式并合理浇灌。在种植工作前期需要重视准备工作,尤其是种子的选择。要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品种,后续结合各类病虫害防治方法,加大对病虫害的防治力度,帮助农户提高种植产量和质量。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和记录农作物的生长情况,如果发现病虫害问题,应及时制订防治措施,以免造成经济损失。如果病虫害较为严重,也可以选择拔出患病植株,以此减少对其他农作物的影响。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无公害防治技术属于一种无污染的绿色防治技术,可以保证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还可减少其他问题的发生。但是无公害防治技术并不能满足所有需求,在应用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选择合适的防治技术,后续还需使用其他病虫害防治技术与其进行配合,从而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本文探讨了无公害防治技术在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中的运用,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杜高华.小议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家参谋,2019,(01):74.

[2]刘琳.探究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要点[J].农村科学实验,2018,(14):31+34.

[3]王锐.无公害苹果种植的病虫害防治技术[J].山西农经,2018,(12):47.

[4]陈淑英,孙利军,兰旭,陈文倩.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研究[J].农民致富之友,2017,(23):145.

[5]郭宁,娄丽坤,王元贵.浅谈无公害蔬菜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7,(21):25.

[6]庞见平.生姜无公害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6,(15):118.

[7]吕远新.无公害甘蔗高产种植技术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方法[J].南方农业,2016,10(18):51+53.

[8]曹京阳.无公害蔬菜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2):125+127.

[9]董国靖,陈拥军.无公害朝天椒病虫害农业防治技术无[J].河南农业,2014,(07):34.

[10].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中的农业防治技术[J].长江蔬菜,2003,(05):50.

作者简介:性名:苏磊,性别:男,年龄:51岁,职称:高级农艺师。长期以来一直在基层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指导工作。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